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服裝品牌博柏利設計管理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探索服裝品牌博柏利的發展歷程,基于設計管理角度,厘清服裝品牌博柏利如何跟進時代調整自身設計方式、運營手段與發展戰略以應對市場需求。通過分析博柏利的設計管理相關理論與實踐,以對當下服裝設計行業有所啟發。
關鍵詞:博柏利;品牌發展;設計管理
1從設計管理到服裝設計管理
有關設計管理的不同視角有四大分類:一是生活方式的演變,二是社會生產技術的等級,三是政治政策的偏斜,四是社會意識的普及。基于這四個方面的分類構成,設計管理的理論與實踐是圍繞著各個歷史階段的生活、社會、政治、意識而不斷演變的,因此設計管理的定義在學術界不斷地擴展。
1.1設計管理
英國工業設計師Michael于1965年提出設計管理的理論定義,即“設計管理是在界定設計問題,尋找合適設計師,且盡可能地使設計師在既定的預算內及時解決問題。”[1]由此可知,選擇設計師是設計管理的第一步。而彼得·德魯克的目標管理中提到:企業解決問題的能力,取決于目標管理的水平,符合社會導向的管理行為對于企業經營極其重要。設計管理是設計與管理兩個領域的融合。
1.2服裝設計管理
服裝設計管理是從較廣范圍的設計管理縮小至服裝企業的設計管理,受服裝這一特定的情景拘束,設計管理也具有針對性。1.2.1基于管理視角。1990年,彼得·格羅伯(PeterGrob)將設計管理定義為:“設計管理是管理者為達到組織目標,對企業設計資源的有效部署和調配。”[2]彼得·格羅伯認為設計管理應以管理者為中心,以管理者為發力點使得企業達到效率最大化和價值最高峰。此時的設計管理更多是理性的技術性和指導性的思維方式。在服裝企業中,設計管理即是管理者將服裝設計資源(材料、設計點、市場資源、設計勞力等)進行合理分配與有效運作,從而達到設計管理的目標,這也側面要求服裝在管理者具有管理能力的基礎上,還需具有服裝資源協調與調配的能力。1.2.2基于設計視角。2002年,比爾·荷林斯(BillHollins)將設計管理描述為:“設計管理是設計師對開發新產品和服務過程的組織與管理。”[3]比爾·荷林斯認為設計管理應以設計師為中心,從設計師出發,使設計過程高效的運作。隨著產業需求與時代潮流的發展,設計管理已從理性的管理角度持續轉移到感性的設計角度,管理視角發生轉變,對其設計管理定義也從單一管理性轉向管理與設計合并的多樣管理性。如上所言,服裝企業中的設計管理開始從設計出發,從產品出發。利用設計與產品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1.2.3基于品牌視角2010年,美國設計管理協會將設計管理界定為:“設計管理的目標是開發和維護有效的業務環境,在該環境中組織可以通過設計來實現其戰略和任務目標。”[4]此時的設計管理已脫離單一管理與設計,納入了設計流程、商業決策和企業戰略三大板塊。品牌價值的構建并非易事,設計與管理兩者無法完成品牌價值的閉環構建,因此設計與管理兩者應作為基礎性職能,設計管理應在基礎職能之上劃分為設計、運營、戰略三個部分。在服裝企業中更是如此,服裝作為時尚行業,國際視野與行業動向是重中之重。
2服裝品牌博柏利的發展
19世紀中葉,一個叫ThomasBurberry的21歲小伙子以姓氏為名,創建了Burberry品牌,隨后就在英國南部的貝辛斯托克市開設了一家戶外服飾店。ThomasBurberry熱衷于研究面料并研發出一種組織結實、防水透氣的斜紋面料,因為其耐用貫穿的特性,由此很快得名并廣泛使用。到20世紀中葉在皇室中的認可也達到最高點。下文從歷史角度出發,闡述博柏利的歷史源流與其相應的時代背景。
2.1起步階段(1856—1888)
英國獨特的地理原因造就獨特的自然氣候,在這種環境下,1856年,學徒出身的裁縫師托馬斯.博柏利創建了博柏利公司,起初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漁人與獵人。1879年,熱衷于研發面料的托馬斯研發出一種組織結實、防水透氣的斜紋面料———嘎巴甸,這種面料具有耐穿性、防水性,也使厚重不堪的傳統雨具重獲新生,于是被社會大量運用。在這樣的契機下,托馬斯趁勢獲得了為英國軍官設計及制造雨衣的光榮訂單。
