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紡織類實驗室管理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校紡織類實驗室是紡織類專業實踐的重要場所,是培養紡織類人才的搖籃。通過闡述目前高校紡織實驗室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針對性地提出了改善措施及建議,旨在提高高校紡織類實驗室管理水平。
關鍵詞:新工科;紡織類實驗室;管理
1高校紡織類實驗室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僵化
受到傳統管理理論和方式的影響,紡織類實驗室管理已形成固有的管理理念,即管理人員和授課教師是主體,學生是接受的被動客體,不注重發揮學生在教學及實驗室管理過程中的主人翁作用,不能激發和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其實驗教學及管理的主體作用,不利于新形勢下創新人才的培養。目前,大部分紡織類實驗室仍然采用以人工為主的管理模式,并逐漸僵化。受各種因素制約,管理人員對于新形勢下的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認識不足,對信息化實驗室建設和管理的工作積極性不夠。
1.2管理體制不夠完善
目前,大部分高校紡織類實驗室采用校級、院級二級管理體制,同時涉及到學校層面的多個職能部門,該體制在實驗室資源優化配置、三性(驗證性、設計性、綜合性)實驗設計及開展、實驗室被各職能部門多頭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弊端。且實驗室關于儀器的使用與維護制度、耗材及危化品的使用管理制度、安全衛生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不足,如儀器使用與維護制度片面強調儀器的使用,忽略了有效的維護,對于細紗機、劍桿織機、花式捻線機等較大專業設備出現較大故障時,其維修費要經學校各級主管部門審批,數額更大的甚至需要經過招投標,效率低,甚至影響儀器的使用壽命;耗材及危化品的使用管理制度并未嚴格控制其出入,存在安全隱患[5];安全衛生管理制度執行力度不夠,不能完全做到定期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及消防演練等。對于實驗室工作人員缺乏有效的管理考核機制,不能體現人性化、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管理方式,不能充分調動實驗室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1.3實驗室師資隊伍建設步伐緩慢
受到傳統重視理論教學觀念及高校人員編制限制等因素影響,目前,專職的實驗室技術人員十分缺乏,大部分紡織類實驗室人員數量配置不達標,只能采用理論教師兼職從事實驗室工作的模式,但因其科研與教學任務較重,無法完全保障從事實驗室管理工作時間及精力。對于專職實驗技術人員,缺乏科學合理的培養機制、職稱晉升機制及待遇上與理論教師的相同對待機制等,導致年老的師資隊伍職稱與學歷等結構的不合理,新進的應屆生普遍缺乏工程實踐經驗,短期內沒有解決工程現場的能力,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且又缺乏工作積極性,流動性很大,難以長期工作下去,這導致實驗人員的整體質量得不到提高和及時補充[6]。
1.4設備未能做到物盡其用
紡織類實驗室中的很多設備都是根據實際生產設備而制作的簡化版小樣機,在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各種小問題,經常要聯系廠家進行維修,影響使用效率。此外,由于部分理論教師缺乏對紡織實驗室所用設備性能的充分了解和掌握,導致教學計劃及實驗項目和設備吻合度不高,使得這部分設備閑置或不能完全發揮其作用。再者,雖然現在很多高校紡織類實驗室都實行全開放模式,但由于實驗室工作人員配置不夠、學生對實驗缺乏主動性、全開放帶來的額外工作量如何計算等問題,使得真正做到全開放的少之又少,設備除了正常的教學及部分科研使用,其余大部分時間都處于閑置狀態。
2改善高校紡織類實驗室管理的建議
針對目前高校紡織類實驗室的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以期能對改善高校紡織類實驗管理,進而高效、全方位地發揮實驗室的作用提供幫助。
2.1創新管理理念,加強信息化管理模式
新工科背景下必須轉變并不斷創新實驗室管理理念,以人為本,以生為本,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和主體,始終圍繞學生的個性、興趣和潛力開展實驗實踐活動,并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方式,通過師生互動,相互解疑答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觀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滿足新工科培養需求的既有個性,又能創新,還有潛力的工程技術人才。順應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的發展趨勢,積極引入并加強信息化的實驗室建設和管理手段,改革傳統的人工管理模式,實現紡織類實驗室的信息化管理。
