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地鐵風險管理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首先就施工總承包模式和地鐵風險管理的特點進行概述,并結合當前城市地鐵工程的開展現狀,從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處理和風險監控等角度提出切實可行的管理策略,為提高工程質量得到切實保障。
[關鍵詞]施工總承包;地鐵風險;管理措施
1施工總承包模式下的地鐵風險管理特點概述
1.1施工總承包模式特點
地鐵建設項目中應用施工總承包模式,主要凸顯出以下幾個特點:(1)施工總承包模式下的成本控制難度大。承包商在實際施工中以設計圖紙作為主要依據,但是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在實際施工中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偏差,導致項目成本發生變化,與初步設計概算不相符合。(2)施工總承包模式下的工藝難度大。地鐵建設項目是由很多分項目構成的系統性工程,不同的分項目工程需要應用到不同的工藝技術,而在特殊地勢地形條件下,還需要對特殊的工藝技術進行有效利用,因此對承包商的技藝要求和管理要求較高。(3)施工總承包模式下的管理層次多。在對地鐵建設工程實施項目管理時,總承包商必須做到面面俱到,但是項目管理內容和管理范圍過于繁雜,因此總承包商面臨很大的項目風險。
1.2地鐵風險管理特點
地鐵建設項目的開展期間會受到很多復雜因素的影響,因此風險管理的難度相對較大。地鐵風險管理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地鐵風險管理具有系統性特點。地鐵建設項目由諸多分項目工程構成,不同的項目具有不同類型和程度的風險,而這些風險在復合、疊加等作用下,會使建設工程的總目標受到極大的影響。(2)地鐵風險管理具有相關性特點。不同的分項目工程之間具有一定的關聯,因此風險管理也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依存,在對風險進行分析時應該相關性為原則。(3)地鐵風險管理具有層次性特點。地鐵風險管理可以從系統分解出發,對各個單元工程存在的風險進行列項分析,因此風險管理具有層次性特征。(4)地鐵風險管理具有相對性特點。風險的類型和程度不同,項目主體受到的影響也各不相同,因此風險與項目主體之間具有相對性特點。(5)地鐵風險管理具有動態性特點。由于施工環境、機械設備、施工人員、技術工藝等因素都可能發生變化,因此風險也會隨之改變。在此情況下,地鐵風險管理必須具備動態意識,對各項風險進行有效監控。
2施工總承包模式下提高地鐵風險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在施工總承包模式下,地鐵風險管理必須應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從而對各項風險實現有效識別、分析、處理和監控。
2.1風險識別
在施工總承包模式下,地鐵風險管理的首要步驟就是風險識別。在地鐵建設項目中,風險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要保障風險識別的全面性,就必須具備系統性和層次性的思維方式,能夠對政治、經濟、人文、自然等客觀因素進行全面分析,結合項目工程開展的實際情況,對風險產生的可能性及原因進行分析,從而使建設工期、工程質量、施工安全、項目成本等因素得到科學有效的控制。在風險識別過程中,可以對頭腦風暴法、情景分析法、經驗類比法、德爾菲方法、專家調查法等綜合利用,從而使地鐵建設項目中存在的風險得到全面識別。例如綜合采用分解分析法和經驗類比法,在參考以往安全事故案例及安全風險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對當前的地鐵建設項目進行對比分析,并且制作出風險對照圖表。圖表可以采用樹形圖的形式,將系統工程劃分為若干個單元工程,然后對每個單元工程的風險進行分析,最終形成完整的風險識別清單。
2.2風險分析
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還要對風險的類型及影響程度進行深入分析,從而掌握發生風險的原因、概率、性質及驅動因素,使風險管理措施更加具有針對性。在實際操作中,可以采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綜合的方式,對決策樹法、專家打分法、模糊評判法、層次分析法等進行綜合應用,最終使項目風險得到科學分類。例如某城市地鐵項目在施工現場管理期間將風險分為環境、成本、安全質量和完工五大類別,然后在五個類別下分別列出子風險,比如環境風險下列經濟政策風險和水文地質風險,成本風險下列合同計價風險、材料差價風險、工程變更風險等,然后利用層次分析法和專家打分法對風險的影響程度進行科學評判,將3分以下的劃分為一般風險,3~5分之間的為關注風險,5分以上的為重點關注風險[1]。
2.3風險處理
在對地鐵建設項目的風險進行識別和分析后,就要采取切實可行的管控措施,這一環節稱為風險處理。具體來看,風險處理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風險回避,風險管理人員需要在決策階段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科學分析,一旦發現風險過大,就可以選擇放棄該項目,避免承擔不必要的風險;二是風險轉移。如果在決策階段發現項目風險的存在,但必須參與該項目的實施,則可以選擇以合同協議的方式轉移風險,避免自身受到影響;三是風險自留,即由地鐵建設項目的總承包商承擔一切風險,并且采取科學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例如在對工程變更風險進行處理時,總承包商必須結合設計圖紙做好施工前的勘查工作,并且與設計單位建立密切的聯系,及時溝通討論圖紙中存在的問題,避免在施工期間出現不必要的變更。
2.4風險監控
風險監控主要從動態的角度出發進行風險管理,例如某地鐵建設工程采用表上作業法,以構建風險動態監控模型的方式實現閉合管理。管理人員首先將初次識別的風險羅列成作業表的形式,并且對風險程度進行描述,同時聯合各部門制定針對性的應對措施,然后結合建設工程的實際情況,對已有的風險作業表進行定期調整,補充新風險、調整消失風險、更改風險程度,并且制定出科學有效的管控措施。
3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施工總承包模式下地鐵風險管理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應用施工總承包模式開展地鐵項目施工存在較多的風險隱患,因此必須結合施工總承包模式的特點,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為此必須加強本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合作,明確風險管理對提升項目管理水平、保障工程質量安全的重要作用,從而構建健全的風險管控體系。
參考文獻
[1]徐琳平.施工總承包模式下的地鐵風險管理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13):303-304.
作者:肖浩林 蔣琛 單位:長沙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