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眼科護理帶教規范化入科教育效果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研究在眼科臨床護理帶教中應用規范化入科教育的效果。方法選取該院眼科實習的135名高職護理實習護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67名,觀察組68名。對照組采用常規的帶教基礎教育,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重點做好規范化入科教育,對新入眼科實習的護生進行考核并詳解查對制度,介紹科室環境,講解各項規章制度、常見操作的操作規程、護理班次安排、護理禮儀教育、職業素質教育等方面的內容,對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出科理論和操作成績及實習護生對規范化入科教育進行調查。結果觀察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理論成績和操作成績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規范化入科教育能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提高實習護生的出科理論和操作成績,明確學習目標和要求,讓護生更快適應角色轉換,提高護生學習興趣和實習效果,融洽師生關系,提升臨床護理帶教質量。值得臨床護理教學推廣應用。
[關鍵詞]規范化入科教育;眼科;臨床帶教;應用觀察;護理
護理實習是每個護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重要轉折點[1],是每個護生走上工作崗位前的必經階段,也是護生將理論聯系實踐和培養職業道德的重要階段,更是護理臨床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2]。實習護生在各個臨床科室輪轉期間的教學質量會直接影響到整個護理教學的質量。眼科是一門專業性、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3],為使護生盡快適應掌握臨床實習學習方法,減少臨床實習護生在護理安全的薄弱環節因臨床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經驗等不足造成的不良事件,切實提高本院護理臨床教學質量,近年來,本院眼科開展了規范化入科教育,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眼科實習的135名高職護理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對每名入眼科實習的高職護生進行編號,再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對照組67名,觀察組68名,2組實習護生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的眼科護理臨床帶教基礎教育,選擇眼科優秀的帶教護理老師一對一帶教[4],每名帶教護理老師對護生進行自擬的、不統一的入科教育。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由總帶教老師對觀察組進行統一規范的科室入科教育,總帶教老師統計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完善2組的入科和出科理論考核、出科操作考核成績,并對實習護生就規范化入科教育方面進行問卷調查。入科第1天即進行入科教育,入科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1)考核并詳解查對制度,進行護理安全教育。醫療護理職業具有風險水平高、風險復雜、風險不確定及風險后果嚴重等特點,醫療護理風險是近年來各國醫學界普遍關心的問題,我國醫療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和醫療糾紛數量也逐年增加,醫療護理安全教育成為臨床護理帶教工作的重要主題,需要護生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在對實習護生進行入科教育時,應詳細介紹相關醫療護理法律、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以防范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由總帶教老師對觀察組先進行查對制度的書面和口頭考核,并針對護生考核結果逐一補充講解,使其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并能完全掌握和熟練運用。要讓護生隨時都要繃緊查對這根弦,保證患者安全??値Ы汤蠋煆娬{臨床“三查八對”的重要性,強調護理靜脈輸液、靜脈注射藥物、抽血合血輸血等關鍵操作中查對制度的運用;強調眼科常用操作技術如靜脈輸液、點眼藥的三查八對的具體操作點。以上除了操作前、中、后務必運用查對制度外,特別強調在運用查對制度時應用反向查對,避免患者因聽力障礙和環境干擾等沒有聽清就答應而導致的錯誤核對,要讓患者說出自己的姓名,并用PDA掃描后進行2種以上的身份識別,確保核對無誤。特別強調服藥注射處置前、中、后進行查對,眼科注意分清左眼還是右眼,并列舉實習護生在操作中由于沒有查對或查對不嚴犯錯的案例,引以為戒,使護生在實習階段乃至整個護理職業生涯受益終生。(2)介紹科室環境、各項規章制度及眼科常見操作的操作規程。由總帶教老師帶領護生熟悉科室環境及布局,熟悉眼科常用藥品器械和急救藥品器械的放置及用途等。強調護生遵守醫院和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及護理核心制度的重要性,使其做到責任明確、有章可循。(3)強調勞動紀律,介紹護理各班次安排、工作內容和眼科護理工作的特點。講解眼科護理各班次交接班時間、各班次的工作安排、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和眼科護理工作的特點。同時實行導師制帶教,安排固定導師,介紹一對一帶教老師,強調教學大綱的要求,讓護生按照眼科實綱要求掌握相關的內容。(4)職業素質教育[5]。以患者為中心,聯系臨床實際,對護生進行正反兩方面的教育[6],如善于運用身邊優秀實習護士的典型事例和發生的護理不良事件等事例,使護生吸取經驗教訓,引以為戒。從專業思想道德、身體心理素質、組織紀律及奉獻精神等方面,對護生進行思想意識和行為規則教育,培養護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素質職業,將自己的行為規范化并應用于實際工作中。(5)護理禮儀教育。包括著裝禮儀、電話禮儀、接傳呼禮儀、護理操作禮儀、護患溝通要點及技巧、服務用語和禁語等。(6)專科素質教育。對照眼科護理實習目標和實習計劃要求,幫助其明確要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眼科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護生能熟練掌握眼科常用的非接觸眼壓計、血糖儀、心電監護儀等儀器設備操作;熟悉眼科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脫離、斜視、眼外傷等幾大常見病種的臨床表現、治療及護理要點等。(7)實行首問負責制,強調服務態度的重要性。(8)預防和盡量避免院內交叉感染和做好個人職業防護。向實習生說明在眼科做好標準預防,做好患者的保護和自我保護,避免院內交叉感染。評價方法:在出科前3d對實習護生進行出科理論和技能考核;護生出科時,對2組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進行統計,發放無記名調查問卷,了解實習護生對規范化入科教育的意見和建議。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護生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護生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5%(1/68),低于對照組的22.4%(15/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4.134,P<0.001)。2組發生各種不良事件情況見表1。
