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圖書館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現代化社會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作為社會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是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同時也代表著社會現代化的發展水平。在當前建設文化強國的方略帶領下,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高校圖書館以其獨有的資源,在文化管理和傳播上占有極大的優勢,成為公共文化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關鍵。該文立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內涵著手,對高校圖書館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間的重要關系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下加強高校圖書館建設的相應對策,積極推動我國社會的文化建設,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努力實現“中國夢”。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
1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概述
在“中國夢”的指引下,積極開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不斷營造濃厚的社會文化氛圍,而濃厚的文化氛圍需要全社會的努力;將文化建設作為社會發展的常態,構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保障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
(1)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本含義。公共文化服務(Publicculturalservices)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構成內容,其旨在對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權利進行保障,在以政府部門為主體的服務體系下,通過為公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內容、資源以及設施等方式,從而滿足廣大公民多元化的公共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即在政府指導作用下,在構建服務型政府的背景下,通過充分將政府及社會資源的作用發揮出來,共同建設文化組織機構,從而滿足公民在公共文化方面的各種需求[1]。
(2)公共服務體系在我國的發展。隨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加快,我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已形成由政府文化行政部門、文化事業單位、非政府組織及企業共同參與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其一,政府文化行政部門,其在整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領導者、組織者及管理者,通過制定相關文化服務政策以及法律法規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行規范和管理,同時也承擔著監督的職能;其二,文化事業單位,其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構成主體,承擔著生產公共文化服務產品的職能,這是與西方國家不同的地方之一[2];非政府組織是現階段我國社會文化發展中形成的一種開放性的組織,是文化產品與服務的有力補充,可使整個公共文化服務更加社會化和市場化;企業在具體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占據的比例不是很大,但是企業強大的生產力,以及市場競爭力和基礎建設產品上獨占的優勢,也成為公共文化體系的有效延伸和補給。
2高校圖書館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高校圖書館(Higherschoollibrary)作為高等學校的文獻情報中心,其主要承擔著教學與科研的雙重任務,同時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作為傳播知識、培育高等人才以及推進社會現代化發展的重要陣地,應在滿足高校師生在教學、科研方面需求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新時期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發展提供支持。具體而言,在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具有4方面較為顯著的優勢。
(1)文獻資源豐富。當前我國各地區高校圖書館總數達1700多所,藏書量高達6億多冊,書籍涉及的門類、學科齊全,形成了一個結構合理的館藏體系。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不斷推進,圖書館的電子文獻不斷豐富。另外,高校圖書館運用先進的網絡信息資源和技術設備,將大量的資源優勢轉化為實際的生產力,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提供有力的保障。高校圖書館的公共文化服務已經滲透到高校的各學科及管理中,很自然地成為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陣地[3]。總之,讓高校圖書館參與具體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能將豐富的資源面向社會開放,吸引更多的人們關注文化建設,也能補充公共圖書館資源的不足與匱乏,保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長效發展。
(2)具備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和優良的設施。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高校圖書館已經實現了全面的辦公自動化,并擁有全程的計算機管理,如圖書的集成管理系統、多媒體電子閱覽室和文獻檢索系統等,另外還擁有電子類的期刊和覆蓋范圍更大的網絡系統,大體實現了業務流程的自動化,積極開設了專屬的門戶網站,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服務[4]。借助這些技術,高校圖書館打破原有的發展模式,提高了圖書管理工作效率。反過來,網絡環境的不斷優化使獲得一些機構的電子資源,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共享,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
