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植保工程項目建設思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植保工程項目建設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植保工程項目建設思考

        摘要:簡要介紹了浙江省承擔的國家植保工程植保田間觀測場及應急藥械庫建設項目的投資建設進展和主要成效,找出了項目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了進一步規范植保工程項目管理,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提高項目資金使用績效,充分發揮植保工程項目在現代植保發展中的作用的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植保工程;項目管理;建議

        1項目投資建設情況

        2012年,農業部(農計發[2012]39號)下達本省植保工程(植保田間觀測場及應急藥械庫建設)項目24個,計劃總投資216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1080萬元,地方配套投資1080萬元,每個建設單位投資額為90萬元;2013年,農業部(農計發[2013]23號)下達本省植保工程(植保田間觀測場及應急藥械庫建設)項目2個,計劃總投資18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90萬元,地方配套投資90萬元。2012、2013年項目實際到位資金2383.5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投資1170萬元,地方財政配套1213.5萬元),項目實施主體為有關縣(市、區)植保站(農技中心)。至2018年6月,完成投資額1505.71萬元,17個項目已完工(其中8個通過驗收)并發揮作用;還有8個項目中的少數單位尚在建設中,邊建設邊使用。

        2項目建設主要成效

        通過植保工程項目建設,全省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預警基礎設施得到了明顯加強,病蟲監測預警能力得到了明顯提升,有效地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綠色發展,并取得明顯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2.1病蟲監測預警網絡初步建成

        目前全省已經建成18個國家級區域站和44個省級區域站,病蟲疫情監測點35個,98%的市(縣)建有區域站和監測點,基本形成了“高效運轉,快速反應”的重大病蟲監測預警網絡。

        2.2病蟲監測預警裝備明顯改善

        各病蟲害監測預警區域站都配置了電腦、自動誘蟲燈、氣象儀、移動終端等先進的監測預警設備,改變了過去病蟲測報手段落后、測報工具原始的狀態,病蟲監測預警基礎設施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加快了病蟲害監測預警信息的數字化處理。

        2.3病蟲調查資料準確性明顯提高

        項目投資后,各區域站都建立起了6667m2以上的標準觀測場,統一配備病蟲和氣候數據采集儀器,通過設立不同作物種植區和不同的處理區,在監測病蟲害的同時,進一步驗證預報的準確性,大大提高了病蟲調查資料的準確性和可比性,增強了病蟲害防治指導的科學性,減少了化學農藥的使用量,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2.4病蟲預警時效性和到位率得到增強

        高清晰數碼攝像和編輯設備、數碼照相、數碼攝影顯微鏡等儀器的配置,為田間數據和影像資料的采集,以及開展病蟲遠程診斷和病蟲預報可視化等提供了必要的技術保障。有超過30個縣(市)站與當地電視臺加強溝通,陸續開通了病蟲電視化預報,在提高病蟲預報時效性的同時,極大地提高了植保技術的到位率,發揮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2.5增產增收明顯,生態環境改善

        項目實施后,病蟲監測預報準確率和時效性得到提高,促進了科學用藥指導和綠色防控的實施,有效減少了農藥使用量,降低了生產成本,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同時,通過項目實施,大面積推廣使用生物、物理技術和高效、低毒、低殘留生態環保型農藥,使天敵數量大幅度增加。如金華市實驗示范基地化學農藥用量大幅減少,農作物產量保持穩定;示范區天敵增加數十倍,有效地保護了農業生態環境,生態效益十分明顯。

