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鄉村振興戰略下畜牧經濟發展途徑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發展畜牧經濟,對提高農業發展水平、人民生活質量、帶動農業產業集群、促進鄉村振興和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本文闡述了吉林省畜牧經濟發展現狀,分析了吉林畜牧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下發展畜牧經濟的相關措施。
1鄉村振興戰略與畜牧經濟發展
1.1鄉村振興戰略
解決民生問題的關鍵在于解決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問題,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好“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農業是提高農民收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產業,讓農民成為緊跟現代農業發展、踐行城鄉融合的職業,讓農村成為環境優美、穩定和諧的宜居家園。國家從政策、制度層面為各級黨委、政府帶領廣大人民群眾走向富裕、建設和諧社會指明了方向。鄉村振興成為協調農業與工業、融合城市與鄉村共同發展的重要媒介,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戰略。
1.2中國畜牧經濟發展
畜牧業和種植業是中國農業產業中的兩大支柱,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9331.72億元,農業總產值58059.76億元,占比53.1%,牧業總產值29361.19億元,占比26.86%。2020年,全國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7782.17億元,農業總產值71748.23億元,占比52.03%,牧業總產值40266.67億元,占比29.22%。《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出畜牧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肉蛋奶等生活物資品是人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重要物資。近年來,隨著飼養技術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逐步加強,畜牧業在保障人們肉禽類食物安全、發展農村經濟、加強農牧民增收等方面表現出重要作用。國家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意見強調要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畜禽產品供應安全保障能力。堅持學習和使用新的發展理念,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發展主線,轉換新的發展方式,大力增強科技創新,加強制度支持、政策扶持和法治保障。著力加強現代畜禽養殖、動物疫病防疫和加工流通等相關體系建設,大力提升畜牧業質量效益和產業競爭力。促進形成產出效率高、產品質量安全、生產資源節約、加工環境友好、調控措施有效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進而更好地滿足人民多元化的畜禽產品消費需求,同時也促進了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2吉林省畜牧經濟發展現狀
2.1畜牧經濟健康發展,產業主導地位顯現
由表1可以看出,吉林省畜牧業經濟總產值占農業經濟總產值比重接近52%,逐步成為吉林省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占據全省經濟發展的主導地位,畜牧業在促進農民增收和協調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出重要作用。據中國畜牧業信息網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吉林省生豬飼養量達到1390.6萬頭,已恢復到2017年同期101.4%,同比增長29.7%。吉林省是中國主要商品糧生產與加工基地,農業生產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吉林省飼料糧資源相對充裕,尤其在生豬、肉雞、蛋雞等食糧型畜牧業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吉林省西部具有遼闊的草原草場自然資源,東部地區具有豐富的林間與林下草地等自然資源,綜合來看,全省具有良好的發展肉牛、奶牛、肉羊等節糧草食型畜牧業的基礎優勢。東北地區作為中國重要的畜禽生產加工基地,相應扶持政策也不斷增加。吉林省土地廣闊,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具有較大的可持續發展余地。吉林省具有獨特的生態環境和冷涼氣候,這些優勢有利于發展畜牧業,并且畜禽肉類品質好,具有良好的產業競爭優勢。尤其,吉林省延邊黃牛、草原紅牛、松遼黑豬、吉林梅花鹿、貂狐貉、兔、蜂等特色產業相關產品市場知名度較高。
2.2產業結構升級
