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化工儀表課程滲透工匠精神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職業教育肩負著為社會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任務,更應該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倡導對工作精益求精,為國家培育眾多的工匠。化工儀表課程是中職學校化工類專業中一門重要的核心課程,如何更好地將工匠精神融入課程教學之中,是目前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本文探討了中職化工儀表課程滲透工匠精神的教學改革策略。
關鍵詞:中職學校;化工儀表課程;工匠精神
根據現階段的調查研究,中職化工類專業中有近一半的學生對工匠精神的認識還僅停留在“聽說過,了解一點”的層面,只有一部分學生對工匠精神有充分的理解,對其重要性以及與化工技能之間的聯系有比較明確的認識。學生對于工匠精神的理解不同,認識也不相同,每位學生都有關于工匠精神獨特的想法,有90%的學生認可工匠精神在將來工作中很重要,但是也有少部分學生覺得工匠精神對自己沒有什么用處,沒有必要去專門學習。很多學生在上課的時候不注意聽講,對于所學科目理論知識的學習僅停留在了解的階段,還有的學生甚至都不了解基礎知識,教師調動不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不愿意去聽講,也不愿意去主動學習。有關數據顯示,很多學生進入中職學校時就讀的專業并不是自己最期望的專業,而且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發現自己對該專業的興趣不濃,缺乏對所學專業的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不喜歡自己的所學專業,學習積極性很受打擊。
一、中職化工儀表課程融入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一)化工儀表課程的地位化工儀表課程是中職學校化工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是化工工藝人員和化工過程自動化調節人員必須掌握的一項專業技術。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不斷發展,在化工生產作業的過程中,先進的技術,給這個行業帶來了便利,學習化工儀表方面的知識,對于以后的工作和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在化工儀表課程中貫穿工匠精神的培養,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
(二)工匠精神的培養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1.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指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性格,幫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和思維活動都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隨著經濟和社會的迅速發展,一些學生變得越來越浮躁,在中職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完善學生的職業素養,提升他們的精神境界,對于學生來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學校也要加強和企業的聯系,從各個角度加強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同時要加強監督。2.有利于教師的發展現代教育對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重要的是要利用各種辦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實現在課堂中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除此之外,還要適當地組織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當中加深對工匠精神的理解。3.有利于塑造學生個人的品格不同的人對于工匠精神的理解也不同,但總的來說,工匠精神是一種不斷努力、一心一意、踏踏實實、刻苦鉆研、不斷創新的精神。化工儀表這一課程的實踐性要求相對于其他課程來說比較高,對于學生理解力和創造力的要求也比較高,所以在開展教學時對于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也非常重要。教師要注重在課程中加強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習的課程內容,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二、工匠精神融入中職化工儀表課程的教學改革舉措
(一)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是前提對任何一門學科教學來說,實現學生能力的提升都是在使學生學好專業知識的基礎之上進行的。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專業課程,他們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上課學習,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學生要不斷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沒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就不能很好地學習工匠精神。教師要了解學生在各個階段的發展特點,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從中明確學生的性格特征以及興趣,針對不同的學生的不同特點制訂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方案,同時,制定適當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教師也要以身作則,利用課堂教學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工匠精神的培養,把工匠精神融入對學生的專業教學當中。
(二)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從而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學校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秀的校園文化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積極的影響。要完善學校的管理制度和相關的準則,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受到啟發。也要加強對工匠精神的宣傳。開展主題班會或者戶外活動以加強學生對于工匠精神的理解,不斷地使工匠精神滲透到學生的內心和日常行為當中。
(三)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教師的專業能力是我們現階段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學生僅僅學習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并不能使他們成為工匠,還需要教師不斷指導。而現實中,有的教師剛剛畢業,缺乏工作經驗;有的教師所學專業與所教的專業不對口,不能很好地將工匠精神傳達給學生。針對這一問題,學校要拓寬教師招聘的渠道,可以從企業中招聘優秀員工來校任教,讓這些企業教師通過傳授豐富的實踐經驗來加深學生對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另外也要加強對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
(四)重視課程的結構體系學生應該對與化工儀表課程所相關的一些行業進行研究和必要的實地調查,弄清楚不同行業對于這一課程的不同需要。并且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將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納入實際的課堂教學當中,密切聯系學校和企業,了解各個企業不同的需求,根據不同職位和不同企業的需求,來重新構建課程的知識體系,將工匠精神融入課堂教學當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小結
工匠精神是現階段我國對人才的一種需求,它是一種職業態度和職業精神,已被社會認可。工匠精神并不只是一個口號,而是一種實踐,它存在于每個人的心中。中職學校將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作為己任,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也應是學校的使命之一。工匠精神是中職學校對學生進行職業素質教育的一部分。隨著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化工儀表課程中融入工匠精神是一種積極且有效的教學改革舉措,它有利于培養學生操作謹慎、膽大心細、精益求精的職業習慣,為學生將來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也為中職學校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開辟出新的路徑。
參考文獻:
[1]莊西真.多維視角下的工匠精神:內涵剖析與解讀[J].中國高教研究,2017(5).
[2]葉美蘭,陳桂香.工匠精神的當代價值意蘊及其實現路徑的選擇[J].高教探索,2016(10).
[3]曹夢竺,王鋒,閆艷.高職分析化學實驗操作中工匠精神的培養[J].河南化工,2018(35).
[4]顏雪琴,徐海霞.基于工匠精神的應用化工生產技術專業診斷與改革[J].當代化工研究,2018(2).
作者:王瑩 方銀娣 單位::江蘇省阜寧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