2.2健全和完善實驗室管理制度
實驗室制度是規范實驗室管理的章法,保證了實驗室工作的順利開展。在新工科背景下,紡織類實驗室應進一步健全并不斷完善實驗室管理制度,包括儀器的使用與維護制度、耗材及危化品的使用管理制度、安全衛生管理制度等,針對前面闡述的問題進行修訂,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實驗室工作人員管理制度,明確工作職責及考核指標,制定培養機制及激勵制度,充分調動實驗室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其潛能,提高實驗室管理水平。制定適用于本學校及本學科的實驗室管理相關制度,建立實驗室相關管理體系,對于學校多職能部門共同管理現象,可制定相關制度明確各職能部門職責,并賦予學校教務處管理實驗實踐教學的科室以監督協調權責。制定相關制度鼓勵理論教師參與實驗室的管理工作,給予相應的工作量并在職稱晉升、評優等方面有一定的政策傾斜。可以采用師生協作管理體系,實驗室可聘任學生擔任助教、助管崗位等,在實驗室工作人員指導下,積極參與實驗室管理工作,不僅可以提高實驗室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又可以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2.3加速實驗室師資隊伍建設步伐
要提高實驗室管理水平,“人”是關鍵。在新工科背景下,加速紡織類實驗室師資隊伍建設,可以考慮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引進高水平的有志人才進入實驗室,配以科學的機制讓其時刻具有飽滿的工作熱情、時刻感受到“家”的溫暖。對于從事實驗技術、儀器維護方面的人員,建議引進具有企業工程經歷并從事相關工作的人才。二是對實驗室工作人員要有相應的培訓及進修規劃。新形勢下,實驗室人員必須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較強的實驗能力,能積極探索創新實驗方法。可定期安排相關培訓,貫徹與時俱進的管理理念和科學的實驗方法;提供外出進修學習的機會,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更新專業理論及技術知識;對于引進的應屆畢業生人員,可安排進入企業取得企業工程經歷,提高解決工程現場的能力,這樣才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2.4整合優質資源,創新開放管理
按照優化資源配置原則,確保同類型實驗教學資源得到合理整合,以保證實驗室管理效益;理論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和實驗項目時,一定要和實驗室人員溝通,全面掌握實驗室與所授課內容相關儀器設備情況后再進行合理安排,確保既滿足人才培養的要求又充分發揮各儀器設備的作用。創新開放管理,實驗室的開放主要為實驗內容、實驗時間以及實驗對象的開放,實驗內容只要符合實驗規定就可以通過相應程序申請進入實驗室開展實驗,對于其中實驗創意較好或應用前景較大的項目,鼓勵申請相應的創新項目等,爭取經費上的支持;實驗時間爭取做到全天候開放,對于一些設備臺、套數不滿足的實驗項目,在時間安排上避免和正常的實驗教學相沖突。實驗對象不能局限于本專業的學生,應該面向全校乃至全行業,增強不同專業、不同學科、不同院校以及紡織類相關企業的合作交流,提高儀器設備的使用率及資源的有效利用率,更好地為學科建設、行業發展做出貢獻。
3結語
新工科背景下,迫切需要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創新。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實驗室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同時,也對實驗室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闡述了目前高校紡織類實驗室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及建議,希望能為高校紡織類實驗室管理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鐘登華.新工科建設的內涵與行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2]“新工科”建設復旦共識[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7-02-18.
[3]“新工科”建設行動路線(“天大行動”)[EB/OL].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7-04-08.
作者:何斌 武世鋒 陽獻東 譚冬宜 章平 單位:湖南工程學院 紡織服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