全省大力支持畜牧相關產業發展,鼓勵畜牧養殖大戶、產業合作組織、規模化家庭牧場等擴大養殖規模,積極鼓勵新建標準化養殖場,重點對口支持規模養殖場進行標準化改建,以適應新的發展要求。大力鼓勵和幫助全省畜牧龍頭企業建設高標準的現代化畜禽養殖基地,尤其在高效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項目建設方面進行點對點幫扶。在畜牧產業建設與結構提檔升級的條件下,全省積極開展畜禽養殖、運輸、產品加工、市場一體化示范項目建設,積極搭建畜牧業相關產業鏈。2020年,吉林省有5家養殖場被農業農村部評為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5家養殖場中有2家是生豬養殖場,分別為吉林省農晟科貿有限公司與吉林農安牧原農牧有限公司(12分場),有3家是肉牛養殖場,分別為汪清恒天然牧業科技有限公司、鎮賚縣和合牧業發展有限公司和伊通滿族自治縣西葦鎮紅光村德澤牧業小區。
2.3防控重大動物疫病具有顯著成效
吉林省每年扎實穩步推進春秋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積極部署與宣傳,同時加大監測力度。強制免疫疫病應免畜禽群體免疫率達到100%,尤其是口蹄疫、禽流感等必須達到全部免疫率標準。近幾年數據顯示,全省免疫抗體合格率占比均在70%。加強跟進各項綜合防控措施,力保吉林省動物防疫總體形勢穩定,積極預案并妥善應對動物炭疽、H7N9流感和小反芻獸疫等突發疫情。在監管過程中,著力加強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嚴把畜禽產品質量安全關,在畜禽產地檢疫受理率、動物防疫條件監管面、畜禽檢疫證明機打出證覆蓋面、生豬屠宰檢疫率等方面全部達標。制定了《吉林省免疫無口蹄疫區建設實施方案》,加快推進全省免疫無口蹄疫區的規劃與建設,推動行政管理和分線指導相結合,加強相關軟硬件建設,著力推進監測預警、強制免疫、應急管理、動物衛生監督四大體系的快速建設和協調發展。2.4畜牧質量安全多年來,吉林省十分重視畜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堅持“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畜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為工作準則,積極開展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督工作。深抓實抓畜牧質量安全監督行政管理工作,統籌協調檢驗檢測與監督執法全面監管工作機制。著力加快建設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提升畜產品生產環節質量安全控制能力,全省畜禽養殖的管理水平得到顯著提高。在實際執法環節中,著力開展多項整治工作,如監控“瘦肉精”、獸藥濫用、飼料、生鮮乳等涉牧農資打假活動。依法依規嚴格執行“收貯運”等環節監督管理事項,加強宣傳與檢查力度,全面遏制違法添加有毒有害化學物質行為。
3吉林省畜牧經濟發展存在問題
3.1資金和土地資源不足
吉林省支持“三農”發展金融機構主要有省農業銀行、省農業發展銀行和省農村信用聯社三大金融機構。在實際資金運用和投放上,種植業涉農資金較多,導致養殖業資金額度相對較小。在實際涉牧資金貸款中,畜牧養殖業貸款具有門檻高、貸款周期短、利率偏高、單筆貸款額度小等特點,這些明顯與促進畜牧業發展要求不相吻合,阻礙了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在土地使用方面,國家將用于經營性養殖的畜禽舍用地、有機物處置等生產設施用地、綠化隔離帶用地已經明確定為設施農業用地,但在具體土地使用實際過程中,受到土地經營權流轉、土地使用性質與防疫條件、土地使用評審核等因素影響,規模化養殖用地缺乏。
3.2動物疫病防控風險增加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內外動物疫情時常發生,吉林省邊境線長,疫病防控壓力不斷加大。在實際生產生活中,動物疫病制約著吉林省畜禽產業健康發展。2018年8月,中國境內首次發現非洲豬瘟,短時間內該病毒在國內蔓延,同時嚴重影響了吉林省生豬產業的平穩發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畜牧市場供應帶來很大的壓力。養殖場流程不規范、畜禽養殖人員工作怠慢會導致動物疫情防控工作執行不到位。此外,防疫疫苗研制過程較慢,且動物疫病經常發生變異現象,加大了疫病防控難度。
3.3畜牧質量安全風險
畜產品質量安全關乎人們生產生活安全,畜牧產品質量監管十分重要,涉及環節較多,例如養殖、投入品、屠宰、加工、儲存等。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畜牧產品質量監管任務和難度也在逐年增大。近年來,吉林省實施了無公害畜產品行動方案,無公害畜產品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畜禽養殖、生產過程中還是普遍存在盲目使用藥物添加劑的現象。飼養人員規避監管,超量添加違禁獸藥及藥物添加劑來加快動物生長,進而對人民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同時對社會穩定發展也產生了極大的不良影響。這些藥物或重金屬在動物體內沉積,人類食用后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3.4環境問題
隨著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國家對養殖業環境要求也在逐漸提高。監管部門逐步提高了養殖門檻,養殖企業只有達到環保要求才能進行環境評估環評,只有環境評估通過才能建廠,養殖企業環保壓力逐漸增大。目前,大部分養殖場環保設備不達標,養殖場違規注射激素等情況仍然存在,加上排放牲畜糞便,既污染了生態環境、水資源和大氣,同時土壤中還發生沉積現象,進一步破壞了生態平衡,最終威脅人們的生命健康。
4吉林省發展畜牧經濟的建議
