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內科護理不安全因素調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臨床資料
2009年9月-2010年7月筆者所在醫(yī)院共收治老年內科患者124例,男68例,女56例,年齡61~89歲,平均77.3歲,高血壓病28例,腦梗死21例,冠心病19例,支氣管哮喘15例,糖尿病14例,慢性風濕性心臟病11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11例,胰腺炎2例,腸麻痹2例,帕金森氏病1例。患者發(fā)生護理安全的原因:誤吸2例,藥物副作用3例,輸液反應3例,暈厥3例,自行拔除尿管3例,管道脫落14例,燙傷1例,墜床2例,跌傷3例。
2發(fā)生護理安全原因分析
2.1患者因素
2.1.1病情變化快,患者自我保護能力差
老年患者由于年齡的增大,機體的結構和生理功能逐漸出現生理性老化,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減退,疾病的癥狀和體征不典型,各臟器功能降低,平衡功能出現失調,因而病情變化快。
2.1.2藥物不良反應大
老年患者體質較弱,臟器功能衰退與多種慢性病并存,使用多種藥物且互相干擾,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增高。部分患者記憶力較差,不能正確按時按劑量服藥,容易發(fā)生用藥意外。
2.1.3老年病理性原因
高齡的患者多有其他合并的慢性病,如很多老年人都合并有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壓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慢性疾病,從而導致感覺遲鈍、中樞神經功能紊亂。因治療疾病需要,常使用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藥物,物別是鎮(zhèn)靜、催眠藥、抗精神病和麻醉鎮(zhèn)靜藥,這些藥物均會增加患者摔倒的危險。
2.1.4易產生心理問題
由于老年患者容易出現行動不便、語言障礙、生活能力減退,其會出現一些不良心理狀態(tài),這對疾病會有很大的影響,還有些高齡患者不認為自己是老年人,其過于自強,有事情也不告知護理人員幫助。還有一些患者應為對疾病的治療沒有信心,故不想繼續(xù)治療,出現了輕生的想法,其會自動拔出導管或不配合治療。
2.2護理人員因素
2.2.1責任心不強,未按相關流程操作
護理工作中責任心不強,注意力不集中,未嚴格執(zhí)行查對制度,醫(yī)囑執(zhí)行不及時準確,未確保用藥安全等問題,造成患者不信任,從而給患者帶來不安全的后果。
2.2.2護理人員缺乏耐心
在護理崗位上,未將主要精力放在護理工作中,工作中馬馬虎虎,情緒波動大,對患者漠不關心,態(tài)度不好,對病情的發(fā)展缺乏主動性和預見性,從而導致護理糾紛的產生。
2.2.3護理人員理論工作經驗不足、操作技能差
有的護理人員對藥物性能、劑量、作用及其毒副作用不了解,對患者的病情變化不能準確的作出判斷,從而不能及時報告醫(yī)師、及時處理,延誤了最佳搶救時機。
2.3環(huán)境因素
走廊、病房無扶手,病房燈光亮度不足,或刺眼;地面積水;病室障礙物過多,不夠寬敞;病床過高,不易上下床;鞋滑或穿鞋難;廁所設門檻沒有扶手。
3護理對策
3.1細心、耐心、全面及時觀察病情,有針對性的生活指導和安全教育
熟悉患者的病情變化特點,細心的觀察患者的一切細微變化,根據病情變化及時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理。
3.2加強用藥護理,減少或避免用藥的毒副作用及意外情況發(fā)生
密切觀察老年人用藥后的反應、病情變化,及時發(fā)現老年患者不典型癥狀;靜脈輸液時按要求控制滴速,防止發(fā)生輸液反應。
3.3心理護理
加強心理護理,緩解和消除患者心理障礙,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滿足患者的生活需求,關心體貼患者,降低其焦慮程度,幫助患者及家屬樹立信心及正確的態(tài)度,消除不良因素對疾病的影響。
3.4增強責任心
加強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加強基礎護理,掌握老年人安全護理和并發(fā)癥護理,掌握老年人常見疾病的護理問題和護理措施。
3.5改善住院環(huán)境病房環(huán)境的設置
物品的擺放及建筑格局以方便老年患者,有利于療養(yǎng)、治療為原則。如:走廊有扶手,地面鋪防滑地板;床四周有護欄,可升降高度,方便患者上下床;室內光線充足,有夜燈設置;床頭及衛(wèi)生間有呼叫器,方便緊急呼救[1]。護理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全過程中,患者不發(fā)生法律和法定的規(guī)章制度允許范圍外的心理、人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2]。護理安全直接影響醫(yī)療質量,分析內科患者護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且找到護理對策,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護理差錯的發(fā)生,確保患者的人身安全,維護醫(yī)院的正常工作秩序,進而起到減少醫(yī)療糾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