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課外閱讀與當代文學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現有文學教育模式下,使得課外閱讀量不足導致的對現代文學鑒賞能力的低下與審美能力不足的問題大量存在,老師、家長、學生、三方對課外閱讀量和閱讀能力存在普遍的偏差,而當這三方存在普遍偏差時,會使課外閱讀這個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得不到有效利用。本文從課外閱讀與當代文學教育的關系,及重要性著手闡述我國課外閱讀的現狀,缺乏課外閱讀的不良影響。以期使課外閱讀得到大家足夠重視,在提高大家文學水平的同時,也能提高大家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文學教育;課外閱讀;關系;重要性;現狀;對策
1.當代文學教育的現狀
總結當代文學教育的現狀主要分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體現在教師上,當代文學教育主要以應試教育為主,以考試成績高低論英雄。學生的文學素養主要來源與課內,和教師傳授的知識。課外閱讀方面主要體現在學生上,學生為應付考試匆匆忙忙的將課外名著閱讀一遍,缺乏對精讀課外文學名著的耐心,從而無法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第二點體現在學生家長和學校的思想認識上,首先是思想認識不到位,應試教育的缺陷,使語文數學只停留在表面階段,閱讀只是針對書本或圍繞書本內容需要延伸部分進行。更有不少學校家長認為課外閱讀是不務正業的表現。學生也因為課業壓力,無法將精神集中到提高成績不明顯的課外閱讀中。另外一個問題是學生的自律性問題,不少學生不會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學社工不會利用課外時間進行課外閱讀,不少學生利用課外時間玩絡游戲,看電影和視屏,從而使得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減少,讓學校培養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計劃成為泡影,此外還有社會風氣的影響,現當代中國社會正處在發展轉型的時期,一些人可能受社會不良風氣和價值觀的影響從而使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變得扭曲,讀書變成獲取自身物質利益的工具,功利主義盛行,如北大教授錢理群所說;每個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學習不再是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知識積累的過程,而是某些人為獲取自身物質利益的跳板,這種功利主義的觀念不利于我們當代的課外閱讀,也不利于當代的文學教育的開展。
2.當代文學教育與課外閱讀的關系
當代的文學教育我們目前談的更多的是學者方面,而忽視了師者的方面,而筆者認為在當代文學教育我們不但要注重要學者方面,更要注重師者方面的培養。古語云: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問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課外閱讀,我們不但要注重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更要注重教師自身通過課外閱讀,使自身的文學素養提高,從而使當代文學教育整體的提高,而當代文學教育與課外閱讀的關系,正如筆者所言,可以說是相輔相承,當代文學教育不可以缺少課外閱讀,而課外閱讀也不可以缺少當代文學教育,可以說兩者相互依托,如魚與水,缺一不可。一方面課外閱讀有利于讀者增加自身的知識水平,從不同的文學作品中汲取知識的養分。另一方面課外閱讀又使當代文學教育的水平提高了。經常進行課外閱讀的學生其自身文學水平和綜合素質表達能力一定優于那些不經常進行,甚至不進行課外閱讀的學生,課外閱讀和當代文學教育的關系,不言而喻。
3.課外閱讀對當代文學教育的重要性
(1)在汲取知識的能力上。課外閱讀必然引起文學獲取知識能力的提高,從而影響和提高教師自身的文學水平,一個其自身文學水平較高的教師相比于那些文學水平較低教師更容易,帶出一個文學水平更高的學生,而使文學教育的水平整體提高。文學教育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過日積月累,不斷提高,想通過讀一本兩本課外書就能夠大幅度提高自身的文學教育水平顯然是不可能的。可以明顯的看到只有通過長期的日積月累,才能使自身的文學教育水平有所提高,課外閱讀對文學教育的重要性顯而易見。(2)汲取知識的量和深度上,通過長期的課外閱讀必然能夠使自身的課外閱讀量大量增加從而使自身獲取知識的量增加和寫作能力提升,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還能增加對知識理解的深度,閱讀不同的文學名著和作品,使得自身對知識的理解深度加深,正如古語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通過讀課外書,能夠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和自身文學水平,從而使文學教育水平不斷提高,由此可見課外閱讀對提高自身文學教育水平的重要性。(3)在汲取知識和文學素養上,文學經典是我國文學的寶貴財富和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升學者自身的修養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課外閱讀文學經典可以有效的豐富讀者的精神世界,有利于為讀者塑造良好的精神和人格,提升讀者的品味和境界從而樹立起良好的文學教育素質和為讀者打下扎實的文學基礎。因此課外閱讀對文學教育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
4.提高課外閱讀能力對文學教育的影響和對策
