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影響和制約口岸經濟發展的問題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日照市的沿邊口岸作為我國對日本、韓國等國家經濟溝通的要塞,在對外開放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口岸經濟成為一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文章主要對日照市口岸經濟及城市情況進行分析,針對目前日照市口岸經濟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促進口岸經濟發展有效途徑。
關鍵詞:日照市;口岸經濟;對策思考
隨著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作為國際貿易橋梁的港口口岸在區域乃至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斷凸現。在外向型經濟中,港口口岸環境的優劣對于港口所在地吸引資金、貿易、物流具有重要的影響。世界各國港口當局紛紛采取各種措施,改善本國港口口岸環境,力圖通過港口競爭力的提升和發展,更好地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
一、日照口岸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口岸環境制約因素
從運行環境來講,“自由港”政策的制定實施差距較大。在經營管理方面,個別口岸部門仍以原有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來經營管理港口企業,口岸管理服務缺乏主動性靈活性,經營效率有待提高。例如,對于一些海關及檢驗檢疫抽查比例及出口退稅審核方面信譽較好的進出口企業應適當降低比例或簡化手續。但也有許多港口企業,很多口岸單位仍沿襲以往舊的模式,影響了口岸管理服務效率的提高。從外部環境來講,周邊港口競爭日趨激烈,經濟發展因素制約較大。
(二)港口物流制約因素
1.物流支撐體系薄弱。首先,港口吞吐能力偏低,服務功能不完善。受港口吞吐能力限制,日照嵐山兩港連續多年超負荷運轉,船舶壓港現象常常發生,嚴重影響了港口生產發展效率。港口泊位、航道等級較低,專業化程度不高,大宗散貨深水泊位偏少,大型集裝箱很少、客運及礦石等專用碼頭泊位,海運發展不適應當前的需要,在與相鄰港口競爭中仍處劣勢。其次,不完善的集疏運體系,綜合運輸能力不高。海上的國內外集裝箱航線太少;通往腹地的交通運輸不暢,運輸線路比較單一。2.口運輸結構性矛盾依然比較突出。日照港運輸以礦石、煤炭、水泥、散糧、木片等低費率貨種為主,其中鐵礦石“一貨獨大”,占總吞吐量的60%以上。附加值較高的集裝箱運輸尚未形成規模優勢。3.國際物流中轉量不足。近年來,日照港始終將發展集裝箱運輸作為貨源開發和港口功能建設的重中之重,一是與相鄰青島港聯手,加快組建集裝箱公司,實現資源共用,共同攜手拓展集裝箱業務。二是大力發展海鐵聯運,海上直運,增加航班數量,大力促進腹地紡織、造紙、機電等產業的升級發展。雖然集裝箱吞吐總量和中轉量都在發展較快,但是中轉數量卻不高,尤其是國際中轉箱量的比重仍然很低。
(三)口岸管理制約因素
1.口岸現行管理體制不夠合理。一是缺乏強有力的協調機制。海關、檢驗檢疫等查驗單位都屬條條管理,這些部門隸屬不同,各司其職,各執其法,工作的獨立性相對較大,一個環節卡住,整個流程不暢。市口岸管理部門雖然想方設法做好協調工作,但由于管理機制上的原因,感到協調工作難度很大。二是口岸協調工作缺乏抓手。口岸單位屬地管理的職能,如財政支持、考核、黨建、精神文明、行風建設等卻分屬市直不同部門負責,造成口岸辦職能弱化,協調工作缺乏抓手,不利于開展工作。2.信息化程度不高。近年來,日照港口企業及相關部門大力開展信息化建設,企業內部信息系統比較完備,在工作效率方面也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但也應看到信息化建設也存在很大問題。系統內信息化水平較高,但是單位間信息交換信息化水卻較低,同時,信息共享程度低,目前港口企業信息交換效率的提高主要體現在企業內比部,企業間、部門間信息共用程度偏低,港口與進出口企業、商檢等部門尚沒有完全聯網,信息化應用水平不高,港航口岸之間不能共用船貨動態、泊位、庫場、設備和集裝箱等信息,網絡信息沒有充分利用。3.重把關輕服務的現象依然存在。主要表現在口岸經濟發展的管理服務體制仍不夠合理,作為職能部門口岸辦只能在口岸管理工作中的缺乏抓手,各個口岸部門之間在加強整合協調、完善運作方式、推進電子口岸建設、實現資源共享等方面,還有許多地方亟需改進和提高;各查驗單位執法重視口岸秩序管理,缺乏服務措施和手段,服務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服務效能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二、加快日照口岸經濟發展對策建議