        3問題與不足

        本省植保項目實施情況和績效發揮情況總體較好,對全省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發揮了積極作用。從目前情況看,雖然大多數項目的建設內容已按計劃完成并已經發揮作用。但個別項目仍存在著一些共性問題。①項目建設進度滯后。工程項目建設涉及財政、國土、規劃、建設等多個部門,加之項目具體實施主體為植保部門,項目建設經驗不足,項目建設進度難以有效控制,建設工期往往有所延長,項目建設不能按時竣工驗收。②公車改革影響。有部分項目因當地實行車改和財政部門對汽車采購指標控制,導致防控指揮專用車和田間試驗專用工具車難以購置,項目建設內容難以完成,影響竣工驗收。由于不能購置專用車輛,項目資金使用額度沒有達到竣工驗收條件需具備的完成總投資90%以上的硬性指標,不能及時竣工驗收。③竣工決算審計難以列入審計計劃。有的項目雖然已經完成全部建設內容,但項目竣工決算審計難以列入當地審計機關年度審計計劃,導致竣工驗收延遲。④信息化水平明顯滯后。測報調查手段沒有實現根本性突破。應該說,與十多年前相比,目前病蟲測報的基礎條件有了很大的改進和提高,有了固定的病蟲觀測場所、半自動化的誘蟲燈和相關的檢測設備等。但測報調查的方法、手段、技術仍未有根本性的突破,依然依靠人工的調查、分析和預測,信息化水平明顯滯后。⑤技術力量明顯不足。從事病蟲測報人員老齡化問題突出,現以50歲以上的老同志居多,40歲以下的人員很少,后繼乏人。且基層植保部門因測報人員技術能力水平所限,項目中配置的部分儀器設備,如孢子捕捉儀、視頻編輯系統等利用率不高。⑥項目建成后的使用運行缺乏保障。區域站的運行經費保障一直是困擾基層植保部門的問題。除極少數財政情況好的縣(市、區)由當地財政撥付運行經費外,大多數縣(市、區)基本沒有專門經費保障,區域站運行十分艱難。

        4思考與建議

        為進一步規范植保工程項目管理,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提高項目資金使用績效,充分發揮植保工程項目在現代植保發展中的作用,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議。

        4.1適當簡化項目建設有關程序、延長項目建設年限

        項目建設審批涉及很多部門與單位,土建和儀器設備設施都必須實行招投標,加上建設過程、土建審計和項目財務決算審計等,時間跨度比較長,建設單位很難控制,建議①將項目建設年限延長至3年。②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計,在保證審計質量的前提下,能夠明確可以由項目所在地政府審計機關委托社會中介審計機構、或項目建設單位直接委托有資質的社會中介審計機構,實施項目竣工決算審計,以利于加快植保工程項目的竣工驗收工作。③對植保工程專用車輛,在嚴格控制車型及價格的基礎上,制定相應政策。

        4.2進一步加大項目資金扶持力度

        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預警是農業防災減災的重要環節,具有基礎性、公益性、技術性等特點,是保障糧食安全、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生態環境安全的重要基礎。浙江是農業生物災害高發區,病蟲害和植物疫情發生形勢日趨嚴峻,病蟲監測預警和應急防控的能力與現代農業發展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如監測預警體系網絡建設尚不完善、監測預警信息化建設嚴重滯后、監測預警范圍和廣度不夠、植物疫情阻截體系尚未健全等。因此,加大病蟲害監測預警體系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十分必要。項目建設總投資額在400萬~500萬元比較合適。建設內容應該包括國家規定必須建設的內容和建設單位根據當地實際提出的建設內容兩個部分,設定一個比較合理的資金安排比例。按照分級負擔的原則,項目所在地財政要加大對公共植保事業的支持,將植保工程建設后的運維和“購買服務”等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建立農作物重大病蟲與疫情控制撲滅長效投入機制,以保證植保機構工作的正常運行和植保檢疫事業的順利開展。