課外閱讀能力對文學教育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能夠有效的提高呢?在這里筆者提出幾種可以有效的提高的我們課外閱讀能力和文學教育素質的方法。首先中文與其他學科不同主要靠“學得”、習得“,而不僅僅依靠教師所教授的知識,中文教師常是反復的教,可仍然有不少學生仍是讀書費解其意而寫作更是不得要領,某些問題知道了答案,可是從意義上來說卻是不得要領。大多數學科追求的是標準而中文最求的是會意和妙趣,一個詞在這里有一個意思,到了那里可能就是另一意思,在這里是敗筆,到了另一個地方可能就會妙筆生花,因此想要提高中文課外閱讀能力最重要的是對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和良好的中文學習習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就是這個道理。(1)文學素養的培養古語云:賢賢易色。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個人對文學充滿了熱愛和激情,目的明確,全身心的投入,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將被動變為主動,那么這種態度就是他提高文學素養的最好的動力。第一要培養我們熱愛生活,熱愛生活中的花草樹木,只要我們帶著對生活的熱愛,那么你所閱讀的一切課外書籍的內容就打印上了你對自己生活的深深理解與烙印,你所學的知識就會在你的腦海里內化為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感悟,你的課外閱讀能力會自然的提高,文學素養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2)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培養課外閱讀愛好的過程是一個意志磨練的過程,當我們興趣盎然的情況下注意力集中,接受新的知識最容易,記得最牢固,思維最敏捷,當我們將樂于學,好學成為一種常態,成為一種自覺的行動時,就變成了習慣,當我們養好了習慣就不需要別人的教導,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們自己的文學教育水平了。那么要如何才能養成習慣呢?在習慣沒有養成之前,你需要多下一些自制的功夫,即自己要先學會自律,要靠自己的刻苦訓練,不靠其他人的指導。學習文學不再是枯草乏味的機械重復,而是自覺的,有興趣的能動的慣性運動。要養成熟讀好思的習慣,許多文學大家能夠寫出不朽的作品,閃耀著智慧的光輝,煥發獨具一格的魅力,無不是讀書深入思考的結果。李白的文章清新、飄逸,絕不是某個老師教出來的,而是得益于他對社會,人生的深層次探索,從而迸發出無數不朽的篇章。的四勤學法中的第三勤說的就是勤想主張多動腦筋,獨立思考,多思,不盡信書。(3)養成”欲動筆必先思“的習慣就是我們要自己先動手動腦,主動獲取知識。在課外閱讀上我們要學會動筆將自己閱讀到好的字詞句摘抄下來。古語云: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就是這個道理,這對培養自己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訓練深刻思維的方法很有好處。(4)“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陶淵明式不求甚解提高課外閱讀能力提高課外閱讀能力,最簡單也是最基本的,就是要學會多讀、多做,在讀的過程中學會歸納、分析、總結,反思、要是只光看課外閱讀文學名著,那是不夠的,還得學會練習。首先我們可以學習一下快速閱讀,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在掌握快速閱讀之后,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提取段落文章的脈絡和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閱讀理解效率;同時很快的閱讀速度,還可以節約大量時間,游刃有余的做其他事情,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所言不求甚解便是此意,所以學習陶淵明式的快熟課外閱讀法對我們課外閱讀的能力的提升很重要的作用。在閱讀過程中,要學會并養成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課外閱讀的習慣,使我們在閱讀時善于發現重點、新問題、新觀點和新材料。在課外閱讀讀完一本書或著在閱讀過程中,要學著做點讀書筆記,記錄一下書本的脈絡主旨、主要人物、事件和人物事跡等其次我們要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第三對于書中一些主要人物、觀點、中心思想要有意識的記在腦海里。(5)“由量變到質變”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著名文學作家拉德威爾曾言,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滋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一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頂級大師的必備條件。當我們掌握了正確的課外閱方法,我們還得有持之以恒的心才行,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我們才能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偉大飛躍,才能有效的提高我們的文學修養和文學教育水平。當代的文學教育不正是缺乏這種愚公移山的精神么?只有這樣我們的自身的綜合素質才會不斷的提高,我們自身才會不斷的完善,通過不斷完善自身,我們必然能夠實現當代中國文學教育水平的整體提高,也必然能使我國學生的整體素質提高,實現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復興。實現讓中華民族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國夢。
5.總結
綜上所述,提高課外閱讀能力,對文學素養和文學教育水平的提高,樹立正確價值取向和三觀,有重要意義。循序漸進的提高自身的閱讀量,持之以恒的進行課外課外閱讀,隨著時間的推進,自身的文學教育水平必然有所提高,本文通過課外閱讀與當代文學教育之間的相關關系詳述的闡明,以及對陶淵明式不求甚解的快速閱讀法的簡單介紹,,相信本文的讀者必然從自身的空閑時間抽出足夠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同時筆者也相信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和刻苦的練家的文學教育水平必然能夠有所提高,必然會有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劉梅芳。課外閱讀對提高文學賞析能力的重要研究「J」求知導刊
(2)薛睿綺。文學金典閱讀與提升高中語文素養的研究「J」報刊薈萃
作者:李連華 單位:青島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