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研究嬰兒手術的護理辦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術前護理方法
①術前評估:完善檢查,如24h動態血壓監測、雙腎B超、心電圖、血常規、出凝血時間、肝功能、腎功能、血型等。
②術前3d:停用一切抗凝藥物。做好心理護理,向家長介紹PRB的重要性、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后的注意事項及可能出現的不適及并發癥等,主動與家長溝通,解除家長緊張焦慮的情緒,主動配合護理措施的實施。
③術前2d:指導家長協助患兒在床上練習解大小便,習慣使用便盆或尿壺,指導家長協助患兒俯臥位練習。
④術前1d:皮膚準備,進行右側腰背部皮膚清潔,毛發較重的患兒給予右腎區皮膚備皮;用物準備:備好3個白色透明塑料水瓶,用于觀察術后3次尿的顏色。
⑤手術當日:術前12h(術日02:00)叫醒患兒給予剝奪睡眠、4h(術日10:00)開始禁食水;囑患兒排尿1次。藥物治療:遵醫囑術前4h給予靜脈輸注5%葡萄糖100mL+卡絡磺鈉氯化鈉注射液60mg,靜脈小壺注射用巴曲酶0.5U;術前30min給予口服10%水合氯醛(0.5mL/kg)。
2結果
2.1術中配合
程度7例患兒術中處于深睡眠狀態,未出現躁動;3例患兒在給予局部麻醉時,出現輕微哭鬧和身體扭動,立刻給予了靜脈推注咪達唑侖注射液(0.3mg/kg),5min后患兒進入睡眠狀態,配合完好,穿刺成功率100%。
2.2術后并發癥
10例患兒術后未發生肉眼血尿、感染、尿潴留等并發癥,術后第1天給予床旁B超檢查,均未出現腎周血腫。
3討論
近年來,嬰幼兒疾病有明顯增多的趨勢,PRB是一種創2225傷性檢查,在兒童病的診斷、治療和判斷預后方面起著關鍵作用。PRB是目前診斷疾病,尤其是腎小球疾病的“金指標”。目前,腎穿刺活檢成功率顯著提高,但作為一種有創性操作,各個環節存在或潛在的風險因素,術后的肉眼血尿等并發癥仍無法完全避免。報道顯示,肉眼血尿發生率為2.94%~4.70%,Koldi等認為,PRB的術前、術中及術后的護理配合,能夠保證PRB的成功及減少并發癥,特別是通過充分的術前準備護理干預更能減少病人的焦慮,配合術中的操作,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對嬰幼兒進行有創性檢查一直以來是個棘手問題,尤其是穿刺這個高風險、技術要求高的操作。在穿刺過程中易拒絕穿刺,表現為亢奮、哭鬧、煩躁、溝通困難,無疑給腎活檢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如果配合不好很容易穿刺失敗或出現嚴重的并發癥等。針對這個問題,目前臨床常采用水合氯醛、苯巴比妥鈉、地西泮等對患兒進行鎮靜,但往往效果不佳,且家長對使用鎮靜劑有顧慮,擔心其副反應。因此,如何穩定嬰幼兒術中情緒、避免躁動,保證腎活檢順利,減少并發癥成為護理干預的重點。睡眠剝奪是指人因環境需要喪失正常所需睡眠量的狀態,動物實驗研究表明大鼠在剝奪睡眠后出現睡眠增加,短時間睡眠剝奪不會對機體產生明顯的不良影響。本組10例患兒在術前、術中、術后除常規專科護理外,根據嬰幼兒的特點在術前將護理措施給予了分階段、可操作性強的護理,尤其是根據患兒好動、不配合的特點給予了剝奪睡眠,使患兒在術中能夠處于熟睡狀態,確保體位固定不變,穿刺成功率達到100%,術后未出現肉眼血尿、感染、腎周血腫、尿潴留等并發癥。可見有針對性地采取護理措施,落實到護理細節中,確保所有接受腎穿刺活檢術的患兒得到高質量、有效的護理,從而可提高嬰幼兒腎穿刺活檢術成功率,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
作者:馬岳紅 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