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公共管理下的跨境貿易海關監管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積極構建機動、健全、有效的跨境貿易海關監管體系,為跨境、國際友好經濟互動往來提供有利條件,是當前經濟全球化趨勢下推動國家經濟良性發展、促進全球多個經濟體長期和諧互動的關鍵基礎,也是全球經濟健康、繁榮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我國并行實施多項國家級創新發展戰略和一系列對外經濟開放政策,再加上我國電商、信息技術等領域取得較大發展,我國多個經濟產業實現海外業務開拓和延伸,跨境、跨國交易日趨頻繁。新公共管理理論來源于西方一些國家在傳統公共行政面臨嚴重危機時無法有效解決政府所面臨的諸多問題時,采用的私營部門管理機制的借鑒,該理論對于跨國、跨境貿易海關監管制度的構建影響頗深。因而從新公共管理角度切實加強海關監管的縱向研究或者新的實施路徑探索,對于當前海關貿易監管和貿易安全體系構建都有著很高的實際意義。
《經濟大國的貿易安全與貿易監管》以新一輪全球經濟一體化為背景,著重闡釋經濟大國對外貿易的安全性和相關監管體系構建理論。該書從貿易安全基本概念出發,分別簡要闡述了貿易安全與監管理論、貿易安全與監管的國際經驗兩篇內容,如美國貿易安全的發展與特點、日本的貿易安全規制、俄羅斯的貿易安全與監管等;著重、詳細探討了“中國貿易安全與監管的實踐”篇,客觀分析了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我國開展跨境、跨國貿易監管與安全現狀,繼而就我國糧食產業、能源產業、國際航運產業、跨境電子商務、服務業等產業貿易監管措施和貿易安全策略開展細致討論,并由此提出我國貿易安全與貿易管理執法實施和貿易安全監管體系重構的多層面策略。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歐美發達國家越過WTO試圖實施世界貿易版圖重構,全球多個經濟體紛紛開展區域貿易投資談判,中國在國內建立多個自貿試驗區為開放國門進行風險壓力測試,爭取加入區域談判洪流。
《經濟大國的貿易安全與貿易監管》著眼于我國開放國門的過程中如何控制風險這一歷史課題,力圖為當前跨國、跨境貿易安全研究提供一定參考。本文結合當前我國跨境貿易監管現狀,參考《經濟大國的貿易安全與貿易監管》對國際貿易安全與監管體系構建的深刻解讀,嘗試從新公共管理角度淺議我國跨境海關監管體系縱向深化策略、提升監管能效等問題。
《經濟大國的貿易安全與貿易監管》在“貿易安全與監管的國際經驗”一篇中以多國貿易安全監管為例,深刻解讀貿易監管基本原則和策略,可作為我國海關監管體系重構的參考。跨境貿易海關監管實踐中,涉及多國貿易、行業營商基本法律法規,如何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和我國現行跨境貿易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準則,科學、合理、有效構建海關監管體系相關機制,這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從新公共管理角度來說,從海關監管管理理論到管理行為,從管理方式到管理制度,從管理模式到管理方法,都需要以公眾需求為中心,強調海關監管的“公共服務”職能,例如強化海關服務意識、縮短海關通關時間、延伸海關監管范圍、多方聯動實施多維度監管等;在細化監管操作方面,以跨境電商為例,由于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并未對無形商品征稅的規定,而在具體的海關貿易監管中,對于跨境郵包是否產生交易的識別判定存在一定困難,因而在行使監管自由裁量權時可以引入新公共管理理論,深度考量公眾的切身利益和相關法規實施的可行性。結合新公共管理理論不僅提升了海關監管實效性,也為海關監管相關法律保障制度深化改革提供一定依據。理論上來說,跨境貿易海關監管體系重構、深化和優化管理是三個層面的問題,這三個層面的問題不僅需要層層遞進,更需要協同作用。因而在實施海關監管體系構建、能效提升、優化管理等三個層面探索研究的同時,還需要建立良好的反饋機制,及時將各層面出現的新問題反饋到機制建設決策層,提升跨境貿易海關監管的效能。
作者:黃文勝 陳衛東 單位: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