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常態下的建筑施工運營風險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建筑施工企業運營風險管理是經濟新常態下,全面實施企業內部管理的重點內容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建筑施工企業存在的主要運營風險及產生風險的原因,針對新常態下建筑施工企業運營風險提出了把握新常態,落實內控風險預控體系,全方位、全過程管理等策略,以期促進新時期建筑施工企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新常態;建筑施工企業;運營風險管理
指出,面對新常態要主動謀發展,求突破,以創新的姿態來迎接挑戰,引領新常態。當前我國建筑施工企業快速增長,實施的項目較多,但由于建筑施工企業項目投入大,建設期長,涉及到的方面比較多,加上國家的相關管理逐步到位,給單位帶來了一定的運營風險,影響了其健康、持續發展。在新常態下,建筑施工企業要立足自身實際,結合國家管理的相關要求,準確把握營運風險的核心,切實加強農民工的管理、保障其切身利益,并對項目實施全面的風險管理,強化成本管控和質量管理,從而有效提升項目效益,防范單位的運營風險。
一、當前建筑施工企業存在的主要運營風險
新常態下,建筑施工企業快速發展,建筑業產值迅猛增長。但是在企業管理過程中,企業控制能力不足,產生了諸多風險,使企業發展陷入瓶頸。當前建筑施工企業存在如下方面的主要運營風險:
(一)招投標風險
施工企業在項目實施前,都應進行招投標業務,后期工程質量、進度能否達到預期目標,與單位的中標對象有很大關系。有些企業不按照流程進行公開招投標,或者雖然進行公開招投標程序,但對參標單位資格審查不嚴格,有些企業甚至暗箱超作,致使一些有實力、有能力的優秀企業不能正常中標,反而讓有關系的單位中標,這給后期的工程管理帶來很大風險。
(二)農民工權益保障風險
從2003年以來,進城務工的農民工權益保障問題引起了政府和全社會的關注。國務院2006年1月下發了《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國發[2006]5號),對如何保障農民工利益作出了明確規定。施工企業能否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并使其真實發揮效力,保障一些來自經濟貧困地區、文化程度低下的勞動力的合法權益,不僅關系到社會的穩定,也關系到施工企業自身的社會效應。
(三)成本風險
成本風險是建筑施工企業必然要面對的風險問題。當施工企業不能有效控制項目成本,如材料過度損耗,交叉施工部位合同約定不明確,施工質量差導致部分環節重新返工,亦或費用索賠、工期索賠等費用的增加,造成企業項目實施階段的成本增加,給企業帶來很大的運營風險。企業運營風險預控體系不完善,人員自身水平有限和管理者管理意識缺乏,導致了企業內部運營風險的增加。與此同時,市場環境震蕩劇烈,不當競爭、環保政策以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增加了企業外部風險積壓的可能性。[2]??偟膩碚f從建筑企業發生運營風險的原因來看,其是企業內部管控不當與外部環境因素限制的共同結果。
二、新常態環境下建筑施工企業運營風險管理對策
在正確理解當前建筑施工企業的運營風險及影響因素后,那么如何在新常態環境下進行優化控制,將是降低企業運營風險,增強企業發展能力的關鍵。
(一)正確理解“新常態”,把握運營風險管理的核心
市場環境風險,對企業的運營風險形成擠壓。因此要對目前的市場環境有明確的了解,認清“新常態”。2014年,“新常態”這一詞匯開始頻繁的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被定義為“習式熱詞”。它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始終面臨著從常態到新常態的往復發展之中,形成否定之否定的上升。這也是對我國當前經濟發展形勢的重要解讀。它是對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充分體現,當前的經濟形勢是“幸福經濟”,要求我們發揮主觀能動性,有創造性的推動發展。也就正是說明,建筑企業運營風險的管理不是被動的,而是要求企業能從自身的實際出發,建立一套內控管理制度,從圖紙審查、招標控制價、招標文件、資格審查、市場調研、公開招標、民主評標等環節制定操作性強的內控制度,同時針對各個流程環節建立可量化的考核指標。對任何一項招投標業務都做到多部門參與,各施其職,考核部門發揮考核作用、監督部門履行監督職責,從而從源頭保證引進的施工隊伍業務精湛、實力雄厚,為后期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崗前培訓、理念先行
在經濟浪朝的推動下,大部農村人口涌進城市,他們不但渴望實現財富自由,更渴望實現被社會、特別是被城市認可的目標。他們承載著全家人的希望,用汗水證明著自己。作為企業不僅要創造社會效益,更要承擔社會責任。一個好的企業要善待農民工,將其視為自己的親人,制定一套有效保障農民工利益的措施,包括崗前培訓、實名認證、上下崗打卡等。通過崗前培訓讓民工了解到在此務工需要怎樣去與甲方配合,怎樣才能保證權益不受侵害;通過實名認證,使甲方確認自己的身份,保證將來勞務所得不被冒領;通過上下崗打卡,記錄自己的付出。所有手續完善后,甲方在支付乙方工程節點款時,再增加一個保障環節,優先支付乙方的工人工資部分,經甲方監督落實農民工工資全部發放到位后再付此節點款的剩余部分。通過此套完善的流程,工人由于自身權益得到充分保障,認為企業珍惜了他的付出,干活的激情也被點燃,企業必將得到更多的回報。
(三)全面風險管理,加強成本管控
成本管理貫穿企業內部管理的全過程,從項目立項、設計、預算、施工到維保各環節。由于工程施工,覆蓋面廣,涉及項目多,如房屋、道路、橋梁、水電、管網、綠化等,而每個經營范圍的企業都必應擁有相應的資質,由于資質的辦理或升級難度更大,從而使得單位掛靠現象普遍存在,管理難度加大,從而使得各種類型的單位更是良莠不齊。企業應在保證相關者權益最大化的同時,加強工程項目成本控制。項目立項時應先經過立項小組進行投資可行性分析,預測投資回收期和投資收益,這是避免發生資金鏈斷裂,形成亂尾工程,顆粒無收的有效環節。立項審批通過后,合理的設計,簡約時尚,符合當代潮流的理念,被社會認可、甚至喜歡,是將來資金能否快速回籠的關健,也是減少資金成本的有效方式之一。精準預算是施工成本的標尺,預算部門不但要事前編制預算,更要事中進行過程控制,每到一個節點,要控制的還是偷工減料的現象。施工步驟是否科學合理,是否按圖紙施工,是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也是避免返工及減少后期維保費用的根源,在施工過程中要予以重視,不要想著節約時間、趕工期和節約部分材料而影響了工程質量,造成后期的隱患和風險,給單位帶來后續管理成本。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的運營風險無處不在,但把握源頭,通過招投標引進優秀的隊伍;承擔社會責任,保障好農民工權益;加強成本控制,贏在成本,建立多重風險控制模式,有效識別風險、運用風險、將風險控制在企業可以承受的范圍內。全員參與、全過程控制,創新管理,適機尋求市場轉型,以求企業在經濟新常態下能穩定增長。同時培養一支素質全面,懂管理,勇創新的財務管理隊伍,有效加強財務管理,防范財務風險,為企業的發展、做好參謀,實現發展戰略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屈錦偉.經濟新常態下的工程施工風險管理分析與防范[J].工程經濟,2015(5):36-40.
[2]田景春.基于建筑企業經營風險分析及其防范控制[J].經濟視野,2014(7).
[3]薛黎丹.建筑企業市場經營風險控制及防范[J].經營管理者,2016(12).
作者:何清 單位:河南天信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