4.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強相關政策的支持力度,吉林省要認真學習國家關于促進畜牧經濟發展的相關優惠政策,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幫扶政策,確保相關優惠政策落地。在扶牧資金調度方面,全省要統籌各類強牧惠牧的資金項目,做到多方面兼顧,同時在重點工程項目上加大資金傾斜。認真檢查與監管畜牧業投資項目及相關資金使用情況,提高涉牧資金使用效率。進一步拓寬和吸引社會工商業資本積極投向畜牧相關產業,支持畜牧業健康發展。協調好財政政策和金融支農相關措施,融合政府扶持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方式,在全省建立和完善畜牧業專業擔保體系,試點融資與擔保模式:實施“畜牧業風險補償基金+其他抵押”的融資模式,積極拓寬“吉農牧貸”金融創新產品的運用范圍,提升養殖企業和個體抗風險意識和水平,鼓勵養殖企業和個體養殖戶利用商業保險等市場化手段,在相關政策幫扶下,通過金融保險來應對畜牧業風險,同時穩定畜牧養殖戶信心。
4.2加強畜牧業全產業鏈建設和養殖場標準化建設
協調畜牧業產業全產業鏈同步發展,是保證現代畜牧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著力推進創新畜牧業經營方式,突出全省生豬、肉雞、肉羊、肉牛、奶牛和梅花鹿等具有區位優勢的特色畜牧產業,著力實施以大項目和大企業為龍頭,以縣市為基地載體,同時堅持市場需求導向,兼顧品牌知名度,積極采取融合、聯盟等新的發展模式,優化和整合相關產業資源,達到規模養殖標準化,促進畜牧業全產業鏈協調發展。緊跟國家和省級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開展全新的畜牧業產業鏈建設,重點突出皓月、華正、廣澤等國家級畜牧產業化龍頭企業,結合當地發展實際情況,加快龍頭企業改造升級,穩步推進龍頭企業走精深加工和系列產品開發之路,提升養殖加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著力引進畜牧產業化大項目,突出大潤德、中糧、雛鷹、溫氏、正邦等在建產業化項目,多方面積極協調配合,促進在建項目盡快建設完工投產,進而達到預期效果。著力推進畜牧副產品就地深加工,科學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最大化。積極發揮項目投資的引導作用,合理利用養殖加工優勢主產區,整合相關產業資源,提高產能和加寬產業鏈,積極建設全產業鏈。加強相關產業協調的對接力度,加強養殖、加工、營銷企業聯合聯營,扎實有效開展戰略合作,提升技術創新,淘汰落后產能,進一步促進畜牧生產技術改進,畜牧產品換代,畜牧產業升級。
4.3加強動物防疫監督和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建設
動物疫情防控和畜產品質量安全關系到畜牧產業健康發展。只有扎實提升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查和監管能力,保障現代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才能保證人民生活健康。加強動物防疫監督體系建設,人員配備要到位,堅決做好動物疫病防治工作,這是畜牧業發展的基礎保證。嚴格執行督導檢查措施,健全和完善相關監督體系,尤其是加強動物免疫、疫情監測預警、動物衛生監督和應急管理等,增強綜合防控能力。加強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畜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加大宣傳與問題調查,鼓勵和支持畜牧重點龍頭加工企業和畜牧業生產大縣開展示范區建設,不斷總結示范區防疫和監測經驗。
4.4推進綠色養殖和糞污資源化
中國一直重視畜牧產業糞污的利用,2017年發布《關于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文件中明確指出處置畜禽養殖糞污的方向就是畜禽糞污肥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做到“變廢為寶”。在實際操作中,加強政策引導和宣傳,積極推進綠色養殖和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實施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治理,才能真正做到產業循環利用,實現畜牧業綠色發展。2020年6月印發《關于進一步明確畜禽糞污還田利用要求強化養殖污染監管的通知》,該文件為打通畜禽糞肥還田利用“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未來養殖業的循環發展必須達到養殖場糞污安全的最低要求。畜牧業是吉林省農業的主導產業,畜牧業產值占比農業總產值50%以上,為全省精準扶貧、按期脫貧摘帽作出了積極貢獻。2021年1月,吉林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同年11月發布《吉林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必將促進全省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推動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畜牧業將會在鄉村產業振興中起到重要作用,在鄉村經濟發展中作出貢獻。
作者:徐安安 張賀 單位:長春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