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唐裝圖案在當代女裝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作者:張苗苗 作者單位:山東絲綢紡織職業學院
上世紀三十年代,魯迅先生在《且介亭文集》中寫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具有鮮明民族特性的東西,經過千百年提煉升華,才具有生命力和持久力,才能被世界認同。中國有幾千年的優秀文化積淀,服飾文化便是其中之一。唐代服飾圖案是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中不可多得的財富,不僅具有造型精美、布局完滿、色彩艷麗、材質優良、工藝精美的特征,而且還具有形意結合的特點,往往寄托著驅邪攘災、迎福納祥的精神期盼等文化內涵,已成為中國傳統服飾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認知中華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趣的標志之一。唐代服飾圖案在現代服裝設計中被廣泛運用,并賦予了新的形式和內涵,創作出了既有民族風格又有時代創意的現代服裝。
一、唐代服飾圖案的特征
唐代流行的服飾圖案大多以花卉圖案為主,最具代表性的是波狀的連續紋樣與花草相結合,其構圖活潑自由,造型豐滿圓潤,成為了唐以后朝代承襲唐代元素的重要緣由。在設計造型上總體趨向于自由、肥壯、豐滿的藝術表現風格。唐代晚期的服飾圖案表現的更為精致美觀。在羅紗輕柔的服裝上裝飾邊飾圖案、花鳥圖案、團花服飾圖案,可謂爭妍斗盛,花團錦簇。正如五代王建所說:“羅衫葉葉繡重重,金鳳銀鵝各一叢,每翩舞時分兩向,太平萬歲字當中。”[1]
(一)在圖案造型上,初唐時期,以纏枝紋樣為較典型的具有唐風審美觀念的紋樣,造型粗獷生動,富有活力,纏枝的曲度不大卻有一種向前奔騰的動勢,整個圖案風格開始顯露出盛唐風格的肥壯雄厚的趨勢。唐代中后期服裝圖案有了鮮明風格,千姿百態,婉轉飽滿的枝葉造型中蘊藏著大唐旺盛的生命力。卷草紋成為唐代中后期主要的圖案造型,其造型特點:肥厚圓潤中穿插著別致的細小曲線,變化多端,收放自如;曲線與曲線之間纏繞和組合,葉脈旋轉與葉片卷曲的動勢相反;小部分的葉片順應葉脈的走勢,與整個卷草的葉脈部分相互呼應;枝葉末端都極力卷向圓心并向中心延伸,有效地維護了圖案的整體性,使外輪廓圓滑和順暢,統一而富有變化。
(二)在織造工藝上,唐代服飾文化豐富,織物品種花式豐富多彩,唐代服飾圖案的加工工藝豐富多彩,主要的表現形式有:織、染、繡、繪、印等,其中織、染、繡三種是常用的服飾圖案加工工藝。織物的華美可稱當時同類產品的世界之最,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其中織花是唐代服飾圖案的重要體現形式,唐代提花織機的裝造技術已有很大的提高,這在實物遺留和詩詞作品中均有見證。日本奈良正倉院珍藏的唐藍地寶相花琵琶錦袋,花紋單位達60厘米以上;獅子舞紋錦花紋單位亦達57厘米以上,藝術效果宏偉富麗,確乎是超越前代的加工技藝。在唐代生活服用紡織品中普遍流行印染工藝。常用的印染工藝有防染印花法、直接印花法、經線扎染織花法等多種方法。刺繡在唐代服飾圖案中也是常用的加工技藝之一。唐代以寫生風格的花鳥為題材的繡畫已經出現,其繡法已經運用平針繡中的戧針、散套針、齊針等針法。
二、唐代服飾圖案在現代女裝設計中的繼承性應用
唐代服飾圖案融內容美和形式美為一體,它的藝術表現形式、表現技法、符號元素至今仍有借鑒價值,在現代服裝圖案設計中煥發出生命力。它的藝術風格符合現代藝術所追求的隨意性和豪放大氣,而它強烈的視覺效果、高純度的色彩、以及協調、飽滿的構圖造型,又符合現代形式美的構成原理。所以,有的唐代服飾圖案可以直接在現代服裝設計中進行傳承和使用。
(一)局部使用的唐代服飾圖案
唐代服飾中豐富的植物圖案深受世人青睞,頻頻出現于現代女裝的裝飾之中,借助不同的加工技法,使唐代服飾圖案在體現原汁原味風貌的同時,為現代款式的女裝增添別具一格的韻味。唐代服飾圖案滲透在現代服裝的各個部位。隨著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在服裝中局部使用花卉紋樣已經成為領導流行的主體,如在腰間、領邊、袖口等部位運用提花、暈染效果的圖案、水彩風格的大型花卉圖案,或整潔、或凌亂的搭配,形成獨特的風格。牡丹花在唐代紋錦中多成團花狀,其花型飽滿,紋樣層次豐富,線條圓潤流暢,華麗而豐滿,裝飾性較強,牡丹因其富麗華美的審美傾向倍受唐人推崇,在現代服裝中也常直接拿來運用。中國女裝中的原創品牌“煙花燙”,巧妙地將唐代風格的花卉圖案運用到女式上衣衣擺、領部和袖口,將別致的花紋邊飾襯托出清新雅致、飄逸靈動的東方神韻。如封三圖1中綠色大擺裙,裙擺配上腰間牡丹花紋,如同婀娜多姿的仙子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既簡單又不失柔美,令普通的綠裙生出華貴的感覺,寬腰式的熱潮與近兩年流行的波西尼亞風格相類似,引領春夏季風潮,運用唐代服飾圖案中的唐草、纏枝等極具代表性的圖案都可以與現代服裝中其它流行元素搭配出驚喜的效果。
