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論公共衛生事件后醫院財務精細化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醫院的經濟運行造成了巨大影響,公立醫院應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發揮管理會計指導、協調、監督服務的重要職能,醫院財務工作者在提升醫院經濟運行精細化管理方面建言獻策,為醫院運行防控和恢復正常醫療服務作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院;財務;精細化
引言
2020年全球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導致全國各行各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這其中醫療行業尤為突出。一方面由于2020年年初全國多地進入緊急狀態,幾個月的空窗期導致醫院的診療人次急劇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社會公益屬性的特殊性,醫院的運營成本并沒有同比降低,這導致了現金流與收入都大幅下降。據國家統計信息中心公布的2020年1—10月全國醫療服務情況統計數據顯示,公立醫院診療人次同比下降14.4%,出院人數同比下降13.6%,病床使用率同比下降12.5%,醫院的業務量和營收都同比出現了下滑。在此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背景下,促使公立醫院意識到變革的重要性。加強精細化管理,增強防控意識,提高效率、提升質量、降低成本是當前公立醫院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醫院精細化管理建設的問題分析
(一)管理決策多依靠主觀經驗
通過對國內部分公立醫院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很多醫院的決策往往依靠主觀判斷經驗,仍然采用較為粗放盲目的管理模式,沒有對各個醫療環節進行全方位的管控,無法有效地提高醫院的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然而隨著“智慧醫療”的推廣與普及,醫院產生的診療數據越來越復雜多樣,HIS、CIS、HRP等種類繁多的信息系統提供了多種維度的醫療數據,但是各系統之間大多獨立開發運營,沒有同一規范的數據標準,許多非結構化數據沒有抽象出有價值的可利用的決策信息,不利于給單位內部的高層人員提供可靠的投資決策指導依據,也無法為醫院的運營管理目標服務。此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也暴露了醫院數據管理上的許多缺點,如整個系統內部數據流動性差,數據挖掘、數據分析以及數據查詢等工作滯后,數據的實時傳輸效率低下等。醫療決策沒有以數據支撐,醫療資源利用率較低,病人、癥狀、醫生、科室、診療手段、醫療設備、收費項目等環節的數據管理分散、獨立,沒有形成管理閉環,導致數據不能支撐決策,決策也不能反哺業務數據。
(二)醫院內溝通成本巨大
醫院設有臨床、醫技、醫輔和管理等多個科室,關聯關系復雜多變,特別是近年來,醫療行業的快速發展,許多大型醫院同時擁有多個院區,地理距離拉遠導致管理困難、溝通效率降低。很可能一項數據指標需要多個科室部門協同配合,但是不同科室對于其他科室的業務有不同的理解,造成了溝通不力和重復溝通問題,增加了溝通成本,使醫院的運營質量無法得到保證。第一,無效溝通也是數據利用程度不高的一個表現,因為沒有基于數據的溝通,而是主觀判斷和空談,彼此無法說服。第二,盡管醫院建立了標準的溝通制度和流程,如果在執行標準時沒有數據的透明、跟蹤和反饋,就會導致重復溝通的問題,溝通成本就會增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剛爆發時,許多醫院組織不利甚至出現了院內感染的情況,都與醫院各科室之間溝通協調不及時,效率低下有關。
(三)風險預算管理意識不充分
醫療系統在預防和控制方面的上佳表現贏得了社會公眾廣泛的好評,但也暴露出了預算管理中的一些不足。首先,對“風險預算”認識不足。這次突然爆發的危機暴露了傳統預算編制的局限性,傳統預算編制的基礎是“標準數量×標準價格=常規預算”的投入導向預算制度,數量和價格都具有相對的確定性。這使得醫院的預算管理顯然不能適應風險環境帶來的治理挑戰。其次,“中期”預算籌劃意識欠缺。醫院對未來3—5年的中期規劃是必要和可行的,因為此期間收支結余情況的預測一般大致可信不會有太大的偏差,這樣可以讓醫院從中期戰略規劃上有能力準備應對重大風險。但現實中,醫院往往只專注于具體而煩瑣的事務性工作,有難找到時間和精力來展望未來3~5年的醫療發展和風險應對。由于缺乏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意識,導致了醫院在抗疫能力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四)醫療物資供需矛盾突出在2020年全社會防疫物資緊缺的同時,醫院各醫療科室防護物資需求激增,由于缺乏應急物資儲備機制,原有供應渠道逐漸無法滿足需求,庫存開始持續降低。隨著形勢的發展以及春節期間工廠停產等原因,應急物資價格一直在上漲并且質量參差不齊,很多防護用品價格出現比平時高出幾倍的價格,同一種物品不同渠道的價格差別也很大,給醫院的物資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二、醫院精細化管理策略
