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一帶一路”對重慶經濟發展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提要]“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重慶作為“一帶一路”沿線中國西部內陸唯一的直轄市,具有優越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發展基礎。本文考察“一帶一路”倡議對重慶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以及可能存在的潛在挑戰,在此基礎上,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培養、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加強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文化溝通等方面,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倡議;經濟發展;重慶
一、引言
自2013年9月“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越來越多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加入其中,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重慶地處長江上游地區,是內陸地區唯一的直轄市;又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與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和長江經濟帶“Y”字形大通道的重要戰略節點,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戰略腹地。優越的地理位置為經濟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也使重慶在“一帶一路”框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圍繞“一帶一路”倡議下重慶發展問題,眾多學者從不同方面展開了系統研究。曾睿(2015)認為重慶這一中西部地區唯一直轄市,處于戰略節點,地位重要性顯而易見。劉亞平、宋澤亮(2015)指出重慶擁有豐富的資源,同時重慶作為內陸開放高地,發展優勢明顯,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明確了重慶作為長江經濟帶西部中心樞紐這一戰略定位,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支點,海上絲綢之路經濟腹地必將給重慶帶來一系列財政或稅收政策支持。楊繼瑞、李月起、汪銳(2015)指出重慶是絲綢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的交匯點,具有聯動東西,帶動南北的區位優勢。王桂林、黃璐(2016)指出國家已經發起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資金,提供了資金支持;重慶應充分利用地理位置優勢,改善硬件設施,發展完善交通網絡,提升服務水平。倪元元、宋融秋(2016)認為“一帶一路”促進了重慶產業發展,不僅能引進高新技術產業,還能將本土產業走出去,產業結構更加合理;因此,重慶應充分利用獨特優勢,加強境內外的互通互聯,打造西南地區的交通樞紐。陳明星等(2016)指出“一帶一路”的發展加快了中西部地區的城鎮化,促進與新型城鎮化規劃的銜接。綜上所述,學者們對于“一帶一路”對重慶經濟發展的影響,已經進行了較為充分的考察,為后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鑒。但在新的發展條件下,“一帶一路”倡議對重慶影響如何?重慶如何采取有效舉措揚長避短從而促進經濟健康發展?本文對上述問題展開積極探索,以期為重慶經濟持續發展提供決策參考。
二、“一帶一路”倡議對重慶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
(一)有利于產業發展。“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加強了重慶與全球的聯系,要求重慶必須完善交通、商業服務、科研技術服務等基礎設施,更好地促進經貿往來。在“一帶一路”倡議下,要想出口產品競爭力高,更好地實現“走出去”,需要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利用創新驅動發展,形成電子、汽車、生物醫藥產業集群,轉變過去主要依靠第二產業發展的形式,提高第三產業占比。比如,促進與沿線國家的政府、高校、企業三方合作開展旅游文化與人才的發展、培養,促進雙方旅游業的發展,從而帶動第三產業發展壯大。(二)有益于市場拓展。“一帶一路”倡議提出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的五通發展,65個國家的互聯互通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價值。沿線人口占全世界人口63%,并且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完善與發展,沿線各國經濟實力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愿意把錢花費在旅游或者其他高檔耐用品上,消費潛力呈上升趨勢。整體上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拉動了沿線國家經濟的發展,有益于消費潛力的釋放和市場開拓。(三)有助于深化改革開放。“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有利于重慶“走出去”,進一步促進內陸開放,打造“內陸開放高地”。2017年末,重慶與“一帶一路”沿線40個國家發生跨境人民幣實際收付業務,同年3月,跨境人民幣結算破千億元。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世界。重慶在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后,對外經濟合作明顯增加,2016年實際完成的營業額達到133,546萬美元。另外,重慶對外投資也呈上升趨勢,2016年對重慶外直接投資額達到242,917萬美元,比上年增加70.5%。
三、“一帶一路”倡議對重慶經濟發展的潛在挑戰
