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廣播電視對農宣傳的對策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堅持“創新、求深、精品、真實”的工作標準,使“三農”宣傳工作邁向更高的層次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黨的報告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相比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容更加充實,邏輯遞進關系更加清晰,為在新時代“三農”工作發展指明了重點和方向。因此,當下對農廣播電視宣傳工作必須堅持“創新、求深、精品、真實”的工作標準,產出高質量的、新聞價值含量高的優秀作品。
(一)樹立創新意識。
所謂“創新”:這是鄉村振興的新形勢客觀要求與對農廣播電視宣傳工作的自身本質特征相融合而形成的特定標準。離開了創新,將失去對農宣傳的導向性、激勵性和感召性的功能。要實現“三農”宣傳工作邁向更高的層次,就必須樹立創新意識,用創新思維研究策劃對農廣播電視宣傳報道工作,要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的高度,宣傳“產業興旺”的新業態、“生態宜居”的新環境、“鄉風文明”的新氣象、“治理有效”的新經驗、“生活富裕”的新境界,通過推廣有價值的新事物、新典型、新舉措,促進鄉村振興,實現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目標。
(二)追求深度挖掘。
“求深”是對農廣播電視宣傳工作強度、力度集中的體現。對農廣播電視宣傳報道工作要講深、求深,從深層次反映鄉村振興的實踐。新聞工作者要用創新這面透視鏡,用發展這面掃描鏡,用鄉村振興這面反饋鏡,選好主題,對新聞素材進行分類整理,對新聞線索進行深入挖掘,分層篩選,把最本質的,最有生命力,最有說服力的新聞營養,從新聞的一個特定角度加工,從理論上、政策上、規律上、發展趨勢上予以回答和解釋。這樣才能形成有特色的新聞作品,進而加大新聞作品的信息量和新聞釋放量,發揮對農廣播電視宣傳報道工作超前性、探索性的功能。
(三)打造精品力作。
“精品”是對農廣播電視新聞作品引領性、服務性、時代性的聚合體現,也是新聞作品貼地氣,指導鄉村振興、傳播時代精神的示范體現。打造精品力作,必須聚焦建國70周年來鄉村所發生的巨變,對所有選定的題材和素材,用工匠精神捕捉新亮點,進行精準化篩選、采編、剪輯,形成謳歌新時代精品。進而使新聞作品具有“小角度、大視野”的特點,達到接地氣有力度、有深度、有溫度、有情懷。
(四)提煉真實內容。
“真實”是對農廣播電視宣傳報道賴以生存的看家本領,對農宣傳內容是以真實性為準繩和依據。這就要求廣電記者要深入農村、深入百姓家中,做好真實采訪,摒棄過時的思想、方法和材料依賴,做到采訪深入、記錄真實、內容全面、制作精良,切忌先入為主,必須使新聞原素材與鄉村實際情況真實一致。作品提煉的內容要在真實中求新穎,在真實中求深度,在真實中求精品。如湖南衛視推出的《咱們鄉親好樣的》精心選取懷化鶴城區大坪村、永州藍山縣毛俊村、婁底新化縣油溪橋村、邵陽綏寧縣插柳村、華容縣華一村等典型農村,講述鄉村振興一個個小故事,既生動鮮活地展現了當地脫貧致富的火熱生活場景,又深入挖掘、傳播了鄉村振興的典型經驗和新時代鄉村振興大有可為的信念。鄉村振興是黨和國家的大戰略,鄉村要富怎么干?資源匱乏怎么辦?陳規陋習怎么治?人心人氣怎么聚?鄉村規劃怎么做?系列報道《咱們鄉親好樣的》從5個普通村莊的發展故事里尋找到了答案。它們振興的經驗,可復制、可推廣。
二、堅持“整體、聯系、變化、準確”相配套的工作方式,使對農廣播電視宣傳工作的運作更有序協調
鄉村振興戰略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升華版。在新時代,內容更充實、要求更提升、方向更明確。這就要求我們站在時代高度,將對農廣播電視宣傳工作放在符合鄉村振興的大環境,符合新時代農業發展規律性特征方面,堅持“四性”配套的工作方式,協調得體的全方位開展對農業宣傳工作。整體性:要把對農廣播電視宣傳工作放到整個鄉村振興戰略的宏觀體系中去考慮,考慮到對每一個新聞素材、新聞線索的取舍,新聞作品加工在客觀體系中是個什么位置,取舍的這一點,這一畫面,這一句解說詞(同期聲、錄音、配音),這一事件,這一典型,是不是與整個宏觀體系相容,可否產生游離相悖的問題,真正體現用宏觀體系,從整體上把握住宣傳報道工作的口徑,把握住準確性,避免一葉障目,只顧一點不及其余,不規范的新聞行為的發生。