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匠精神對編程方向學生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伴隨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追求更佳高效的生活方式,同時對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程序可以相當于計算機的靈魂。程序能使計算機按照人的意志高效的完成人們預期的工作。中等職業學校的編程課程包含網站設計、機器人、軟件開發等方向。面對屏幕上的代碼像是成堆的“蝌蚪文”,導致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遇到許多的坎坷,甚至部分同學選擇了放棄。雖然在學校期間,學生能夠掌握很多理論知識,按照課程要求編寫個人的小型課程設計,但是在就業初期總會遇到團隊協作不暢、軟件開發質量欠佳、不能按時交付程序等問題。工匠精神的提出,正是為這些編程方向的“工匠”們提出了改善現狀的方法。敬業、精業、精雕細琢等這正是現今程序開發崗位對就業生的要求,也是工匠精神的體現。
【關鍵詞】工匠精神;敬業;求真務實;精雕細琢
引言
職業學校教育與普通高中學校教育有著很大的不同。普通高中學校側重應試教育,以理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為主。職業學校教育側重于對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普教學校畢業的學生面臨著高考升入高校進行更高層次的學習,而職業學校畢業的學生多數面臨著就業,這是兩類學校之間學生在“出口”方面有著本質的不同。因此,如何在中職學生步入社會前讓學生能夠有較好的從業觀、培養學生具有較好的職業操守是擺在職業教育者們面前的問題。工匠精神的提出有助于這些學生的成長和進步,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談一談工匠精神對編程方向學生的影響。
一、樹立精益求精的態度
中職的學生在小學和初中的學習時期未能養成良好的習慣。有時候學生想學,卻不知道應該怎么學,就算是努力了,達到了目標卻需要花費更大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導致學生很容易選擇放棄,因此如何幫助和指導學生修正態度。對于編程者來說,關注的是如何能夠將程序功能完美實現出來。從需求分析、進行概要設計、詳細設計,每個過程要研究使用怎樣的方法進行設計。每一位編程人員需求有嚴謹的工作態度,否則在制作的過程中將出現非常多的問題。以機器人編程實驗舉例,主要分為硬件的安裝以及程序的編寫。操作團隊在安裝的過程中要盡力做到細致、嚴謹,如果不夠細致很容易造成硬件的損壞。例如學生曾經在安裝調試機器人的過程中傳感器的螺絲并未安裝到位,導致測試的過程中出現傳感器掉落損壞的情況。編寫的程序也需要在硬件測試前進行復審,確認是否符合硬件的運行要求。記得在一次調試機器人賽車時由于程序設定的硬件運行速度與齒輪轉速不匹配導致電機超負荷運轉,發生硬件燒毀現象的發生。為了樹立嚴謹的工作態度,精益求精的精神,除了日常的教學和實訓課程以外,還可以通過社團活動的形式進行培養。工匠精神的是在平凡工作基礎上的總結和提升。因此在學生在實踐操作后,可以召開總結會,研討每一個過程和出現問題的解決方案。讓學生學會反思和總結。一次機器人編程實驗中,硬件的性能并未達到預期的實驗效果。所以師生共同查閱資料、反復推敲硬件的組裝、優化所有程序的編寫。小到一個螺絲的重量、大到編程代碼段的必要性,成員們反復的檢查和核對,通過反復的實驗,最終達到了預期的目標。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學生們精益求精的態度。
二、培養愛崗敬業的精神
選擇編程方向的學生,大部分都是能耐得住寂寞、坐得住板凳的人。為了更好的培養這些學生在編程方向走得更遠,需要在提高他們技術的同時,培養他們的愛崗敬業的精神。俗話說干一行,專一行;干一行,愛一行。更多是要在思想認識上不斷提高自己,將自身的發展與團隊的發展聯系在一起。懂得為崗位付出,樹立愛崗敬業的精神。記得一次外出參與國賽,看到操場上有一些同學在分組測試遙控飛行器。雖然天空下著細雨,學生們卻很認真的進行著測試。吸引我的不是他們制作的飛行器是否高級,穩定性是否優異,真正吸引我的是他們的態度讓我驚訝不已。為了測試飛行器的急停和飛越障礙能力,一位同學反復的扶起被碰到的障礙物。甚至為了確認飛行器對的穩定性,直接趴在了地上,錄制飛行器越過障礙時的視頻。當他起身時,衣服已經被弄臟了。我在他們聚在一起休息時,走到他身旁,遞給他一包紙巾,和他交談,問其原因。滿身是汗水的他只是笑著回答:“老師,當時我只想發現更好的程序解決方法,飛行器越過障礙時只是剎那間的事情,我當時沒有時間考慮那么多。再說,我日后就業的目標就是干這行,現在不練好技術,還不能吃苦,日后也適應不了工作的環境啊”。我想這就是愛崗敬業的工匠精神的體現。
三、培養團隊互助的意識
無論一個人的能力是否強大,都離不開團隊。編程方向的學生們也是需要團隊合作的。以機器人項目來說,需要硬件的安裝調試、按照功能對程序進行分塊編寫、后期進行程序的測試。這需要一個團隊的共同努力,在具備良好溝通的前提下才能將最好的成果呈現出來。在中等職業學校的環境中,由于年級、掌握知識的程度不同,可以形成一個互幫互助的團隊也是一種有效的方式。雖然指導教師能夠從技術上和思想上幫助學生,但是從大賽的經驗上來講,還是那些已經參加過幾屆比賽的同學更加有發言權。因此,我會組織大賽隊伍內部結合成為師徒關系。由師傅帶徒弟進行日常的學習,定期進行測試,并參與評價。不同技能方向的師傅帶出來的徒弟是不同的,定期師傅相互之間進行交流有助于下一個階段對徒弟培養目標以及內容的制定,另外也可以發現相互之間帶徒弟時的優勢與不足,相互之間可以取長補短。這種方式不但能夠起到師傅的榜樣作用,同時也能起到提升師傅的格局的目的。2017級的學生當成為帶新生的師傅后,曾經私下和我說,新生的沖勁猛,給老生帶來了一些壓力和動力。我借助這個階段,激勵學生只要向具有工匠精神發展的同學,態度必然會端正,操作也必然會規范,帶出來的學生也會追求精益求精。