(一)建立兩個中心,一個平臺
首先,大型醫院應建立臨床數據中心(CDR),解決醫院信息系統多而雜,標準不統一化,臨床應用系統間互操作性差等問題。但對于精細化管理僅有臨床數據中心是不夠的,還需要進一步建立統一的運營數據中心(ODR)。為了確保醫院能夠掌握經濟運營的總體狀況,運營數據中心以醫院診療服務為主線,各職能部門進行有效協調,收集醫院管理、醫療服務、醫院運營產生的各類結構化數據,設計一個滿足醫院精細化管理、績效評價和管理決策支持需要的運營數據資源庫模型,形成統一的科室、人事信息、收費項目、收費類別、物資名稱等數據字典,以規范數據交換,保證科目核算口徑、指標統計口徑的一致性,并支持非結構化數據的抽取轉換。其次,運營數據中心的建設將參照執行“醫院會計制度”“醫院財務制度”,為財務精細化管理的有效性和決策的合理性提供數據及制度上的支持,確保運營數據中心的行業規范性。最后,在兩個數據中心的基礎上建立精細數據管理集成平臺,實現資源的全過程管理。主要圍繞人力、財務、物資、基礎運營和綜合決策五大大領域,以及醫療、醫保、醫藥、教學、科研和預防六大事項,收集整理會計核算系統、人力資源系統、預算管理系統、成本核算系統、物流管理系統、績效管理系統、固定資產管理系統、成本管理系統、電子病歷、HIS系統、PACS系統、LIS系統等數據,實現規范的數據管理模式。
(二)完善預算管控體系,建立突發事件專項預算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后,公立醫院立即響應國家號召,投入到治病救人的前線,對醫院的經濟運行狀況產生了巨大影響:成本劇增、收入陡降。醫院上年編制預算時所處的基礎環境已發生了變化,預先設定的預算收入、預算支出、預算目標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更新。所以應及時跟進醫院預算管理思路,提升預算管理理念,完善預算管理工具,重新整合和配置醫院資源,是實現醫院精細預算管理的重要舉措,有助于提高醫院運營效率和效益。確保醫院能夠在重大風險事件過后順利回到正常軌道,繼續發揮公立醫院的公益性,為維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做出應有貢獻。首先,全面預算管理應剛性與柔性相結合,做好預算執行的動態監控。傳統預算管理關注醫院的短期目標和經濟效益,造成收入預算的松弛和相應支出預算的虛高。經此一疫,公立醫院要對本年度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動態跟蹤,根據實際完成情況調整長期戰略任務的分解與資源分配,提高預算彈性。充分發揮預算管理的柔性控制作用,將每年醫院預算單獨設立防突發事件專項預算,以應對類似突發事件對醫院造成的問題。編制與執行過程中應遵循戰略決定總額、來源決定結構的總體原則,即總額隨著醫院戰略及時調整,并以總額控制預算經費結構,預算經費結構按照具體儲備獲得渠道隨時調整,不能搞形式主義,一成不變。只有對預算執行動態監控,才能及時獲取醫院的經濟運行信息,分析醫院的運營情況,與業務部門溝通協調,加快調整或優化現行運營策略,發現問題迅速糾偏。其次,要對醫院中長期戰略進行總體規劃。年度預算是醫院對長期戰略的分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之后,醫院應分清輕重緩急,平衡醫院長期戰略目標和本年度工作任務的關系,合理分配未來一個較長時間段中的工作任務,使醫院的戰略最低程度地受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進一步做好業財融合整合現有數據與資源,建立科學預測模型,以信息化為主要依托,不斷提高醫院的預算編制與預測能力。
(三)科學管理,建立防控物資庫存
此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暴發,全國防護物資的匱乏為醫院敲響了警鐘,防控物資的戰略儲備也應當列入醫院的當前任務。首先,確立儲備范圍及儲備量。可定期組織專家根據全社會實時情形等級狀況進行研判,建立安全庫存模型,滾動式對醫療設備、藥品、試劑、衛生材料、消殺物資、防護用品等物資儲備核查。其次,加強財務監督,健全內控制度。監督和控制防疫物資,設置專賬,統一核算,建立物資管理臺賬,明確物資入庫登記、領用、發放及使用管理等規程。物資領取應優先保障沖鋒在一線的科室,對其余科室嚴格控制領用量,使用過程中遵循節約原則,避免浪費。
三、結語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給醫院財務工作帶來新的挑戰,財務管理要充分發揮管理會計的職責,提升公立醫院的運營和精細化管理水平,繼續為醫院運營降低風險,早日恢復正常醫療服務作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王淑花.大數據時代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J].財會研究,2020(10):146–147.
[2]唐月紅,李建文,姜小明.目標管理在醫院精細化管理中的應用與效果[J].中國衛生經濟,2013(6):85–87.
[3]郝愛民,易利華.基于精細化管理的醫療質量循跡追蹤法運用[J].現代醫院管理,2014(02):4–6.
作者:王萍 單位:陜西省腫瘤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