        4.3適當調整資金投入重點

        現有的國家植保工程項目建設內容局限于應急藥械庫、噴霧器、孢子捕捉儀、小型氣象觀測儀、蟲情測報儀、藥械運輸車等,從項目建設切實為農業生產實際服務的角度出發,在保證配置必需的病蟲監測儀器設備的基礎上,建議重點增加以下幾方面投資。①觀測場建設。根據當地農作物栽培布局,按照相對規范的標準,建設病蟲觀測場。有條件的可建設經濟作物病蟲觀測場。一般投資50萬~60萬元。②數字化的病蟲監測儀器設備和數字化監測預警平臺建設。一方面,當前病蟲測報手段和信息化水平與農業其他產業相比明顯落后;另一方面,病蟲害田間調查工作強度大,非常辛苦。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很少有人愿意從事這項工作,而病蟲測報工作是病蟲災害防控的基礎,如果情報不準確,將直接導致防控不力,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改善測報人員的出行條件,增加調查工具和完善調查手段,減輕田間調查的勞動強度,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因此,有必要重點加強省級農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數字化平臺建設和市、縣級田間病蟲調查自動化設備的配置。③技術培訓。要重點加強對測報人員的知識更新培訓,提高相關儀器設備應用率和測報技術水平。④鄉(鎮)監測點建設。按照《浙江省農作物病蟲防治條例》釋義規定,原則上每縣5萬~10萬畝農作物面積設置一個病蟲測報監測點。根據鄉鎮監測點工作需求實際,配備病蟲害自動識別終端監測設備、移動數據采集設備、照相機和應急防控設備。

        4.4加強測報隊伍建設

        測報工作非常辛苦,測報人員除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外,還必須具有刻苦耐勞、甘于奉獻的精神。但現行人事制度不利于測報隊伍人員力量的補充和培養。實行“一刀切”的考試招錄制度后,在編測報人員往往難以招錄,或者招錄的人員不愿或不適合從事測報工作,或者工作時間不長即調離崗位。同時,按照各地編外用工政策,現有聘用的編外測報人員無法享受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一些經過長期鍛煉和培養,能夠獨當一面,且熱愛測報工作的測報人員無法長期、安心從事測報工作,測報人員的培養和測報隊伍建設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建議從國家層面出臺測報人員錄用或聘用的一些優惠政策,努力做到招得進人、留得住人;也可與農業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開展測報人才的定向招生和定向培養,使之后繼有人。

        4.5深化區域站規范化建設,提升信息化水平

        繼續深化區域站規范化建設,全面提升區域站的軟、硬件水平和信息化應用能力。把植保信息化裝備作為推進現代植保建設的主要抓手,加快運用先進科學技術,改善植保檢疫人員的工作環境,降低勞動強度,穩定基層植保檢疫隊伍。要以監測預警自動化為重點,加快推進智能化站點建設,在2017、2018年溫嶺、東陽、桐廬、嘉善、龍游、上虞等12個縣(市)開展區域站智能互聯建設試點的基礎上,重點建設一批自動化、智能化田間監測網點,實現自動拍照、傳輸、識別和計數的智能化新技術應用,逐步構建智能化病蟲監測預警測報+物聯網新體系,不斷提升監測預警科學化水平。

        4.6加強項目督促檢查,實行分類指導服務

        繼續督促項目建設單位在遵循基建程序和確保建設質量的基礎上,加快建設進度,盡快完成建設任務。加強對項目竣工驗收和評估工作的分類指導服務,對2017年底以前完工未驗收項目和在建項目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分類進行竣工驗收和階段性評估。①對已經完成建設內容、符合竣工驗收條件,但尚未組織竣工驗收的項目,要按照驗收流程組織開展竣工驗收工作,督促指導項目建設單位做好自驗和驗收前準備工作。項目竣工驗收合格后,建設單位要根據有關要求,及時辦理竣工財務決算審批和固定資產移交等手續,并登錄農業建設項目管理信息系統(中國農業建設信息網)填報項目竣工信息,將項目及時銷號。同時,加強項目竣工的后續規范管理,進一步提高項目建設績效。②對暫不具備驗收條件的項目,要參照進行進展評估,提出評估意見,并由當地審計機關或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出具審計報告。③對在建項目,要嚴格按照批復的建設內容和概算加快組織實施。④對因政策、規劃調整拆除或因自然災害損毀的,根據實際情況,經項目主管部門集體研究同意,對項目竣工驗收檔案資料進行驗收。⑤對其他原因造成項目無法實施或中途停止的,根據實際情況,經項目主管部門集體研究同意,可以作出終止或變更項目建設計劃的決定。

        作者:張國鳴 單位:浙江省植物保護檢疫局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在线小视频亚洲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一区 | 日本一道本高清一区二区手机版 | 亚洲Av不卡在线 | 一本大道之中文日本香蕉 | 五月天久久国产你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