四、推動改革創新創業的精神
在大多數人的眼中,編程人員被稱為“碼農”。之所以被這樣稱呼主要原因在于編程人員的編寫內容大多數都是有模板的,新項目制作時,大部分的程序代碼可以原樣照搬或者仿照原有程序。雖然看似簡單,但是這樣的工作非常的枯燥乏味,完全與創新一詞沒有什么關系。這些編程人員都在自己的編程工作崗位上默默的耕耘,與農民的狀態非常類似。然而,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向“碼農”們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善于思考和善于思考的心靈和善于實踐的行動,才能讓客戶們對于程序商品眼前一亮。在提升團隊創造力的同時也達到了促進銷售業績的目的。新一代的工匠精神中提倡人們改革創新,勇于在原有的成果上,再次進行研究和改進,在突破中求發展,在改革中求生存。中職學校中編程知識的落實,可以通過學生的學習模式、教學的方式進行改革,讓學生從各種“新環境”、“新方式”下汲取營養,使枯燥的學習變得生動起來。以學生能夠接觸到的實際項目作為實訓項目,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主要任務是掌握知識與技能,實現步入社會進入崗位進行工作。這就需要學生具有專業技能的同時,更要有創業的意識。我國各地區都有規模不同的軟件開發基地,發展的速度、方向都各不相同。近年來中職編程方向的學生就業以語音識別、網絡空間安全、智能家居、網站開發、三維游戲開發居多。伴隨近年來國家大力扶持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工作的開展,大力推動了校企合作,讓學生可以更加容易的了解社會對專業崗位的需求,和技能的標準。鼓勵學生每天多聽多學,只有在初學的基礎階段耐住性子,才能有一定的基礎,然后通過具體的應用來提升學生的認知。在校期間,學生可以通過項目模擬日后的企業工作流程,為日后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和公司積累經驗。通過組織學生參與“雙創”類的比賽提升學生對創業理念的理解,推動編程產業結構發展,為推動地方經濟建設、儲備技能型人才貢獻力量。
五、提高鉆研業務的認識
編程技能在學習的初期,是一件很磨人性子的事情。需要把每一個知識點,每一個細節都學習到位,并且重復的進行練習。按照學生曾經的說法就是:“練到吐為止”。2019年我所指導的學生獲得VR虛擬現實技術國家級三等獎,得到這個成績我覺得是有運氣成分的。我和學生并沒有驕傲自滿,而是進行和深刻的總結和反思,分析在比賽過程中的不足和劣勢。師生共同制定了新的訓練目標和方法。當學生們通過幾年的學習后,回顧曾經學習的內容,總是感慨曾經編寫的程序是那么的繁瑣。為了讓在校生提高認識,我定期會邀請已經畢業的學生返回學校,為信息技術類學生做講座,其中一位畢業生在講座時曾說的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他說:“我在網上看過一句話,和大家分享,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用心做。我在練習一道題時,覺得已經學會了,就不愿意做第二遍了,而老師卻讓我做三遍,我耐住性子,做了三遍后發現有的地方我第一遍做的時候并沒有注意到。于是我自己又做了三遍。發現我還需要再用心的進行研究”。通過這些話說明這個學生已經真的體會到了只有通過把簡單的事情重復去做,才能做到了解這件事情,而如何能夠領悟這件事情的本質,就需要我們用心去研究和體會。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反復打磨,是對完美產品的最求,更是體現了專研知識技能、極致的追求態度。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外地出差,遇到了第一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的選手。作為副經理他帶我參觀了他就職的公司,看到了他的公司辦公樓,里面按照功能分得特別細,辦公區,軟件前期開發區,后臺開發區、硬件開發區、設備室等。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為了最求完美,他曾對一個功能進行了一百多次的測試。這應該是工匠精神鉆研業務的體現。
六、結束語
總之,中職學校學生的培養需要工匠精神,編程方向的學生們更需要工匠精神。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需要我們以工匠精神為榜樣,不求做大事,只求把小事做好,相信職業教育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謝莉娟.淺析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J].現代職業教育,2017(5).
[2]張立新.培養大國工匠是時代使命[N].中國勞動保障報,2016-04-09(3).
[3]李夢卿,任寰.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養:訴求、價值與路徑[J].教育發展研究,2016,36(11):66-71.
作者:李傳志 單位:吉林工業經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