2.22組護生實習結束時成績比較
實習成績是體現與反映實習效果和帶教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7],觀察組護生理論成績和操作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觀察組對規范化入科教育的評價調查結果
發放調查問卷135份均收回,均為有效問卷。大部分學生認為通過規范化入科教育明確了學習目標和要求,能更快地適應角色轉換,提高了學習興趣,融洽了師生關系。見表3。
3討論
自19世紀以來,眼科獨立發展成為一門學科,在近幾十年內,由于各種新的理論、技術及設備不斷出現并逐漸應用于臨床,眼科護理教學也得到了快速發展[8]。眼科護理教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高職理論教學中所占用的理論教學課時較少,學校重視度有限,高職護生在臨床實踐中所用時間較少,實習指導老師又忙于臨床工作,精力有限。以上各因素導致實習護生在眼科臨床實習中適應力差、實習效率低[10]。入科教育在臨床帶教中是實習護生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驟。為促進實習護生內在潛力的發揮,增強其自覺性、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需要通過規范化入科教育和帶教來提高其實習效果[10]。傳統的入科指導只是帶教老師對各自學生進行“老師講、學生聽”的口頭形式教學,所有的臨床護理人員均擔當帶教老師角色,分別帶教自己的學生。一對一教學的優點是帶教老師能夠全面掌握實習護生的情況,并且采取針對性的帶教措施,但不同學歷、不同工作年限及工作經歷、不同職稱的護理人員,其護理能力參差不齊[11-12],帶教老師在講解過程中有可能顧此失彼或遺漏某些重要環節,講課缺乏邏輯性、系統性、規范性,實習護生也只能被動接受,很難由點及面,實習效果不理想。規范臨床護理帶教,在帶教中不斷創新,使護生盡快實現理論知識向臨床能力的轉變,是臨床帶教老師所面臨的重大教學問題?;诖耍幏痘肟平逃缺苊饬藘H憑帶教師個人經驗向實習護生傳授知識的缺陷,又使實習護生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更系統、全面和規范的認識,在實際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數、忙而不亂。規范化入科教育既有利于增強實習護生的主觀能動性,又能增強護生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克服護生初入臨床專業知識不熟悉和社會知識經驗不足的問題。學生進入眼科護理專業臨床,大多充滿新奇、熱情和激情,這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一方面它有利于實習護生工作積極主動地開展,但也會因無知者無畏導致不良事件發生率高于入職護理人員。通過規范化入科教育,能使護生系統全面地了解護理安全、專科特點及實習要求。通過對眼科實習護生進行規范化入科教育,能明顯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提高學生的理論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績。規范化入科教育可使眼科實習護生能夠在短暫的眼科實習期內熟悉掌握眼科臨床常見病的護理及一般處理方法,增強實習護生自覺性、安全意識、責任意識、紀律觀念,有效降低實習護生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提高實習護生的理論及技能考核成績,使其能明確學習目標和要求,更快適應角色轉換,提高學習興趣,融洽師生關系。此外,規范化入科教育能提高護生滿意度、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提高眼科臨床護理帶教質量,為眼科實習護生順利走向護理工作崗位,并成為一名合格的護理人員奠定良好的基礎。綜上所述,規范化入科教育值得臨床護理教學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吳穎,王軍凱,孫亮亮,等.規范化入科教育對醫學生實習效果的影響[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11):83.
[2]蘇志鵬,李群,王成德,等.強化入科教育,提升神經外科實習質量[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6):86-87.
[3]代美虹,海萍,田成英.眼科護生帶教模式改革創新初探[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116-117.
[4]郝樹磊.新護士帶教方法的再探討[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2):45.
[5]唐艷菊.規范入科教育對外科實習生實習效果的臨床研究[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4,29(S2):S319-S320.
[6]陳惠芳,黎少英,郭翠瑩,等.教育于預對手術室入科護士手衛生依從性的影響[J].中醫藥指南,2012,10(21):342-343.
[7]陳愛香,秦志萍.混合式教學模式用于婦產科護理學課程的實踐效果研究[J].護理研究,2019,33(6):1027.
[8]孫艷梅.臨床案例在眼科臨床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2016,9(9):146.
[9]黃祥平,張小梅,杜艷華.淺談眼科教學中現代教學技術的應用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5,31(4):220.
[11]王海燕,陳晚霞.分層級培訓在提高護士崗位勝任能力中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6,23(6):170-173.
[12]楊淑梅,李志茹,張敏.護理思維模式千預對實習護生臨床決策能力的效果評價[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6):101-102.
作者:干錦華 王芳 劉利 蘭根銀 范秋梅 單位: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