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礦山巖土工程施工措施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因礦山巖土工程地理情況復雜,急需開展地質勘探工作方可有效推進工程建設。而綜合的勘探技術可在巖土工程中的勘探中發揮廣泛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綜合勘查技術在巖土工程勘查中的應用進行相關分析研究。
關鍵詞:礦山;巖土工程;勘查技術
1綜合勘查技術應用的重要性
現階段所用的勘探技術幾乎都是較為綜合的勘查技術。近些年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礦山巖土工程勘查工作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基于市場急切需求,勘探技術需進一步提高,將綜合勘查技術在現階段的礦山巖土工程中應用,隨著市場與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也是技術發展的需要。換句話說,綜合勘查技術為行業發展和行業經濟發展提供了內生動力、根本源泉。
2綜合勘探技術的巖土勘探應用
2.1勘探過程
地質勘探工作困難大、復雜,不同工程對勘探標準與要求也竟不相同,所采用的技術與方法也要有所不同。因此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勘探,并按照現有的標準和規定,才能制定出科學、符合實際的勘探方案。(1)勘探方法選擇??碧椒椒ㄝ^多,主要為坑探、鉆探、物探等,但具體應用何種勘探方法應與當地地質環境條件結合選用科學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物探研究巖礦的物質差異,使用相關設備與物理方法探究,推測地質結構。常見方法有重磁法勘探、重力勘探等,鉆探和坑探所花費成本低,其中鉆探應用最廣泛。(2)實際監測與檢驗。在礦山巖土勘測全過程中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工程施工安全及質量的有力保障和基礎,而且還可與勘探設計工作一并開展,共同組成礦山巖土工程的完整框架。第一步是實際檢驗,通常情況下是在施工過程中對勘探結果的檢測與施工工程質量控制,并進一步核實與重新檢測勘探結果,若檢測出問題可及時重新實施勘探快速解決問題。
2.2地質條件和礦物特征
首先,要對現場的地理環境以及當地具備的地質條件進行考察,對礦山施工現場環境濕度,年平均的降水量進行取樣考察。再者,對附近的巖層分布,不同巖層厚度進行分析研究。以及對礦區現場植被分布的情況和地質條件進行綜合的考察,根據以上的查詢情況來判斷這塊區域能否滿足施工所必需的地理條件。在勘探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勘探方法。
3綜合勘查技術在來華大橋的實際應用
3.1工程概況
為進一步促進社會的經濟發展,政府規劃新建河西和來華兩個礦山勘探區。河西和來華工業區分別位于來賓市一橋西面約2.5km處的南北兩岸,為縮短兩工業區之間的交通距離,故擬建來華大橋(又稱來賓四橋)。
3.2勘探方法
本次勘查的主要手段有:錘擊鉆進、取樣、現場原位測試、地質調查及室內巖、土試驗等。巖層采用錘擊鉆進,基巖采用清水回轉鉆進,取土器為厚壁敞口式取樣器,以錘擊擊入獲取。鉆孔經驗收合格后,以黏性土等材料進行回填。勘探點的測放工作由專職測量技術人員利用GPS完成,坐標系統為1954北京坐標系,高程為黃海高程。
3.3橋位區工程地質條件
(1)水文及地形地貌。紅水河自西向東流經礦區,雨季時橋位區河面寬約196m,旱季時寬約162m,水深一般超過8m,水流平緩,流量大,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及各支流補給,歷年最高洪水位為85.44m(1968年7月17日),多年平均水位為63.79m,20年一遇洪水位為81.50m。(2)特殊性巖土。本次勘查于橋位區,揭示的特殊性巖土主要為殘積成因形成的紅黏土,依據相關規范要求本次勘查對所揭示的紅黏巖層均采取原狀礦樣進行室內檢測試驗,各礦區巖層的復浸水特性及膨脹性參數統計。(3)不良工程地質作用。據野外地質調查及鉆探揭露,礦區內未發現地質構造破碎帶,礦區不良工程地質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巖溶塌陷;二是發育于灰巖淺部的溶洞(隙)、溶槽(溝)。為了安全起見,對該巖溶塌陷區進行了物探勘探,采取高密度電阻率法資料結合前期的勘探資料,推斷出各測線的巖溶(溶洞、溶隙、巖溶發育帶等)發育區和覆蓋層厚度。
3.4勘探成果及建議
根據物探及礦山巖土勘探資料得出:巖溶塌陷區,原設計Z2(K0+410m)墩位處于最不利地段,K0+415m~K0+420m下部巖溶情況相對塌陷區其他地段較好,其巖溶發育深度一般為13m~25m。本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05g(相當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橋位區處于地質構造相對穩定區,場區及附近無活動性斷裂,區域穩定性好,適宜修建擬建橋梁。橋位區巖溶較發育,地基穩定性較差,需將樁端置于下伏完整微風化燧石條帶(結核)灰巖中加以規避。
4結語
綜合勘探技術在礦山巖土工程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在礦山巖土工程中具有重大意義及價值,是一種高質量、高水平的勘探技術,要不斷發展綜合勘探技術,從而提升勘探技術水平,確??碧骄珳省⑷妗T诓煌膶嶋H地質條件下提供了全面、多樣化的勘探技術,根據當地地質條件及具體施工情況以此完成勘探任務,保證勘探結果更有效、更精確。
作者:石科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地球物理勘察院 核工業柳州工程勘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