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護理管理內科院內感染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臨床研究過程中常用的隨機分組方法,在過去一段時間內(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即我院實施護理管理模式前后各一年內),發放調查問卷264份,調查對象均為內科患者,主要包括男性患者152例,女性患者112例;抽樣研究對象中年齡最大者79歲,年齡最小者21歲,平均年齡46.2歲。內科護理人員中年齡最大者38歲,年齡最小者21歲,平均年齡27.4歲。所抽取患者的所有自然資料,不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可以在研究過程中予以分析比較。在接受治療前,所有患者都經過了相關的臨床檢查之后予以確診。
1.2方法
對在抽樣時間內患者反映的一些問題進行整理分析研究,并對開展護理管理前后我院內科的病房管理情況、護理和消毒質量、患者對護理滿意度、出現院內感染的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1.3數據處理
對研究過程中得到的相關數據,均采用常用的SPSS14.0數據處理系統予以處理,當P<0.05時,可以認為有明顯統計學差異。
2具體制度
2.1病房管理
①在護工方面采用統一招聘的方法,招聘方式具體如下:只有具備初中以上學歷的應聘者才有應聘護工的資格,年齡小于或是等于40周歲,在參加招聘時應出示有效身份證件,護工在經歷過面試、培訓、試用等這一過程的篩選后,進行擇優培訓才能夠錄取上崗。被錄用的護工均應進行統一的管理,必須統一進行著裝,儀表要端莊且得體,應該佩帶胸牌[1]。
②制訂一系列合理的陪護流程。所錄取的護工應該受內科科室的統籌調度以及安排,該過程具體表現為:患者及其家屬對護工產生需求后,需要得到責任護士的同意,由護士對陪護服務的通知單進行填寫,內科科室負責人收到通知單并確認后再對護工崗位進行安排[2]。
③在療區制訂管理規范。按照內科的一些特點,編寫要系統,在確認完崗位職責、工作范圍、工作守則后,獎懲措施的制定要嚴格明了。管理制度的制定應嚴格,嚴格規定陪護家屬以及護工的行走區域,在病區內要吸煙、大聲喧嘩等要堅決予以禁止,嚴格遵守作息時間等[3]。
2.2消毒質量
對病床、飲食、消毒劑的使用等方面都要有一個詳細且規范的要求,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對患者及其家屬、護工以及護理人員就隔離消毒的相關知識進行培訓。科室應該對陪護家屬以及護工做定期的體檢,必須嚴格執行探視制度,交叉感染現象要予以堅決的避免[4]。
2.3護理質量
①在護士與護工之間施行捆綁管理,將他們的工作流程予以系統梳理,明確界定其各自的職責,要制定有彈性的排班制度,施行早晚幫班的方式,將人文關懷這一方面予以更好地體現。
②對所有患者的具體病情以及心理狀況等每天進行一次評估,依照患者自理能力的級別,來制定護理工作的基礎內容以及標準,按照評估結果每天都應有一個相應的調整。
③對護士以及護工都要定期進行操作技能的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有:理論知識、靜脈采血、無菌技術操作、鼻導管吸氧、靜脈套管針留置等,對護士的操作技能以及實踐能力進行檢驗,使護理水平能夠得到整體提高[5]。
3結果
經過仔細研究后我們發現,在實施護理管理后,病房管理情況、護理和消毒的質量與實施前比較有明顯的提高,且具有非常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內科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明顯高于以前,且具有非常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內科患者中出現院內感染的人數明顯少于實施護理管理之前,且具有非常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0.05)。具體。
4討論
如何對住院治療的內科患者提供高質量護理服務,一直以來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家屬或護工陪護,是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對該類患者進行陪護的兩種方式,但是由家屬對患者進行陪護很難滿足專人長期陪護的要求,而所謂的護工又大多數都是以農村閑散的勞動力為主,該類護理人員的普遍特點是文化素質相對偏低,專業的護理技能嚴重缺乏,陪護過程中沒有可遵照的統一的規范標準,服務質量很難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6];另外,目前在國內還沒有一個對該類護理人員進行規范管理的專門部門或機構,導致管理出現無序現象,護工自身會攜帶一些病菌,在與患者進行接觸后會出現交叉感染,更有甚者在對患者進行陪護期間會出現斗毆、偷竊等我們不愿意見到的一些事件,對醫院的患者醫療和護理服務規范管理形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總而言之,在內科實施規范化的護理管理,既能夠對護理工作進行嚴格的操作,又能夠使內科患者充分感受到強化護理服務的優點,在護理項目非常復雜和特殊的內科病房中,可以有效預防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出現院內感染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