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職教師護理學教學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中職護生的特點與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1特點目前的學生均是“90后”,生活優越,自尊心強,思維活躍,但做事易情緒化,逆反心理重,意志力薄弱。
1.2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2.1學生的文化基礎差對本校2005~2010年入校學生的中考成績進行統計,結果表明,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5科總分在450分及以上的學生人數占招生總數的1.2%,300~449分的學生占24%,200~299分的學生占51%,200分以下的學生占23.8%,并且招生分數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1.2.2學習缺乏計劃性學生學習積極性較低,沒有時間性、目的性和具體的學習計劃。
1.2.3學習方法不當多數學生學習時死記硬背,平時學習不注意積累,考試前突擊學習,加之課前沒有預習,課中不注意掌握操作要領,課后不復習。
1.2.4學習沒有持久性由于學生的年齡處于16~18歲,正是生理與心理逐漸成熟的時期,學生學習經常是3分鐘熱度,遇到輕微的挫折就退縮,學習不能持之以恒。
2教師的作用
2.1中職護生實驗教學中教師的作用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是傳授給人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教師的作用就是利用實驗課與學生面對面地交流,言傳身教,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學習的技巧。
2.2示范性作用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師本人是學校最重要的師表,是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學生的榜樣”。從衛生中職教育的規律和特點看,教師不僅要承擔理論教學,而且有較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實驗、實訓教學[3]。李曉松主編的《護理學基礎》的實驗項目大約有46項,每項操作都應由教師按操作流程來演示,學生按教師演示的動作來練習,對于接受能力差的學生還要手把手地去教,若教師的操作動作不僅協調、準確、敏捷、優美,且整個操作完成得又輕、又準、又穩、又快、又好,能給人美的享受[4]。所以教師的言行、標準的實驗操作可以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變化,同時可促進學生模仿能力的提高,從而帶動學生學習的欲望,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2.3引導的作用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學生是認識和發展的主體,但學生學習缺乏計劃性,沒有方向,在操作中出現盲目性,所以教師在實驗課中引導學生學會制訂計劃。如學習靜脈滴注,課前讓學生針對靜脈滴注的操作做出計劃,包括護士的準備工作、患者的準備工作、用物的準備、熟記操作步驟、操作后的整理等,課中根據學生制訂的計劃,先讓學生分組實施,后幫助學生分析計劃中存在的問題,并引導學生在進行靜脈滴注時如何與患者進行溝通,出現滴注故障時如何處理等,引導學生不但學會做,還要學會思考,學會解決問題。
2.4組織的作用教師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在實驗課中,由于學生較多,護理教師要組織好學生分組示教、分組用物、整理用物等,如沒有教師的組織安排,是無法上好一堂實驗課的,而實驗操作的學習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教師應組織開展第二課堂的學習,如每周定期在課余時間開放實訓室練習操作,在操作中去鞏固理論,強化理論的學習,為了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教師應在課余時間安排學生進行各類操作技能比賽,在比賽之前教師要統一各項操作的流程并組織學生有計劃地練習,學生通過參加這些活動,學會如何充分利用時間學習,并且將之養成良好的習慣。
2.5幫助的作用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應發揮自己的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幫助學生和改變學生。學生在學習上有惰性,缺乏學習的興趣,教師要熟悉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規律,建立和諧的教與學關系,幫助學生克服困難。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技能,應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在課中培養學生當“小老師”,讓“小老師”在課堂中展示自己的操作,學生在操作過程中要肯定自己、相信自己。通過小老師的互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能學、想學、會學。綜上所述,加強和改進基礎護理技能教學,努力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是培養實用型護理人才的主要措施[6]。目前,在中職護生的素質越來越低的情況下,為了讓他們掌握各項操作技能,教師必須發揮主導作用,成為調動學生的主體,使教有所得,學有所獲。因此,教師在中職護生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是不可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