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食品廣告設計傳統繪畫元素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而中國傳統繪畫又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民國時期隨著中西文化交流的增加和對西方機械化生產工藝的引進,食品包裝也開始將傳統繪畫元素應用于其中,但學術界目前對民國時期的食品包裝藝術尚欠缺系統性研究,在今天食品行業快速發展的情況下,研究民國時期的食品包裝也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借鑒近一百年前的食品包裝藝術,以此來指導當下的相關工業生產。由左旭初所著的《民國食品包裝藝術設計研究》(立信會計出版社2016年2月出版)一書就是在此背景下出版的學術著作,縱覽全書,作者的寫作包括以下幾大特點:
一、圖文并茂,生動地展示了民國食品包裝設計特色
將傳統繪畫元素融入到食品包裝中是民國食品包裝藝術設計的一大特色,作者為生動形象地展示傳統繪畫元素,在文字中間穿插了大量的傳統繪畫藝術圖片。如作者提到在20年代初上海海寧洋行開辦了大型冷飲加工企業,在其生產的冰激凌、雪糕等食品中,食品包裝中就包含了大量的傳統繪畫元素,這樣的優勢在于能夠能好地吸引消費者眼球,以此來提升食品銷量,作者認為在打開中國市場的過程中,外商應意識到食品包裝設計須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所以在包裝中就包含了大量的傳統繪畫元素。上世紀20年代的上海成為了中國開放的最前沿,為了滿足上海人民對現代化商品的需要,當時的一些包裝設計師就特意考慮到了傳統與現代的融合,這些設計迎合了傳統中國人的習慣,而不至于讓當地人民在接觸外來文化時感到陌生甚至是抗拒。例如在上海永安四喜果紙盒包裝中,設計師在外盒中特意增加了中國傳統牡丹花卉,以此來寓意平安吉祥,同時紙盒包裝的輪廓還用金線條加以裝飾,使其顯得富麗堂皇,在紙盒中間是用楷書寫成了“永安四喜果”,并在下面標注了英文,作者的對食品包裝圖案文字的介紹配合了大量當時的食品包裝圖案,圖文并茂、生動形象地為我們展示了當時民國食品包裝圖案特色。
二、案例詳實,詳細介紹了民國食品包裝設計特點
左旭初所著的《民國食品包裝藝術設計研究》在寫作過程中介紹了大量民國食品包裝藝術設計案例,其中包括了民國時期相關酒類、飲料、肉奶制品等眾多食品包裝,例如在包裝字體中,作者認為雖然食品名稱以中國楷書、隸書為主,但也融合了英文,使包裝逐漸擁有了中西融合的特點,又例如在圖樣中,作者認為民國時期的食品包裝使用了大量的中國傳統年畫、傳統神話傳說、傳統歷史典故等等,同時還設計了大量現代都市生活的具體場景,使其更具有現代感。以往的相關書籍中,作者往往就某一案例展開深入分析,例如在分析食品包裝中的歷史典故時,作者需要對歷史典故本身展開介紹,同時在其中為讀者解釋了設計師為什么要將此歷史典故設計到相關食品包裝中,甚至還對設計本身展開批評,這些雖然加深了讀者對某一食品包裝更深層次的理解,但卻失去了解釋更多案例的機會,而左旭初所著《民國食品包裝藝術設計研究》介紹了大量的案例,在案例更為詳實的情況下,為讀者展示了一幅民國食品包裝藝術設計全景圖。
三、論證有據,深入分析了民國食品包裝藝術的價值
正如前文所述,《民國食品包裝藝術》中呈現了大量的案例,但這些案例并非糅雜在一起的,作者左旭初在寫作過程中按照文化背景、實例介紹、深入分析的方式來研究這些案例,使讀者更能全面地了解民國食品包裝藝術的特點和價值。全書共分為10章,在第一章中,作者介紹了民國時期的食品生產和包裝概況,為讀者介紹了民國時期上海食品包裝的背景,回答了為什么食品包裝的創新在上海發軔的原因,接著作者在第2到第10章中通過酒類、飲品、糖果、蔬菜等等分類介紹了食品包裝設計特點,但在這些章節中作者并非就案例本身展開論述,而是逐次介紹某一包裝設計的背景、繪畫特點、原因等等,這樣就使這些案例本身更富有故事感,例如作者在介紹繪畫圖案時就認為民國時期的上海食品包裝中普遍存在一些寓意生活美好的吉祥圖案,如“富貴萬年”“三羊開泰”“五谷豐登”,作者認為這些食品包裝設計迎合了傳統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在介紹上海汪裕泰茶號的“金葉”牌茶葉鐵罐時,作者又認為茶葉罐圖案的是當時南方農村村民家中普遍存在的圖案,設計這種圖案使商品本身更具有鄉土氣息,還比如作者提到的上海美商沙利文糖果餅干公司的維他命面包包裝紙中的“維他命”圖案就是在融合本土特色的情況下使其更具有現代科學色彩,因為此時的上海也慢慢開始接受現代科學知識,所以包裝更加具有中西融合的特點。縱覽全書,作者左旭初將其幾十年的印染圖案設計經驗用一百余頁的圖文呈現給了讀者,該書圖文結合,增強了可讀性和應用性,作者以近代上海食品包裝藝術為研究對象,為讀者詳細地展示了民國食品包裝藝術設計全景圖,該書不僅適合相關研究者閱讀,也為民間文化愛好者提供了豐富的閱讀資料。
作者:管啟文 單位:湖北文理學院 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