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論畫廊發展的制約因素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影響畫廊的外界因素
藝術市場與經濟環境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經濟環境的起伏也給藝術市場帶來相應的波動。2009年爆發的全球經濟危機,中國畫廊業不可避免地遭受重創。以北京“798”為代表的藝術區經歷了藝術品滯銷、畫廊搬離或倒閉的洗牌。2010年全球經濟進入后金融危機時代。不同于西方經濟的疲軟,中國經濟復蘇相對較快,為中國畫廊業注入了強勁的再生活力,受到影響的畫廊逐步恢復經營。此外,高收入階層對藝術的關注也對畫廊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正如評論家所言“中國富裕人群越來越追求由富及貴的格調,藝術品的收藏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富裕的高收入階層開始進行藝術品收藏,這將對整個藝術品市場是一個好消息,當然也包括畫廊這個如今重要的媒介。
畫廊發展的機遇
金融危機給畫廊帶來的不僅僅是危機,當然也包含著機遇,經濟大蕭條讓各行業優勝劣汰,重新洗牌,藝術品收藏業也如此,客觀地曬算出優秀的畫廊存活下來并不斷壯大。由于中國作品受到歐美行家的認同度小,所以收藏走向停留在亞太地區,這樣的情形下,如果能夠打開西方市場,迎合西方審美意識,將是畫者與收藏向導關注的一個重要的新契機,有著無限大的市場發展空間。2010年中國市場經濟再次抬頭,很多收藏家重新回到了藝術品購買者的行列中。更為可喜的是,這一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也吹走了藝術作品中的泡沫成分,使其價格更加透明,更加真實合理,對藝術收藏者和愛好者來說,可以說其是一個后生的重要的時機。無可厚非的另一個客觀原因是隨著國民素質的不斷提升,藝術品的受眾群體也在悄然擴大,這對于藝術市場來說是一個絕對的好消息。從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對畫廊市場的調查來看,中國大陸收藏買家的數量有所增加,畫廊自身也開始更加專注于提高展覽的質量,積極的與藏家展開互動,穩步發展收藏群體,可謂可喜可賀。
制約畫廊發展的因素
可以說,中國畫廊業在承載著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的同時,在某些程度上起著決定作用。其次,國內日益增長的支出給畫廊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除去經濟大環境對畫廊產生的影響,城市規劃與藝術建設之間的矛盾也都影響著畫廊的生存與發展。城市的大肆開發,不能不說對于那些存在于城市邊緣地帶的畫廊和藝術區來說這是一種慢性侵占。例如北京798藝術區受到了這種發展的威脅,單是其中一項房租的上漲,已成為其日益嚴重的支出負擔之一。再次,作為藝術品二級市場的拍賣行對畫廊也是有一定影響的。拍賣行與畫廊可謂分工明確又彼此依存的關系,前者專職于藝術品交易,后者負責培育、推薦藝術家。中國藝術品市場起步較晚,尚未形成西方畫廊概念中完善的運作機制和行業規則。可以說這種不完善在近年隨著拍賣市場的發展而受到嚴重的挑戰。弊端在于一些青年畫家,沒有接受一級市場畫廊的規范性定位培育,直接將作品送到二級市場上拍賣,這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一級市場上的定價。
中國畫廊前景
當前,畫廊業已經中國文化產業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以多元化、立體化,全面化的方針自我成長完善,與20多年前的經營狀況相比,已是進入全速發展的時期。服務好,品質高,理念新將是畫廊業追求高層次發展的新目標。同時,國內畫廊及藝術家與國際藝術品市場的交流及溝通也會進一步拓展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的視野,為國內藝術品市場的規范化發展打下基礎。2012經濟日報指出,中國畫廊業的前景將一片光明,基于畫家越來越受國際重視的情形,相信畫廊市場資源將會得到前所未有的釋放,這無疑為中國畫廊業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契機。但是,中國畫廊業還不夠強大,要改變現狀還需要政府在培育和振興市場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另外,在市場經濟的情況下,藝術家也要講品牌,要自覺維護民族藝術大品牌;其次,要強化行業管理。我們期待著畫廊這個“后金融時代”能夠積極地發展壯大,不斷地成熟,將藝術推向更高層!(本文作者:壁光、陳秋 單位:大連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