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風險管理模式在重癥護理查房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研究護理風險管理模式在重癥護理查房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于醫院重癥監護室選取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4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將入組患者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實施護理風險管理模式和常規護理干預模式,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和護理滿意度。結果實驗組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重癥護理查房中護理采取護理風險管理模式,能夠通過針對性的防控措施,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有助于護理滿意程度的提升,對于患者治療和恢復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護理風險;風險管理;重癥護理;護理查房;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于醫院重癥監護室選取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4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入組患者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70例。實驗組患者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齡范圍為45~79歲,平均年齡(56.85±6.45)歲,ICU入住時間(4.25±1.45)d。對照組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齡為42~80歲,平均年齡(57.76±6.85)歲,ICU入住時間(4.34±1.62)d。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病癥等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查房模式,責任護士每日查房2次,查房時查看患者的一般情況,解答患者疑慮,指正其不合理行為。實驗組采取護理風險管理模式,首先由護士長、責任護士等組成重癥查房小組,并在特殊情況時邀請主治醫生參與查房,制定重癥護理查房實施方案,對于治療護理中的疑難問題和重點問題共同討論解決;保證每日查房2次,分別是早間查房后和晚間查房前。在第一次查房中要注意評估護理風險,第二次查房則重點關注意外事件。
1.3觀察指標
分別記錄兩組患者發生靜脈血栓、壓瘡、導管感染、管路滑脫及護理差錯等護理不良事件的例數,不良事件發生率=事件發生例數/總例數×100%;從護理行為、語言、技術與服務態度等方面評估患者對護理干預工作的滿意程度,將護理滿意程度分為十分滿意、滿意、不滿意、十分不滿意幾個等級,護理總滿意度=(十分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中的數據用SPSS19.0軟件處理,護理滿意度等計數資料用x2校驗,計量資料用t校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對比
實驗組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2.2護理滿意程度對比
實驗組的護理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ICU患者病情復雜研究,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理風險因素也相對較多[3-4]。在護理風險管理模式下實施護理查房,能夠在分析評估患者病情病癥的基礎上,對護理風險因素進行重點巡查,有助于護理風險事件的防控[5]。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風險管理模式下,護理人員均經過針對性的護理風險培訓和教育,護理風險防控意識得到顯著提升,在護理查房時,能夠針對風險因素進行科學合理的檢查,患者的護理風險事件能夠得到有效防控,護理滿意程度顯著提升。綜上所述,在重癥護理查房中護理采取護理風險管理模式,能夠通過針對性的防控措施,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有助于護理滿意程度的提升,對于患者治療和恢復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奇,馬玉芬,孫建華,等.護理風險管理模式在重癥護理查房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10):1418-1421.
[2]夏雙紅.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與效果評價[J].中國社區醫師,2017,11(5):184-186.
[3]王小英.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7,10(21):166-168.
[4]包春燕.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以及效果[J].現代養生,2017,11(14):276
作者:張飛飛 單位:山東省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