2.2發展與成名階段(1888—1955)
在得到英國人普遍認可的地位后,博柏利穩步發展。在1912年托馬斯先生獲得了一個專利,也就是至今也經典的Trench風衣的雛形:Tielocken軍裝大衣。這款大衣采用的是無口式束帶開襟設計,面料上也采用了其公司獨創的棉質嘎巴甸。這款經典之作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壕風衣,至今仍然風靡全球,擁有其獨特的英式風格。與此同時,博柏利研發的面料與戶外服飾不斷受到業內認可,享譽盛名的極地探險家ErnestShackleton爵士身著博柏利的防護服裝先后三赴極地探險。在20世紀中葉的英國,上流社會與皇室的青睞也大部分決定了社會喜好的指向。1955年,博柏利獲得了伊麗莎白女王授予的“皇家御用”徽章,博柏利的大眾認可度由此提高。
2.3消沉階段(1955—1997)
由于皇室的認可,博柏利加入大百貨店(GUS)。60年代,博柏利也將目光轉移到婦女市場,包括配飾和行李箱。但博柏利在那個階段未能很好地捕捉到時代潮流走向,導致品牌經營并不理想,1980年與日本的三井和三洋公司簽訂許可合同,給予日本人特許經營權,博柏利股東的區域授權戰略再度加強。90年代末,博柏利品牌的中心價值與實際產品缺乏一致性,品牌延伸過度并遭濫用,自身英式傳統品牌形象下滑……這些因素致使博柏利在上層消費群體中聲望漸失。
2.4復興階段(1997—至今)
博柏利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品牌形象跌落。1997年和2012年間,博柏利上任了兩位位首席執行官,即羅斯·瑪麗·布拉沃和安吉拉·阿倫茨,他們為品牌的深度改革作出了貢獻。這兩位執行官主要是復興品牌形象,將博柏利的悠久的英式品牌文化與時代服飾潮流相結合變革。以更現代的方式鞏固和重新闡釋品牌的文化基因與歷史底蘊、加強品牌的永恒性,立足于博柏利的獨特歷史發展,也通過打造代代相傳、朝氣蓬勃的大眾奢侈品形象,實現獨享與共有之間的客戶平衡。由于經濟全球化以及互聯網時代的沖擊,博柏利的品牌發展方向不斷的進行更新,既要保證品牌在奢飾品行內與大眾消費間的平衡,也要適應網絡給商業模式帶來的改革式創新。
3博柏利品牌的設計管理
服裝設計管理是從較廣范圍的設計管理縮小至服裝相關企業的設計管理,由于多了服裝這一特定的產品拘束,設計管理也更加具有深入性與針對性。“高級時裝之父”查爾斯·弗雷德里克·沃斯(CharlesFrederickWorth)是第一個創立時裝品牌的設計師,第一個將個人品牌標志縫在定制服裝上,該品牌成立之后有著獨特而符合潮流的款式、品牌視覺標識設計、定制與量產組合生產方式、沙龍展示、全球業務拓展等,有著超越Michael設計管理的相關范疇,因此沃斯時裝屋是被稱為第一個具有設計管理意識的服裝品牌。而博柏利在經歷復興階段后又重回奢飾品的隊伍,在這樣的結果下不乏也有著獨到的設計管理模式,下文從服裝設計管理的角度分析博柏利在復興階段所采用的運營方式,也為今后服裝品牌的設計管理有所益處。
3.1改變品牌基因與視覺標識
品牌基因與視覺標識是顧客群體對品牌的第一印象,重塑品牌基因與改變視覺標識是品牌首要經歷的變革。1999年,品牌邀請攝影師馬里奧.特斯蒂諾為其設計品牌形象,與此同時,拍攝黑白的廣告照片來強調品牌的傳統與悠久的歷史,試圖通過廣告的外宣方式將現代社會步調與品牌傳統相結合。與此同時,博柏利的視覺標識也進行了改變,由英國平面設計師彼得.薩維爾重新設計,新的LOGO去掉了原標志騎士騎馬的經典圖案并采用了無襯線體作為品牌的全新字體,去掉繁復的圖案標識只留下字體似乎昭示著品牌的風格的精益轉化。在LOGO上的改變既迎合了時代動向,也堅守了品牌的中心思想。
3.2優化品牌結構
19世紀90年代,由于博柏利管理層的目標青睞,導致不同地區出現不同管理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分析,不同地區品牌管理與外露形象早已發生了偏頗。開發新的更為統一的、從上至下的品牌結構是復興階段中最難也是最核心的步驟。博柏利公司由此展開了一系列措施來優化品牌結構。如統籌管理全球的博柏利品牌,收回品牌的核心控制權;留住老顧客的基礎上開發新產品線,增加銷售量;選擇在主要國家的首都繁華地段開設Brit店鋪以提高品牌知名度,這樣的產品線設計與店鋪選址能夠有效地為博柏利發展添磚加瓦。
