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護生三查七對應用能力的培養路徑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強化課堂教學
1.1將“三查七對”的內涵講深講透
在調查中發現護生無論是背誦還是默寫“三查七對”的內容都滾瓜爛熟,但在護理技能訓練和考核中,往往只重視技能操作的程序性、熟練性和規范性,而忽視操作中的查對制度。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進一步結合實際操作,如口服給藥、各種注射、輸液、輸血及處理醫囑等,將“三查七對”的內涵講深講透。漏掉任何一次查對,或對每次查對漏掉任何一項內容,都有可能出現事故或差錯,給患者帶來身心傷害。
1.2教學中反復開展臨床模擬情景,架起理論聯系實踐的橋梁
在理論考試時95%以上的護生都能正確回答“三查七對”,但在實際操作中,不是忘記就是漏掉查對環節或查對內容不完全。為了強化護生將“三查七對”這一重要查對制度運用到實際操作之中,教師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不僅僅進行各種技能操作的講授,同時設置各種情境,請同學扮演患者、家屬、護士等角色參與到情境中,在情境中將操作前、中、后三個查對環節融入到相應的護理操作程序中。并且要求護生在課后練習時也進行情境模擬和角色扮演,將“三查七對”作為必須完成的步驟進行操作練習,由扮演患者和家屬的同學進行監督。通過反復訓練,養成查對習慣和安全護理的習慣。培養護生敏捷、正確的判斷能力,提高護生的臨床決策能力及各項護理操作技能,從而減少差錯事故的發生。
1.3教學中設計陷阱
在課堂回示和仿真式訓練中,教師有意識地設計一些“陷阱”,如錯誤的藥物、過期的藥物、藥液中有絮狀物、劑量與醫囑不符等,以檢查護生查對制度的執行情況,使護生感到“三查七對”是必須遵循的不可缺失的自覺行為。如出現查對不嚴的情況,教師帶著護生共同分析原因,對出現疏忽的環節進行總結,大家共享經驗,以防類似情況再次發生。同時在技能考核時規定如發生查對錯誤實行一票否決,一律不予過關。
2強化法律意識,加強法制教育
課堂教學中反面舉例,敲響警鐘,對任何環節或內容進行遺漏假設,設想會出現什么后果,并例舉新聞媒體報道的典型案例,加強說服力。并就一些典型案例進行討論,使護生意識到無論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直接的還是間接的、有形的還是無形的護理差錯,都會給患者的利益造成損害,責任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從而增強護生的法律意識,認真做好查對工作,避免差錯事故的發生。
本文作者:趙月秋 單位: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京衛生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