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現狀與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提出,各地紛紛依托地域文化資源,以文化旅游為主線,以品牌運作為核心,推動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縣委提出未來幾年文化改革發展的目標:力爭到2020年,全縣文化發展主要指標、文化事業整體水平、文化產業綜合實力達全市中等水平,基本建成與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與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相適應,與集文明縣、生態縣、活力縣、富裕縣于一體相匹配的文化縣。該目標符合我縣實際,是今后一個時期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要指導。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工作,全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文化建設呈蓬勃發展之勢。(1)縣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門類齊全。在全市率先建成了中央文明辦援建項目——建寧宣傳文化中心。中央蘇區反“圍剿”紀念園被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縣博物館被確定為國家三級館,建寧民俗館將獨特的歷史文化充分展現。縣文化館被確定為國家二級館,圖書館被確定為國家三級館,小荷舞蹈培訓中心成為省市重要的舞蹈培訓基地。休閑文化產業園的體育館、田徑場、游泳館、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中心、網球場、籃球場全部投入使用,演藝中心即將開業,萬星影城建設順利推進。此外,城區還有20多個廣場和老年、校園活動場所。城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門類齊全,設備充足,較好滿足了群眾需求。(2)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加快推進。9個鄉鎮中,8個已建成綜合文化站、1個新建的今年將投入使用。全縣共建成59個農民健身工程、92個農家書屋、8個鄉鎮農民健身中心和6個鄉鎮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場所。有線聯網電視在建制村覆蓋率100%、20戶以上自然村覆蓋率92%;完成數字電視整裝安裝11000多戶。縣鄉共有8支電影放映隊,每月每村放映電影1場,全年放映電影1100多場次。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成效明顯,基本能滿足群眾需求。(3)文化旅游建設如火如荼。在金鐃山生態文化示范園,建成了雌雄雙瀑科考健身區、高山小火車、高山索道、白石頂佛教文化觀光區、滑雪場、攝影基地、休閑度假區、高峰香溪花谷和高峰漂流等景區景點。在福建對臺慈航文化交流基地,建成了慈航法師紀念堂、山門、居士樓、蓮花廣場、天王殿、大雄寶殿、朝圣大道、500尊石雕羅漢等。在中國建蓮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的將屯,建成了建蓮文化園、蓮博館、建蓮工業園區,修竹荷苑被評為國家農業旅游示范點。文化旅游在我縣強勢崛起,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
2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存在問題
近年來,我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同時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有以下幾點。(1)全社會共同推進文化發展的意識不強。社會上一定程度存在對公共文化為誰服務、怎樣服務的問題研究不透、理解不清,對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滿足大眾的公共文化需求、享受公共文化權益的基本途徑等問題重視不夠。特別是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環境下,會認為文化建設是虛的、看不見、摸不著的,因而遇到具體問題只能給經濟工作讓道。雖然廣大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需求很迫切,社會各界對文化建設十分關注,在辦理中不能完全落實。有的農村干部更是認為,文化建設是上面的事,城里閑人的事,農民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只要吃飽喝足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沒必要再花吃力不討好的冤枉錢。(2)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不均衡。近年來,我縣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文化產業發展不快,文化創收項目不多,尤其是缺乏支柱性的文化產業項目。現有的文化產業單位也僅僅是提供娛樂服務,數量少、規模小。由于農村文化設施基礎差、底子薄,雖然各級各部門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投入逐年在增加,但由于點多面廣,許多村目前現有的文體活動設施也只有籃球場、乒乒球桌、棋牌室、閱覽室等簡單設施。盡管如此,有些村受場地限制,文化活動一室多用。現有的文化中心戶或農村圖書室,也因缺乏購書經費,只是靠上級文化部門或是包村單位送書、贈書,適合農民口味和需求的科技書報不多。農村和社區的公共文化設施還不夠完善,數字和網絡技術的應用還不夠普及。(3)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動室基礎仍然薄弱。各鄉鎮文化站都配備了一定的人員編制,但大多數鄉鎮把編制人員合并到其他辦公室混崗使用,也就是在編不在崗,不在職。個別鄉鎮的文化活動中心場所被擠占或挪用,即使未擠占或挪用的,也大多設施簡陋,達不到文化建設場所要求,個別村文化活動室只是應付上級檢查形成的掛牌產品。(4)財政對公共文化事業的投入缺乏剛性指標。法律法規對財政用于公共文化事業的經費投入缺乏剛性指標,加上地方財政的困難,縣財政基本上只能保證人員工資和文化事業單位的基本運轉。有的鄉鎮公共文化經費未列入財政預算,其文化活動經費屬于被動支取,從而導致基層在開展文化活動中,往往遇到有事無人干、有人無錢干的尷尬局面;社區、村在開展文化活動時,只能靠跑單位拉贊助,基層文化人員工作積極性受挫,導致工作上有時會敷衍了事。