3.3轉型產品與設計
基于上文所提到的設計視角的服裝設計管理的理論,設計管理是設計師對開發新產品和服務過程的組織與管理。不管從設計管理角度,還是從博柏利復興階段的行為,不難看出設計是一個品牌的核心職能。服裝品牌的產品是以系列為主,通過一系列相同主題的服飾來表達設計者所思所想[5]。布拉沃為了讓博柏利重返奢侈品品牌行列,聘用了當時頗具設計才能的大師羅伯托.麥尼切迪,舉辦了首屆名為博柏利.珀松的奢侈品高級成衣展。這場時裝秀將博柏利的經典設計與時代新奇設計并用,重新宣誓了品牌的口號。在這場成衣展之前,博柏利一直保持著傳統的雨衣、軍用服的形象,在羅伯托.麥尼切迪的設計下,博柏利的成衣設計加入了當下流行的服飾配件,如腰帶、小包;在色彩運用上更加大膽,加入了對比色系的碰撞,增強了視覺效果。在2001年,布拉沃又聘請了前古馳女裝設計師克里斯托弗·貝利接替前任設計師的工作繼續進行產品研發,加深了博柏利風衣的經典形象。若說羅伯托.麥尼切迪重新拾起了博柏利應有的品牌價值熱度,那克里斯托弗.貝利在高熱度的基礎上為其注入時尚的美學元素。品牌的形象是通過品牌所屬產品不斷進行塑造的,博柏利一詞在人們心中的印象仍是風衣、格子和珀松駿馬標志,這樣的品牌印象是因為在復興階段博柏利采用創意的手法強化和再現了博柏利的核心設計。貝利在此時最重要的舉措就是將品牌的經典產品與人們的情感相聯系,拓寬產品線增加配飾、珠寶、香水、手表等的存在,讓消費者與經典產品之間形成一個強有力的鏈接。
3.4營銷宣傳創新
在奢侈品行業,品牌知名度是極其重要的。而隨著網絡的加入,品牌營銷的手段也發生了改變。博柏利利用網絡為其做營銷宣傳是具有前瞻性的[6]。它聚集記者、名流、重要人物和上層階級,發揮意見領袖的作用。具體實踐如下:其一,建設官方網站。博柏利在中國的官方網站于2010年正式上線,網站的分區很清晰,有佳節獻禮、最新上架、個性化定制、女士、男士、兒童、外套、包款、博柏利故事、BEYOND等分類。從博柏利中國官網整體設計來看,能較為全面地傳遞頗具特色的品牌價值。其二,運用意見領袖。不管是在紙質化時代的海報招貼,還是信息化時代的電視廣告,宣傳都在當下的時代發揮著作用。博柏利在當時聘請了世界著名藝術攝影師馬里奧.特斯蒂諾設計了全新的宣傳廣告。近幾年出現“明星帶貨”的趨勢,博柏利也趁勢利用這一個方法,邀請斯提拉·特南特、凱特·摩斯、艾瑪·沃特森等人作為代言人。2018年在國內也邀請了周冬雨等作為代言人,同時微博、小紅書等都邀請紅人進行宣傳。尋找明星代言人的宣傳舉措為品牌吸引了大量年輕顧客也為品牌提升了知名度。除此之外,時尚走秀是如今服裝品牌搶先市場的重要舉措,這種營銷方式更具有直觀性,產品通過模特的穿著走秀直觀向時尚界的領頭人物展示,并由這些擁有一手資源與信息的人代替品牌去進行宣傳。其三,構建電商營銷。2015年開始,數字化營銷已經在奢侈品行業全面布局。早在2013年,博柏利便在網絡上建立了品牌官方網站,從官網的色彩基調、內容詳情、貼圖設置、頁面布局都能體會到博柏利作為奢侈品質感上乘、大方得體的特點。通過官方網站可以直接選購商品。這是中國奢侈品市場中最早擁有線上購買商品渠道的奢侈品品牌。博柏利官網線上購買通道的建立在證實正品和質量的前提下擴寬了銷售范圍,迎合了現代年輕人利用網絡購物的消費習慣,同時也將銷售門路移交至門店稀少的四五線城市。從官網的色彩基調、內容詳情、貼圖設置、頁面布局都能體會到博柏利作為奢侈品質感上乘、大方得體的特點。
4結語
基于設計管理視角,審視19世紀中葉英國的時尚進程。這一進程中曾出現過一些推動服裝界和時尚界發展的時裝屋和時尚活動,這些品牌和時裝屋均具有管理與設計的特性,也具有時尚與創新的氣息。其中,博柏利在19世紀晚期得到皇室的支持與群體的青睞,影響空前,但在20世紀中葉后,由于品牌的管理失誤導致品牌名聲大跌。在后續的復興階段,博柏利采用了一些可視化的措施來對品牌進行整改。在20世紀90年代后憑借超強的設計管理意識和敏銳快捷的信息捕捉,再次躋身奢侈品行業,并形成自己獨特的設計研發、品牌結構和營銷路徑。文章還原特定社會背景下博柏利的四個發展階段以及運營模式,挖掘博柏利設計管理實踐中特有的在品牌基因重塑、品牌結構優化、產品與設計轉型與創新營銷手段,不僅可以總結過去,更能夠啟發當下。
作者:黃霞 單位:西安工程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