唐代流傳下來的圖案,絕大多數都是遠古人民圖騰崇拜思想的物化形象,在唐代雖以花卉、動物為主題的紋樣為主,但并沒有排斥龍鳳圖案,唐代皇室專用的龍鳳圖案具有典型的皇權象征,百姓是不可僭越使用的。而今運用于現代服裝設計中,并且運用傳統的刺繡工藝,彰顯華美喜慶的風格。一般裝飾在上衣圖案裝飾的重點部位。圖案的造型在上衣其他部分的圖案造型起著主導作用,在組織形式上一般運用適合圖案和單獨圖案兩種形式。直接應用在現代服裝上,不僅能增添服裝獨特的民族魅力,還能讓簡潔的服裝款式,變得美輪美奐、韻味十足,擺脫平淡無奇的形象。
唐代服飾圖案是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中不可多得的財富,不僅具有造型精美、布局完滿、色彩艷麗、材質優良、工藝精美的特征,而且還具有形意結合的特點,往往寄托著驅邪攘災、迎福納祥的精神期盼等文化內涵,已成為中國傳統服飾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認知中華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趣的標志之一。唐代服飾圖案在現代服裝設計中被廣泛運用,并賦予了新的形式和內涵。
(二)重復使用的唐代服飾圖案
為滿足現代人追求完整和統一美的需求,服裝設計師在設計具有唐代服飾圖案元素的服裝時一般采用圖案元素進行上下、左右、前后、內外的整體配合,形成一種整體感。一般連衣裙多采用滿身花的裝飾圖案形式,禮服除用單獨圖案以外,二方連續圖案、四方連續圖案也是常用的裝飾方式,其裝飾部位主要在胸前、裙邊或臀圍處。至今充分運用唐代服飾圖案的元素,結合創新面料再造工藝手段,將精致的牡丹花紋運用連續反復的形式,通過別具匠心的設計,將傳統美學融入其中,點綴在禮服上,美輪美奐,使設計作品看起來細膩柔和,具有豐富的節奏感,讓人不禁陶醉其中。
三、唐代服飾圖案利用科學技術手段實現在現代女裝中的應用
設計師們推崇“中國的就是世界的”,努力地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尋其交融點,由于長期以來的設計思維定勢,使得設計師們很難突破日前的思維框架。而今人類利用科學技術對服裝設計創新,通過先進的網絡技術獲得了最新的時尚資訊;采用現代高科技手段替代手工加工,如利用電腦繡花進行機械刺繡,在面料上進行仿挑花、打籽等刺繡效果的加工,可節省時間;也可在面料上將刺繡圖案改換成數碼印刷;水晶燙片也可以快速地將設計圖案實現在面料上,形成華麗的珠串效果。通過先進的科技手段,開闊了自己的視野,也為服裝設計的創新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利用新的科學技術將中國傳統紋樣運用在服裝設計中。為現代服裝設計的創新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如何將兩者巧妙地結合,關鍵在于大膽突破舊有思維框架,找準兩者之間的結合點,并利用圖像處理軟件對一些傳統的紋樣進行再加工和再設計。如封三圖2將唐代聯珠鹿紋錦通過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提取邊緣后,經過簡單的變化效果;繼續進行變化,通過調色刀、高斯模糊的處理,得到了另外全新的紋樣,這時極為典型的傳統聯珠紋樣形式被打破,采用線條和簡單的色彩組成以黑白為主調的紋樣形態,僅依稀保留了原紋樣的基本形態,卻使現代感大大增強。
另外,還可以借助計算機的儲存以及復制功能將不同紋樣結合在一起來進行創新,而不是僅僅局限于單一的紋樣。比如不同種類的唐代紋樣外輪廓提取,通過不同的方式組合形成新的現代紋樣。紋樣的重新組合設計還可以跳出傳統紋樣的限制,與一些現代的時尚紋樣相結合。比如可以與計算機自設的紋樣庫中按照需要,將其分類儲存,待以后即可以根據設計需要進行處理與創新設計。面料是展現服裝設計的載體,利用面料的材質、肌理等手段進行制作,其視覺效果與眾不同。如同一紋樣,在粗針織物與細梭織物上的效果截然不同;在閃光面料與亞光面料上的效果也必然相異。
綜上所述,在現代女裝中,唐代服飾圖案的造型元素和結構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在當今全球貿易空前發達的情況下,各國設計師逐步認識到“民族意識”的重要性,使統一的世界性服飾文化呈現出五彩繽紛的民族文化特色,唐代服飾圖案作為我國極具代表性的傳統圖案之一,利用唐代服飾圖案與現代服飾設計的結合點,實現文化的傳承和交融,以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為根基,發揮創造性,對西方現代設計理念加以改進,達到渾然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