(3)具有專業的圖書文化服務人才。高校圖書館中具有一支綜合素質較高的專業人才隊伍,人才構成逐漸向專業化、知識化以及高學歷的方向發展。首先,高校圖書館的服務人員具有良好的信息素養,其服務意識也相對強烈。其次,他們熟練掌握網絡信息資源,能運用各種搜索引擎,對具體的信息進行分類采集,并加以組織和整合,使讀者能更加有效地閱讀。
(4)具有良好的閱讀環境。高校圖書館具有比公共圖書館更加優越的閱讀環境:寬敞明亮的閱讀區,個性化較強的資料室以及功能齊全的多功能報告廳等;館內氣氛自由,文化品位較高,具有豐厚的文化氣息,可以將閱讀當作一種精神享受,并通過不斷地文化熏陶,使人們養成高品位的文化生活習慣,有效提升公民的文化素質,陶冶人們的情操。
3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下加強高校圖書館建設的對策
高校圖書館積極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有效促進了社會文化事業的發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現階段,我國高校圖書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程度不深,整體效率不高。具體表現在:一些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意識不強,缺乏積極參與公共文化體系建設意識;對公共文化活動的開展不夠重視;不能擴大圖書館的開放程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等。要積極改變高校圖書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現狀,讓高校圖書館更好地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更新管理服務理念,提高服務主動性,加大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宣傳力度。高校圖書館豐富的信息資源以及先進的技術設備,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等為公共文化服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要積極發揮這些優勢資源的作用,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要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將服務意識牢記在心,積極參與公共文化服務,主動開展工作。因此,高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要轉變觀念,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強宣傳,使更多的社會人士了解高校圖書館,開展具體的活動,為廣大市民普及圖書館知識。另外,高校圖書館應該積極參與到省市區圖書館的聯合服務中,讓更多的人認識高校圖書館,從不同的角度了解高校圖書館,推動高校圖書館資源的共享。
(2)以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務活動為載體。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中,高校圖書館要結合自身的特點,開展豐富多樣的文化服務活動,如健身、繪畫、抒發、收藏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因此,圖書館應擔負起優化人們生活品質的重任。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積極合作,可以建立流動的社區圖書站,組織聯合性的培訓,開展一些內容豐富的讀書互動等。此外,高校圖書館也可以在自身特點的基礎上,開展豐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務活動。例如,司法學院專業的學生開展活動,可以側重宣傳法律知識;而音樂學院的圖書館可以適當地舉辦一些音樂鑒賞會,美術學院的圖書館可以辦一些主體鮮明的畫展等。將大量的文化知識送到人們的家里,使其通過掌握文化知識脫貧致富。
(3)與專業的圖書館行業學會緊密配合。眾所周知,圖書館的行業學會是一個地區圖書館的專業性行業組織,成為溝通各個不同性質圖書館的橋梁。學會發揮自身的智能,將不同的圖書館組織聯合起來,在不同的系統之間實現圖書資源的共享,使來源于社會的資源又重新回到社會,促進社會的發展,使更多的民眾可以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務的成果。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校圖書館應該積極與市、區等不同行政區劃內的圖書館進行有效溝通,運用圖書館行業學會的專業資源培訓工作人員,使其掌握較高的服務技能,更好地服務于人民。與行業學會聯合起來,舉辦一些活動,推動資源共享,增加彼此之間的文化交流[5]。
(4)擴大圖書館的開放,為周邊居民提供文化信息的共享平臺。高校圖書館在滿足自身科研及教學需求的情況下,應該擴大其開放性,放寬辦理借閱證的人群,適當地增加周邊居民辦理借閱證的條件。嘗試實行不同類型的借閱證,為廣大居民提供良好的文化信息服務共享平臺。可以設置借閱證、閱覽證、自習證、學習研究證等不同的證件類型,細化圖書館的讀者,為周邊的居民的閱讀及獲取文化知識的途徑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4結語
高校圖書館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就是積極參與公共文化體系的建設,這也會成為未來高校圖書館發展的一種創新化趨勢。文化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本動力。在努力實現“中國夢”的偉大時代中,將高校圖書館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中去,能推動整個社會的文化事業發展,運用有效的方法措施,讓高校圖書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推動社會文化的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冬林,莊虹.高校圖書館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工作思考[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4(10):8-10.
[2]ZhaiYan,CaoXueyan.ConstructionofLibraryPublicCulturalServiceSystemBasedonthePerspectiveofPublicResourceManagement[C]//2013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ublicAdministration(9th)(2013年第九屆公共管理國際會議)論文集.2013:512-518.
[3]蔚潔,杜良賢,趙靜,等.延伸高校圖書館服務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J].黑龍江史志,2015(3):233.
[4]董元,楊帆.論高校圖書館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4):249-250.
[5]徐海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高校圖書館[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4(4):26-28.
作者:胡自華 單位:湖北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