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學語文教學下的古代文學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美育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
與以往的時代相比,美育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有了很大的改觀,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由于許多與優秀的教育學前輩嘔心瀝血,在美育的海洋里為我們開辟了一條康莊大道,中學語文美學教育也展露出全新的教學風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重視美育工作在的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其次,許多優秀的教師通過改進教育手段,將美育教學融合到理論的教育工作中;另外,人們已將美育教學貫穿到整個中學教學過程。
二、古代文學作品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美育作用
(一)提高中學生的審美力和認知力
我們咿咿呀呀從一首簡單的詩句到一首古詩再到一篇完整的文學作品,在大聲朗讀和應和的過程中逐漸搖頭晃腦。很顯然,學生已經對一個陌生的知識由最簡單的認知到后來產生了一種審美的體驗,這說明認知力的發展對中學生的審美能力的形成具有非常深刻顯著的影響。人們認識世界的途徑是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1],而中學生對世界的認知主要是通過學習書本獲取的。古代文學作品或通過向我們介紹知識,或通過議論文向我們講述道理,或通過散文帶我們感受文字藝術之美,讓學生在認知世界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培養中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古代文學作品美育比其他教育學科更能較好的開發中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古代文學作品都是通過語言手段來塑造文學形象的,通過生動的語言描述,引發學生產生相應的畫面,使文中描繪的事物活靈活現的呈現在學生的大腦中并產生共鳴,讓學生在愉快的教學中不知不覺的接受。古文學作品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首先是把作品的藝術和實實在在的社會生活聯系起來,再融入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欣賞,比較的過程中進行再構造,再想象,以此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三)培養中學生的情商
每個人的個性心理特征(個性、氣質、愛好等)都可以在審美的過程中留下印記。比如說有人熱愛李清照的婉約細致,有人喜歡岳飛的剛直不阿,有的鐘情于林黛玉的柔情似水,有的人偏愛李煜的沉郁頓挫,有人佩服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這些都是審美過程中不自覺形成的情性,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情商。因此,注重古代文學作品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情商。
三、古代文學作品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美育策略
(一)挖掘古代文學作品的情感之美
由于古代文學作品不像現代白話文直觀清晰,明白易懂,在語文美育的過程中,老師要帶領學生從“看不懂”的文學作品中去挖掘隱含的情感和色彩,以此來挑動學生的情感,激發學生的認知活動,使得學生在認知的基礎上展開審美活動,從而提升學生內在的精神品質。另一方面,中學語文老師在授課時,應該將自己的生活經歷融入到文學作品所描述的角色中,通過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去感染學生,打動學生,讓學生在精神受到共鳴的同時,自己去挖掘作品中更深刻更能與自己精神產生共鳴的思想感情。
(二)展現古文學邏輯形式之美
一堆雜亂無章的文字片段是很難讓人產生美感的。但古代文學作品都是經過精心雕琢和細心安排的,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中學語文老師更要善于把握古文學的脈絡框架,引人入勝,循序漸進,輕重緩急,環環相扣,有松有馳,有扣人心懸,有巔峰高潮,波瀾起伏,回味無窮,這樣的教學課堂才能使學生產生愉悅感,才能使學生體驗文學之美。因此,教師應該通過一定的教學手段向學生展現古代文學中的邏輯形式,讓學生去體會,去發現,去感受這種邏輯形式的美感,從而達到美育的升華。
(三)激發中學生的理智滿足感
有實驗證明,智力的滿足感來自于一切發現,這些發現能給發現者帶來驚喜,使發現者能夠體會到一種智力的升華。中學語文教學本來就是一個師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方式。老師要在學生苦思卻得不到結果的情況下給予學生一定的提示,去引導學生去發現,創造,讓學生靠自己的能力找到答案。而不是一味的向學生提供現有的“正確答案”,否定學生的“錯誤答案”。老師可以通過一步步的引導學生去解讀古代文學作品,品味作品,讓學生在與作者思想感情產生共鳴時去發現作者的文筆之美,情感之美,作品的結構之美。老師要給予學生的發現以肯定,讓學生切實的感受到發現的喜悅和驚喜、創造的快樂、成功的快樂。
四、結語
中學語文美學教育能提升個人的審美人格,使人保持精神愉悅,身心健康。古代文學作品作為一種美育的手段,不僅能夠培養中學生的審美能力,想象力,思維能力,情商,還能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提升學生的文化底蘊,促進學生的協調與平衡,使學生能體驗到生命的完美和人生的樂趣,保持身心的健康和活力。
作者:陳銘燕 單位: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