(一)經濟波動的傳導與影響風險。“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客觀上加強了沿線國家的經濟聯系;部分沿線國家在受到2008年金融危機波及之后還沒有完全擺脫經濟危機的影響。危機之后全球貿易出口數量和價格有所回升,但增速緩慢。不少國家采用貿易保護主義,保護本國市場。根據商務部統計發現,2016年上半年以美國和印度最為明顯的共17個國家對中國發起了65起貿易救濟調查,同比上升66.7%。雖然在2017年發現全球經濟發展態勢良好,全球貿易增長預測上調至3.6%,但因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實力相距較大,各國采取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政局的不穩定,存在貿易水平下降的風險。(二)文化差異可能導致發展障礙。在“一帶一路”交流日益加深的同時,各國間的國民商事糾紛、涉外訴訟也不斷增多,這源于相互間國家文化的不同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沿線國家60多個,由于各個國家的社會、經濟、政治、文化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導致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也存在差異。比如最基本的語言、餐飲禮儀和服飾也存在差異,相互間的交流有一定困難,容易陷入文化認同困境甚至沖突。如果不了解對方國家的風土人情、文化背景很容易好心辦壞事,合作失敗,甚至產生不必要的摩擦。(三)地區安全問題可能妨礙經濟健康發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眾多,由于經濟、文化、民族或是宗教信仰不同等原因在政治上產生爭議。例如巴以沖突或者是阿富汗由于美國放緩撤軍帶來的相關影響和近幾年來突出的中菲南海爭端和中印邊界之爭等領土爭端的歷史遺留問題對中國和沿線國家的合作具有一定威脅。同時,經濟、信息、環境安全和跨國犯罪等非傳統安全威脅,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巨大沖擊。此外,在這個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社會,信息安全問題日漸突出,重慶在與沿線國家交流合作的同時如何確保雙方信息真實可信,如何確保信息不被泄露等,這些都構成發展的潛在挑戰。
四、“一帶一路”倡議下重慶經濟發展對策建議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發展基礎。“一帶一路”倡議五通發展,對于重慶來說要做到貿易暢通和設施聯通首先應該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慶作為內陸地區要想加強與沿線各國的聯系,促進經濟發展首先要做的應該是完善基礎設施,做到相互間的交流合作能夠暢通無阻。發展完善鐵路和航運體系。大宗貨物的運輸主要靠鐵路和航運,完善渝新歐沿線建設及服務,發揮渝新歐效應,通過政府資金補貼和完善沿線其他交通蘭渝鐵路的開發運營等方式降低成本。充分開發果園港這一我國最大的內河水、鐵、公聯運樞紐港,實現貨物在果園港的空、水、鐵、路聯運無縫連接,打造一個物流園。重慶雖然已經有3個機場,但以主城江北機場為主,其他兩個區縣機場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相對較弱,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二)積極培養人才,提升人才競爭力。加大對教育的投資,注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通過跨地區、跨院校、跨專業開展“一帶一路”主題相關活動進行思想碰撞與合作,使沿線各國各區域共同培養所需人才,其提供堅實而強大的人才支撐。利用互聯網等新興媒體向全國乃至于全世界大力宣揚重慶人才引進的成功案例和良好的人才成長環境,引進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同時,完善醫療、住房、薪酬、稅收機制,提高薪酬水平,做到與東部經濟發達區同一水平,避免產生心理落差,讓人才愿意留在重慶,為經濟發展培養、儲備豐富的人力資本。(三)加強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外貿與投資相結合,優化出口商品結構。積極開展和沿線國家的經濟交流合作,結合各個國家的具體經濟、社會和政治情況開發不同的適合的項目,積極打造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大力發展口岸經濟,加強產業轉型升級。同時,結合國內外成功發展口岸經濟的城市或者地區的經驗,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管理、監控,降低物流成本。充分利用內陸唯一的保稅港區即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完善該港區國際中轉、配送、采購、轉口貿易和出口加工等核心功能建設。形成一個功能齊備、要素集聚、產業繁榮、互聯互通、環境優良的內陸開放高地,培育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四)加強文化溝通,促進沿線國家文化交流。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博大精深,作為文明古國,歷史上與西方文明大國就已有經貿往來。重慶應當秉承中國友好交流的傳統,基于友好往來的歷史,繼續加強與沿線國家文化領域的交流。近年來,中國文化越來越被世界人民所接受和喜愛,掀起一陣又一陣“漢語熱”。借助新媒體開拓文化交流的新渠道。傳統的報刊、廣播和電視等媒介交流已經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社會,數字化新媒體技術不斷完善,適應了當前經濟發展交流需要。重慶可利用數字、網絡技術,通過網絡、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等終端,加強與沿線國家的交流,使聯系進一步加深,掃除經濟發展的文化障礙。
主要參考文獻:
[1]曾睿.“一帶一路”深刻影響歐亞經濟重慶內陸開放型經濟發展機遇與路徑[J].重慶與世界,2015(11).
[2]劉亞平,宋澤亮.“一帶一路”機遇下重慶發展優勢與戰略[J].品牌營銷,2015.
[3]楊繼瑞,李月起,汪銳.川渝地區:“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戰略支點[J].福建論壇,2015.
[4]王桂林,黃露.重慶市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的思考[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2016(7).
作者:劉莉 單位: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