3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發展思考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一個龐大而系統的工程,需要各級各部門的堅強領導,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心和參與。(1)夯實文化基礎。一是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我縣農村人口占絕大多數,在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情勢下,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顯得尤為重要。要以政府為主導、以公益性文化服務單位為平臺,鼓勵全社會積極參與,加強綜合文化站、閱報欄(屏)、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和文化廣場等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大力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村電影“2131”工程、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這也是構建鄉風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創建省級文明縣城的重要內容。二是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圍繞農民群眾文化需求,堅持業余自愿、形式多樣、健康有益、便捷長效的原則,充分利用農閑、民俗節慶和集市等場合,組織各種形式的農村文化活動,引導農民群眾積極參與文化生活,普及科技、法律、衛生等知識。大力扶持“激情廣場”大家唱大家舞大家樂活動,倡導傳統戲劇加演現代文明小戲。傳承開發具有民族傳統和地域特色的民間工藝、民間藝術和民俗表演,培育一批文化名鄉(鎮)、名村、名人、名品,確保農村特色文化資源不消亡不褪色。三是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我縣的文化產業已起步,但經營規模小、競爭力弱,要進一步優化文化產業發展環境,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文化產業,提高文化對財政的貢獻力,為廣大文化消費者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糧。要大力發展民辦民營文化,鼓勵農民群眾興辦文化室、電影放映隊、民間職業劇團和農村業余劇團等,支持他們以市場運作的方式自籌資金、自主管理,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經營和文化服務。(2)促進文化共享。一是推進數字文化服務工程建設。以縣圖書館(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縣級支中心)、文化館、鄉(鎮)綜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動室為依托,加快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公共電子閱覽室、數字圖書館、數字電影放映等數字文化基層服務點建設。二是整合用好共享平臺。以縣共享工程支中心為主,加強與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新聞單位的聯系,開通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資源專欄,以農業知識講座、放映科教宣傳片和優秀影視作品、與企業聯營等多方位、多層次的服務形式,將共享范圍擴展到千家萬戶,實現資源共享。三是廣泛開展文化共享活動。在文明共建、黨組織共建活動中,開展城鄉結對的文化交流活動。繼續完善長效機制,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送歡樂下基層”等活動。(3)實施文化扶貧。在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同時,著力對人實施“扶智”潤澤。一是促進書籍育人。在提高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覆蓋率和圖書借閱率基礎上,探索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添書、管書、借書、讀書制度,把圖書有次序地傳閱到千家萬戶,讓更多群眾得到需要的書籍,讓書籍拉近農民與科學文化知識的距離,增添農村書香氣息。二是廣泛開展學習培訓。組織開展農業科技、種養技術、法律法規、網絡信息等知識培訓,提高農民群眾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為農民群眾了解產品市場信息,尋求增收致富搭建平臺。三是真心開展送書報、送設備活動。各級文明單位、省市屬單位、大型企業應建立長期的文化扶貧工作機制,把最新的、適用的書籍送到基層,常年開展贈閱活動。
參考文獻
[1]王楠.針對公共文化服務背景下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設的思考[J].智庫時代,2017(06).
作者:黃銀茂 單位: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濉溪鎮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