聯系性:鄉村振興是一個大系統,從結構優化的角度看,現代化農村的產業之間、業態之間有個聯系性,生產要素和資源配置之間有聯系性;從農業發展機制角度,所有制結構、分配結構、農業的組織結構都有聯系性;外部環境、政策環境、社會優化服務體系環境間也有聯系性,即便是農業的結構、農業環境、農業機制之間也是有聯系的。我們要抓住以上這些聯系點,通過深入采訪、發現和組合,揭示相容作用、互補、互促、互進作用的新聞素材,起到對鄉村振興產生畫龍點睛、舉一反三的連鎖效應。變化性:鄉村振興是一個動態的發展變化的過程,我們在進行對農廣播電視宣傳工作中,要以變應變,建立起對鄉村振興變化過程進行快速反應、全程反應的工作網絡;對鄉村振興實踐,進行同向接收、同步收集、同頻反映的工作系統。在變中,找到對農宣傳報道工作的結合點、生長點,開掘出推動鄉村振興宣傳永不枯竭的源泉。準確性:如前所述,鄉村振興受諸多因素掣肘,尤其是農業發展自身對農業發展外部環境之間相關度緊密。比如對農業所需外部所需環境的報道,要對政策環境、社會化服務環境的把握要準確。既能反映農業產業自身的需求,又能反映出外部環境的農業扶持滿足的具體程度。因此,要求對農廣播電視采編人員不僅通曉農業,而且要通曉宏觀經濟,通曉產業政策,進而把握住對農宣傳報道工作的“度”,更好地發揮廣播電視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村中的作用。
三、充分利用廣電媒體優勢,為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導好向服好務
一是確立新思路,打好主動仗。在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建設進程中,永州廣播電視臺不斷創新宣傳內容、宣傳形式和宣傳手段,為永州鄉村振興導好向,服好務。一方面在抓好經常性宣傳的同時,精心組織重點宣傳報道;另一方面及時召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聯席會議,確立報道思路,并主動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中間,了解群眾需求。努力做到把黨委政府的要求和基層群眾的需求統一起來;把廣電媒體的力量和相關部門的力量協調起來;把宣傳主體的熱情和宣傳對象的熱情互動起來;把載體設計的創新和典型報道的創新結合起來,較好地發揮反映實踐、指導實踐、推動實踐的作用。二是創新新形式,把握關鍵點。鄉村振興宣傳點多面廣,為著重策劃、推出一批新農村的新典型、新經驗,使新農村的新發展、新進步、新成效展示出來。永州廣電先后推出《瀟湘春早》《鄉村振興》等大型主題報道。報道緊緊圍繞現代農業的新發展、農村市場的新主體、鄉村治理的新機制、鄉村生活的新環境、鄉風民俗的新風尚、公益事業的新進步、農村和諧的新局面等方面,從“大”處著眼、“小”處著筆,到實踐中去報道小變化、小事件。三是設置新議題,提高影響力。2017年起,永州廣電在鄉村振興戰略宣傳上,主動設置傳播議題與載體,與央視及省級媒體聯動,與新媒體互動,提高傳播的影響力。2018年,永州廣電精心策劃,組織精兵強將,動用全臺力量,傾情策劃、制作、打造永州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慶祝活動和系列主題報道,并在衛視新聞聯播播出。通過永州廣電APP、今日永州等融媒體平臺同步推出,獲得社會各界高度贊譽。鄉村振興是黨和國家的一項戰略大策,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們將繼續抓住鄉村振興報道的重點和亮點,加大宣傳力度,緊扣主題、把握導向,用創新思維和平民視角全面報道鄉村振興的新經驗新成果,充分反映鄉村振興新氣象新風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徐宏強.淺談廣播電視對農宣傳報道的新追求和新目標[J].中國報業,2018,1.
[2]曾小強.踐行“四力”的實踐解讀----以鄉村振興故事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8,11.
作者:伍時華 單位:永州市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