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信息化的經濟發展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我國農業信息化的分析
1.1我國農業信息化及農業科技傳播的發展現狀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我國開始加大了對農業信息化及農業科技傳播這一項的投入,陸續對專家系統、決策支持系統、系統工程、數據庫管理系統以及地理信息系統等方面進行了系統和全面的分析,把這些研究成果陸續的應用到了資源、農業、災害預測和環境等方向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甚至有些領域超過了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一舉改變了我國在農業信息化上起步比較晚的面貌,為以后的信息化建設的發展打下了堅固的基礎。
目前我國從整體上看對農業信息化建設已經有了相當的基礎,在某些較為發達的農村取得重大的效果與成績,但大部分農村基礎信息設施仍較薄弱。當前我國的涉農部門以及相關的農業管理政府非常多卻各自為政,使得農業信息大部分資源被分開管理,導致了農業信息資源多數被浪費糟蹋和難以發揮出該有的整體效益。所以農業信息化的服務體系需要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在農業科技傳播過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①農村信息化的服務水平低,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②農業信息化的組織體系混亂,基礎建設不夠完備。③農業資金上的不足導致了農業科技傳播體系的不健全。④基層的傳播人員綜合能力不強,傳播、科研、教育分割現象嚴重。⑤農業科技傳播機制老化嚴重,無法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⑥居民居住地不集中,集中傳播艱難,基層管理機構功能不全。⑦整合資源利用率低。
1.3解決我國信息化傳播過程中的問題的方法
1.3.1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保證信息化道路的暢通
加強對基層基礎設施的建設,其中包括加強對通信網絡的建設以及傳統的媒體形式的基礎建設,同時也包括對農技服務點的建設。使得信息資源能夠得到有效利用和開發。
1.3.2對農業信息庫進行完善,建立起全面的信息化
服務體制建設一個完善的農業信息的服務系統,不僅需要構建一個完善的數據管理庫,同時也需要一個配套的相關軟件,只有這樣才能更加健全信息服務機制。我們要根據國家制定的“國家主導、聯合建設、統一標準以及資源共享”的戰略方針,慢慢的建立起一個能夠資源共享、高效實用和統一兼容的平臺,最終實現一個規范、統一和暢通的網絡體系的目標。
1.3.3構建一個數字化的傳播系統
利用高科技的發達,構建一個能夠實現資源導航、信息、交互式訪問服務和人工服務等等的數字化信息平臺。促進農業科技傳播的進一步發展。
1.3.4改善農業科技傳播體系
政府部門適當放寬相關農業信息化準入政策,用優惠政策的方式鼓勵個人及單位參與對基層農業科技傳播的建設和運營。
1.3.5拓寬資金來源渠道
吸收社團、企業及協會等組織團體進入農業科技傳播體系,拓寬農業科技傳播資金的來源,加快農村經濟和社會的資源融合,進一步促進我國農業信息化和農業科技傳播的發展。
1.3.6普及信息化教育,強化農業信息技術的培訓
利用專業機構培養專業的農業科技者,提高廣大農業科技者的綜合素質,為信息化的推廣和普及創造有利條件。
2結論
農業信息化作為信息化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隨著中國工業化與城市化腳步的加快,農業信息化也達到歷史發展的新階段。農業信息化和農業科技傳播是構成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基本框架,農業現代化的飛速發展也間接促進了農業信息化和農業科技傳播的推廣。農業信息化中出現的網絡化和數字化是為了滿足用戶對信息需求的不斷增長,中國的農業信息化必須擺脫被以往經驗束縛的軌跡,走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特色農業信息化道路,必須堅持以農業生產者為本、以科學技術為基石的培養模式,才能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的進一步向前發展。
作者:閆光明 王延平 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環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