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關于工程地質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
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突出了地質特色。工程動力地質作用研究部分選擇與地質工程專業(yè)內容一致,但增加了工程地質勘察的內容。具體內容如下:
1.內動力地質作用研究。包括活斷層工程地質研究和地震工程地質研究。
2.外動力地質作用研究。包括斜坡變形工程地質研究、巖溶工程地質研究、滲透變形工程地質研究、泥石流工程地質研究、河流侵蝕和淤積的工程地質研究、地面沉降工程地質研究。
3.工程地質勘察方法。包括工程地質勘察方法、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工程地質勘察方法、地下建筑工程地質勘察方法內容。其中精講工業(yè)與民用建筑的主要工程地質問題、地基中應力分布、地基強度及承載力確定、樁基工程地質論證、地基處理措施等內容。實踐證明,在課程中增加工程地質勘察內容對土木工程方向的學生是有效的。從事相關行業(yè)的畢業(yè)生,特別是施工方向的畢業(yè)生,工作上手快,能夠結合工程地質條件看、想問題,解決問題實際效果好。
二、教學方法的選擇
由于課程課時短,內容多,采取自學與課堂講解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泥石流工程地質研究、河流侵蝕和淤積的工程地質研究、地面沉降工程地質研究、工程地質勘察方法、地下建筑工程地質勘察方法,采用課堂講解基本概念、基本研究方法,其余部分讓學生自學和答疑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一方面可以騰出課時講解工程實例,另一方面也能夠鍛煉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增加對工程實例的討論
在地震工程地質研究、斜坡變形工程地質研究、巖溶工程地質研究每個內容講解結束后,均安排2個學時,專題講解最新發(fā)生的地震災害、滑坡災害、巖溶災害問題,結合工程實例,師生一起討論災害的發(fā)生機理、預測、預警以及防治措施等問題。學生很喜歡這種上課方式,能夠嘗試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讓他們很有成就感。同時也鍛煉了其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感性認識
由于學校的地質特色,對實踐環(huán)節(jié)非常重視,土木工程專業(yè)也不例外。在大一暑假,地下建筑工程方向、道路橋梁工程方向學生均到我校北戴河野外教學實習基地,進行為期2周的地質認識實習;在大二暑假,到我校三峽秭歸野外教學實習基地,進行為期3周的專業(yè)教學實習。北戴河實習內容包括風化作用、河谷地貌和河流沉積物、三角洲、巖溶作用和巖溶地貌、海水的物理化學性質和波浪作用、基巖海岸和沙質海岸的地質作用、濱岸海洋生物、沉積巖和地層、火山巖和侵入巖、地殼運動和地層不整合接觸關系、褶皺和斷層構造、礦產資源和環(huán)境保護等。此外,還學習如何使用和掌握地形圖、地質羅盤、地質定點、巖層產狀測量、野外記錄簿記錄、地質素描圖制作和地質剖面和地質標本采集等[2]。秭歸的實習內容包括地質基礎實習、土木工程專業(yè)認識實習、工程地質現(xiàn)象與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實習等內容。地質基礎實習包括地層巖性、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方面的內容。土木工程專業(yè)認識實習要求對工程建筑的結構、工程建筑與地質條件之間的關系、工程建筑興建后對地質環(huán)境的影響作了解。包括:三峽大壩考察,道路、橋梁、隧道工程考察,了解路橋隧工程的類型、結構及選址需要考慮的工程地質問題。工程地質現(xiàn)象與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實習內容包括滑坡與崩塌變形體的一些外部特征、形成機制、危害、監(jiān)測手段、防治措施等。通過野外實習,學生對地質問題和工程地質問題有了感性的認識,有利于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和吸收。
五、布置大作業(yè),深化學習內容
在本門課程教學中,三個大作業(yè)貫穿整個課程教學時間。第一個大作業(yè)是巖質滑坡剩余推力法的計算,要求利用C語言、EXCEL工具編制程序或者上網下載已編制好的程序,計算給定滑坡的穩(wěn)定性系數(shù),并進行分析。第二個大作業(yè)是巖溶地面塌陷危險性的分析,要求提交危險性分區(qū)圖。第三個大作業(yè)是在課程結束時,提交一篇綜述報告,要求學生對課程內容感興趣的部分,通過對文獻的查閱,了解本方向的發(fā)展進展。通過三個大作業(yè)的深化學習,學生學會了應用計算機技術解決專業(yè)問題,提高了文獻查閱和綜合分析的能力。在近年來的教學活動中,我們堅持貫徹以上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土木工程專業(yè)的本科畢業(yè)生在隧道、地鐵、路基、橋基施工中能夠結合地質條件,提出合理的支護措施。接著上研究生的學生,一部分改專業(yè)為地質工程專業(yè),他們能較快轉變研究方向、適應地質工程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和要求,達到了我們在課程中設計的兩級教學目標。
作者:李雪平 單位:中國地質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