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腹腔鏡手術對子宮肌瘤患者功能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腹腔鏡不同手術方式對子宮肌瘤患者應激反應及卵巢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98例子宮肌瘤患者,利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49例。對照組行常規腹腔鏡手術,觀察組行懸吊式腹腔鏡手術,對比兩組手術指標、應激反應及卵巢功能。結果較對照組,觀察組手術時間更短,術中出血量更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NE及COS水平均升高,但觀察組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FSH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E2水平均降低,但觀察組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懸吊式腹腔鏡手術可有效減輕子宮肌瘤患者應激反應,且對卵巢功能的影響更小。
[關鍵詞]子宮肌瘤;懸吊式腹腔鏡手術;應激反應;卵巢功能
子宮肌瘤屬于女性常見疾病,是一種高發性腫瘤,多發于30-50歲女性,患者多伴有貧血、痛經、經量增多等表現,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均帶來較大影響,若不及時診斷及治療,還可能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2]。目前,臨床對于子宮肌瘤的治療多以手術為主,且隨著微創技術的不斷發展,腹腔鏡手術逐漸應用于子宮肌瘤的治療中,且取得良好成效[3]?;诖?,探討腹腔鏡不同手術方式對子宮肌瘤患者應激反應及卵巢功能的影響。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98例子宮肌瘤患者,利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49例。對照組年齡31-48歲,平均(39.32±4.83)歲;病程1-5年,平均(3.04±1.12)年;單發肌瘤27例,多發肌瘤22例。觀察組年齡32-46歲,平均(39.04±4.79)歲;病程1-4年,平均(2.86±1.04)年;單發肌瘤29例,多發肌瘤20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1)納入標準:①均經MRI、病理等檢查確診;②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者;②合并宮頸病變、子宮內膜病變等;③存在手術禁忌證者。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腹腔鏡手術,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于患者陰道內置入舉宮器,充分顯露腫瘤位置,于患者臍部作一切口,長約10mm,建立人工氣腹,維持腹內壓1.6-2.0kPa,隨后置入腹腔鏡,全面掃查患者盆腔情況,在確定患者無嚴重粘連時,于其下腹部作第2、3操作孔,明確腫瘤位置、數量及大小,采用穿刺針為肌瘤灌注縮宮素,約10-20IU,將肌瘤表面縱行切開,利用大力抓鉗牽出肌瘤體,并將其剔除,隨后進行電凝止血,最后清洗腹腔、縫合。觀察組行懸吊式腹腔鏡手術,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取頭低腳高位,并傾斜25°,臍孔切口處置入1cmTrocar管,并將腹腔鏡置入,取克氏針,于恥骨聯合上約3.5cm處沿腹白線向臍下穿出2cm,并使用馬蹄鏈與鋼針兩末端相連接,并將其懸吊于提拉裝置橫臂處;并保持橫臂與縱臂相連接,置于手術床右側;于麥氏點或反麥氏點處作一1.5-2.0cm的切口,將腹膜切開后,置入切口保護套,隨后根據腫瘤部位及數目逐個剝除,并多點注射垂體后葉素。利用電極刀從肌瘤表面切開至肌瘤包膜處,并將肌瘤剝除,對創面進行分層縫合,確認無出血后,將抬舉的腹壁放下,最后常規消毒,縫合。術后,兩組均行抗生素干預。
1.3觀察指標
(1)記錄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2)應激反應:于治療前及術后3d抽取空腹靜脈血測定去甲腎上腺素(NE)及皮質醇(COS);(3)卵巢功能:于術前及術后6個月采集空腹靜脈血,采用免疫發光法測定促卵泡生成素(FSH)及雌二醇(E2)水平。
1.4統計學方法
用SPSS20.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t檢驗,“x珋±s”表示,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非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手術相關指標
較對照組,觀察組手術時間更短,術中出血量更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應激反應
術后,兩組NE及COS水平均升高,但觀察組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卵巢功能
術后,兩組FSH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E2水平均降低,但觀察組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子宮肌瘤的發生多與正常肌層細胞突變、性激素、生長因子等相互作用有關,子宮肌瘤患者多伴有腹部包塊、疼痛、經量增多、白帶增多等癥狀,若不及時進行干預,有可能發生惡變;此外,育齡期女性還可能發生習慣性流產、不孕等后果[4]。腹腔鏡手術具有創傷小、術中出血少、術后恢復快等優勢,通過腹腔鏡探查可提升手術視野,避免損傷腫瘤臨近組織,通過電凝止血減少術中出血量,促進患者術后康復[5]。較常規腹腔鏡手術,懸吊式腹腔鏡手術優勢在于:(1)懸吊式腹腔鏡手術可于操作孔內直接縫合,縫合更加牢固;(2)手術視野不會受到氣體流失的影響;(3)懸吊式腹腔鏡無需建立氣腹,可經手指直接觸摸子宮,降低小肌瘤遺漏率[6]。研究可見,較對照組,觀察組手術時間更短,術中出血量更少,充分體現了懸吊式腹腔鏡手術的優勢。手術是導致患者應激反應的重要因素,應激反應嚴重程度可反映組織損傷程度,血漿兒茶酚胺水平是體現機體應激反應的重要指標,兒茶酚胺水平的變化可引起NE及COS水平變化[7]。術后兩組NE及COS水平均升高,但觀察組較對照組低,提示手術均可造成患者應激反應,較常規腹腔鏡手術,懸吊式腹腔鏡手術患者應激反應更小。利用FSH及E2水平反映患者卵巢功能,結果可見,術后兩組FSH水平均升高,且觀察組較對照組高,兩組E2水平均降低,但觀察組較對照組高,表明常規與懸吊式腹腔鏡手術均影響患者卵巢功能,而懸吊式腹腔鏡手術影響更?。?]。綜上所述,懸吊式腹腔鏡手術可有效減輕子宮肌瘤患者應激反應,且對卵巢功能的影響更小。
參考文獻
[1]魏燕,胡鳴.腹腔鏡微創術切除子宮肌瘤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8,61(1):52-55.
[2]張玉敏.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療效及預后分析[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6,33(5):875-877.
[3]楊學穩.微創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12):180-182.
[4]陸勝蓮,陳賢為,蔡圣蕓.不同手術方式下子宮肌瘤剝除術的臨床療效對比[J].中國臨床醫學,2017,24(4):598-600.
[5]李利玲,汪向紅.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對患者卵巢功能以及疼痛指標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5):627-629.
[6]楊金銘,王健,吳聰哲,等.懸吊式腹腔鏡在子宮肌瘤剝除術中的臨床應用[J].陜西醫學雜志,2017,46(3):331-332.
[7]王歡.婦科無氣腹懸吊式腹腔鏡和氣腹腹腔鏡手術對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6,38(23):3558-3560.
[8]吳聰哲,房秋霞,張麗云,等.懸吊式腹腔鏡與氣腹腹腔鏡在子宮肌瘤剝除術中的對比分析[J].貴州醫藥,2016,40(9):952-953.
作者:劉艷 單位:河南省信陽市中心醫院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