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建筑構造課程設計教學改革實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建筑構造課程設計教學改革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建筑構造課程設計教學改革實踐

        摘要:如何改進建筑構造課程設計的教學方法,是土木工程專業教育工作者關注的問題。浙江科技學院中德工程師學院針對中德合作辦學要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適應德國大學的課程教學模式,對建筑構造課程設計教學改革進行了實踐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該文以建筑構造課程設計教學改革實踐為實例,詳細敘述該教學模式特點,為我國高校中外合作辦學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法。

        關鍵詞:中德工程師學院;建筑構造課程設計;教學改革;教學實踐

        1背景介紹

        浙江科技學院借鑒德國呂貝克應用科技大學的育人理念、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等,成立了中德工程師學院土木工程專業,關注學生實踐與理論相互結合的學習過程,加強其應用能力,以期培養出適應中德兩國建筑文化的工程師。

        2中德合作辦學條件下建筑構造課程設計面臨的問題

        國內的建筑構造課程設計通常是利用中國規范體制下建筑構造知識和制圖規范自行設計一棟教學樓或宿舍樓等。如果僅按照國內建筑構造課程設計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無法達到學生將所學德語、中德制圖規范知識進行融會貫通的目的,今后去德國留學時學生也會不適應對方的制圖思維和方式。因此,建筑構造課程設計課堂教學與應用型導向的人才培養目標相去甚遠,學生在未參加過工程實習的條件下,直接進行工程設計是無法將建筑構造和建筑制圖知識相互融合使用的,后期去德國留學時還需要半年時間重新適應對方的建筑構造制圖標準。因此,中德合作辦學背景下土木工程專業建筑構造課程設計必然面臨著教學改革[1-6]。

        3建筑構造課程設計改革思路與實踐

        傳統建筑構造課程設計通常是在學期末建筑構造理論課完成時布置任務,此時學生要面臨諸多德語課程和專業課考試,無法將時間精力投入設計過程中,導致課程設計效果不理想。為此建筑構造課程設計的教學改革方法如下:

        3.1適時布置任務

        為了不影響學生期末復習并提高課程設計的完成質量,課程設計任務書發放時間提前到學期第八周,以增加課程設計周期。由教師提供課程設計的條件和設計范圍,學生只要滿足設計范圍要求,可以任意設計自己喜歡的住宅形式。設計題目可以設定為四口之家(父母+兩名兒童),設計每層60m2總計120m2的二層德式住宅,房間功能包括一間父母房、兩間兒童房、廚房、衛生間、客餐廳、樓梯和家務間等,如何布置由學生自定。

        3.2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建筑構造課程設計會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大限度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為時半學期的設計周期內,教師及時對學生進行輔導,答疑到位,要求學生每完成建筑氣泡圖、平面圖初步設計圖、剖面圖初步設計圖后都需要交給教師親自簽字確認。對設計不合理的方案,教師在修改圖上再次簽字確認。學生在拿到三張簽字設計圖后方可繪制最終設計施工圖。在進行課程設計過程中,通過教師督促學生修改不合理方案來提升學生獨立設計施工圖的能力,在討論過程中使學生逐步掌握建筑設計的能力。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對能夠設計屬于自己的家庭住宅興趣高漲,有多名學生在課堂上提出問題,與教師討論,氣氛極其熱烈,一改以往課堂授課的沉悶狀態。

        3.3按德國標準制圖,適應兩國文化

        建筑構造課程設計最終完成圖包括手工繪制的兩張建筑平面圖、四張立面圖及一張剖面圖。為了學生將來到德國留學后快速適應當地學習氛圍,學生在繪制設計圖時須完全按照德國標準制圖。例如德國規范規定:尺寸大于1m時,標注單位采用m,尺寸小于1m時,標注單位采用cm;平面圖中窗戶寬度標注下方需要同時標注窗戶高度;數字小數點后第三位須寫到第二位數字的右上角。而在課程設計之前的建筑制圖課中,學生已經完成三張按照中國標準繪制的平面圖、立面圖和外墻節點詳圖?;趦煞N不同規范的制圖過程有利于學生熟悉中德制圖標準差異,更容易適應兩國文化。圖1為學生建筑構造課程設計作品。

        3.4融入專業德語,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建筑構造課程設計下發任務書后,學生需要查閱設計資料、規范等,由于須按照德國建筑標準繪制,學生需要查閱部分德語設計資料。雖然學生已接受了一年德語課程,但是從未涉及專業德語詞匯,有些土木工程專業詞匯從詞典上很難翻譯出來,而且學生也不是很理解相似德語詞匯的區分,這增加了課程設計的難度。由于專業德語在大二才會開設,因此教師邀請德國土木工程工程師為學生翻譯了部分德語專業詞匯,以便學生理解。學生在完成課程設計圖后,也學習到了部分建筑類的德語詞匯,可以很好地進入下一學年專業德語的學習中。建筑構造課程設計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良好作用。

        4結語

        浙江科技學院中德工程師學院為了使學生從入學開始逐漸適應德國大學的課程教學,對建筑構造課程設計進行了教學改革,并已進行了多年的教學實踐,為我國高校中外合作辦學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法。希望這種新教學模式可以繼續推廣應用下去,加快我國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建筑構造課程設計的教學改革進程。

        參考文獻

        [1]李穎,文獻民,徐理勤.建筑構造課堂教學與改革:基于中德合作辦學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2):48-51.

        [2]王英姿,熊光晶,康全禮.基于“能力—素質—知識”架構的房屋建筑學課程大綱及教學實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155-158.

        [3]薩日娜,王梅,崔敏,等.工程師法語教學在中國的探索與實踐:以北航中法工程師學院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135-143.

        [4]陸國棟,孫毅,費少梅,等.面向思維力、表達力、工程力培養的圖學教學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5):1-7.

        [5]張正彬,汪日光,王秀麗,等.基于土建類專業融合的工程圖學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的改革[J].價值工程,2016(17):258-259.

        [6]熊巍,劉林,陳錦昌.現代工程制圖課堂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圖學學報,2014(2):296-300.

        作者:李穎 張云蓮 文獻民 單位:浙江科技學院中德工程師學院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 亚洲欧美最新在线网址 | 天堂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