(一)準確把握港口的戰略定位,努力推動口岸經濟跨越發展
按照中央、省委、市委關于打造魯南臨港產業集聚區域、加快建設東部沿海海臨港口基地產業、國際航運區域性物流中心的重點部署,積極開展對日照市口岸發展的前瞻性研究,把口岸工作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實施結合起來,與臨港工業、服務業調整振興結合起來,認真探討口岸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明確日照口岸的戰略定位,科學制定和實施口岸發展中長期規劃。日照港是廣大魯南地區乃至亞歐大陸橋沿線地區連通世界的紐帶和橋梁,更是魯南臨港產業集聚區的戰略資源、物流平臺和臨港工業集聚的必要條件,因而在港口戰略定位的具體把握上,要把“努力打造國際一流強港”作為口岸經濟發展的重點,加快日照港建設發展步伐。要積極爭取國家和省資金、項目支持,探索創新投融資機制,大力推進日照港規劃建設和口岸基礎設施建設,為加快打造國際一流強港、建設國內一流口岸奠定堅實基礎。
(二)著力發展特色口岸經濟,進一步增強口岸輻射帶動能力
發展口岸經濟,要按照人優我強的理念,重點培育海洋區域優勢產業,重點打造具有一定規模和較強競爭力的產業,在海洋產業競爭發展中占有制高點,保持市場產品領先水平。堅持海陸統籌、重點突破,加快推進現代藍色產業體系建設,大力發展功能互補、配套錯位、具有日照港特色的港口產業,立足魯南經濟帶、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加強與新亞歐大陸橋沿橋城市和泛黃海經濟圈的經濟資源配置和產業方面的對接,推動口岸經濟向腹地延伸。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逐步構建面向國內外的進出口生產加工體系,積極發展離岸金融、離岸貿易結算等離岸業務。加強口岸開放平臺建設,重點抓好水域擴大開放、日照保稅物流園區擴容升級等推進工作,努力提升口岸發展層級。特色口岸經濟的發展,重點是要加快臨港工業產業步伐,形成工業產業規模效應。臨港工業產業是現代港口物流產業的中堅環節,凡是依托港口大宗散貨業務的制造業項目越多,越有利于現代港口物流業集群規模擴大和外部性形成。所以,日照市要緊緊圍繞比較優勢和行業間的交易成本節約,加快臨港工業集聚和規模膨脹,既要全力鞏固和壯大已有工業項目,又要加大招引新建項目力度。鋼鐵及配套產業。加快精品鋼鐵集群發展是日照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鋼鐵產業是世界各國工業化和城市化時代的主導產業,也是日照市工業化和城市化時代的主導產業。進入新世紀以來,日照鋼鐵產業發展具有明顯優勢,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將更加確立鋼鐵產業在魯南臨港產業集聚區中的“霸主”地位。鋼鐵產業鏈條很長,上游產業有鐵礦石開采和物流、煤炭開采和物流、煉焦和液化空氣生產等,下游產業有鋼鐵產品精深加工業、鋼鐵用料產業、以及鋼鐵物流業等。加快鋼鐵產業集群發展就是要緊緊圍繞鋼鐵產業集群外部經濟的形成,在加快推進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基礎上,大力發展上下游產業,搭建起以信息充分共享、資源敏捷配置的新型鋼鐵產業鏈條,使上下游企業實現訂單式、零庫存生產,努力形成產業鏈配套完善、外部經濟明顯的鋼鐵產業集群。儲運加工業。充分發揮日照嵐山港原油碼頭和管道運輸等優勢,加快服務業儲備庫建設,發展石油化工加業項目漿紙及印刷包裝業。依托石臼木片碼頭和亞太森博、華泰紙業骨干龍頭企業,發展漿紙及印刷包裝業。2016年,日照市紙漿產能成為全國較大的漿紙生產基地之一。糧油糖加工業。依托石臼散貨碼頭,提高糧油、新良油脂等大豆加工能力,加快以恒隆糧油等糧油加工工業項目建設,推進日照糖業集團有限公司擴能提質改造項目實施,建成全國重要的糧油糖加工基地。其它的凡是依托港口大宗散貨進行生產的工業項目,都要放開建設,多多益善。那些不加分析就一概排斥和否定產業同質同構的思想和行為,都是與臨港產業集群建設和口岸經濟發展背道而馳的。
參考文獻:
1.周立群,等.環渤海區域經濟發展報告[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作者:沈東珍 單位:中共山東日照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