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院校創業法律教育創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大學生逐漸成為創新創業的生力軍,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隨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當前高校尤其是高職院校的創業法律教育普遍存在供給不足、供給不優的問題。本文運用供給側改革的理念,通過開發線上線下創業法律教育資源、依托創業基地和創業項目改進創業法律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探索高職院校創業法律教育的路徑創新,從量和質兩個方面為學生提供充足和優質的法律教育供給服務。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高職院校創業法律教育
一、供給側改革視域下高職院校創業法律教育存在的問題
以供給側改革的視角綜觀當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1.高職院校創業法律教育供給不足。
當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已普遍開展,但其教育的重點放在創新意識的培養、創業項目的選擇等方面,對創業過程中的法律風險如何防控存在明顯的供給不足。針對這一狀況,許多學校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開設相關選修課程等,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相關法律服務。但由于師資力量欠缺、課時有限等問題,法律教育仍是當前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之一,創業法律教育無法面向更多的學生開展,創業法律教育在量的供給上明顯存在不足。
2.高職院校創業法律教育供給不優。
在已經開展創業法律教育的高職院校,由于法律專業師資力量薄弱,教師時間精力有限等因素的影響,高職院校創業法律教育內容缺乏針對性,教學方法手段相對陳舊,對社會發展需求、學生創新創業需求和學生學習特點等研究不足,導致創業法律教育吸引力不足,滿足不了學生對創業法律知識的學習需求。高職院校創業法律教育普遍存在供給不優,實效性不強的困境,無法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多樣化、個性化、靈活化的法律教育服務。
二、供給側視域下高職院校創業法律教育的路徑創新
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運用“用戶需求”“有效供給”等供給側改革核心理念于高職院校創業法律教育中,從教育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實施途徑等方面思考改革創新,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個性化、靈活化的創業法律教育服務,可增強高職院校創業法律教育的實效性。
1.線上線下并舉,保證創業法律教育充足供給。
在高職院校現有的教學模式下,以課程為依托開展創業法律教育仍然是最有效的途徑。除了傳統課堂以外,利用信息技術開辟網絡課堂,線上線下并舉,可以打破時空限制,擴大創業法律教育的受益面,為更多的學生提供創業法律教育服務。(1)在必修課中充實創業法律教育相關內容。高職院校可嘗試在必修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強化“法律基礎”部分的教學,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在此基礎上,開辟“就業創業中的法律規范”專題,凸顯創業法律教育。(2)開設創業法律教育選修課。高職院校可集結有相關專業背景的教師開設創業法律教育選修課。以筆者所在的高職院校為例,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便著手開設《大學生創業法律基礎知識與實務》選修課,18課時、1個學分,每期可提供500多個學生的選修需求。教師團隊精心設計課程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可為有興趣、有需求的學生提供比較系統的創業法律教育服務。(3)建設創業法律教育網絡空間。除了傳統的線下課堂教學外,高職院校還可以建設創業法律課程網絡學習空間,以系列微課等形式開展網絡教學,打造豐富優質的教育資源庫,網絡學習空間不僅可以滿足更多學生的學習需求,而且有利于為學生提供及時、便捷的咨詢輔導。筆者所在高職院校在開設線下選修課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優化教學資源,依托網絡平臺打造創業法律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該門精品資源共享課由系列原創微課、習題庫、試題庫、案例庫等組成,學生網上選修課程可認定學分,突破線下選修課的時間和空間限制,方便學生隨時學習,教師隨時答疑解惑,是保證高職院校創業法律教育有效供給的有益嘗試。
2.基地項目共進,保證創業法律教育優質供給。
目前,各個高校在創業法律教育方面已有一些探索和成果,譬如,出版了一些創業法律教材、參考書等,為創業法律教育的開展提供了參考。但由于各個高校尤其是高職院校專業特點的差別,學生創業的領域大相徑庭,現有的教材、參考書等在教學內容上考慮普適性較多,針對性較少,加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普遍應用理論講授、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導致高職院校創業法律教育供給不憂、實效性不佳。因此,利用高職院校雙創教育的優勢,探索創業法律教育內容和方法的優質供給之道勢在必行。(1)以創業基地為依托,構建個性化的創業法律教育內容體系。高職院校開展雙創教育已有一定的基礎,大多數高職院校都建立了一個或多個創業基地,這些創業基地大多以該校專業為依托,具有很鮮明的專業特色。因此,以學校創業基地為依托,面向創業基地內的創業者、創業企業開展調研,以學生在創業基地的創業實踐及其參與具體創業項目過程中遇到或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為基礎,篩選整理創業法律教育內容,形成適合該校學生創業需求的、特色鮮明的創業法律教育內容體系,可大大增強高職院校創業法律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筆者所在高職院校通過調研,了解本校畢業生和在校生創業企業特點和創業過程中遇到的相關法律問題,篩選出本校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的常見法律風險,如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問題等,在教學過程中作為重點難點進行破解,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創業法律教育服務。(2)以創業項目為線索,打造有特色的創業法律教育方法體系。筆者在創業法律教育實踐中遇到的難題之一在于法律教育的吸引力不足。究其原因,法律教育理論性強,學生普遍對法律知識比較陌生,即使學生認識到創業法律教育對其非常有用,但在學習過程中難免出現消化不了、學習熱情難以持久的狀況。因此,保證創業法律教育的優質供給必須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筆者認為,以真實的創業項目為線索,學生分組組建模擬企業,組織學生對真實的創業企業開展調研,歸納整理從創業項目的選擇、創業企業的籌備和設立、創業企業的經營管理、創業企業的解散等完整的創業流程的各個環節常見的法律風險,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教師答疑解惑,如此可拉近法律與學生創業實踐之間的距離,提高創業法律教育的親和力,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高職院校創業法律教育的實效。
參考文獻:
[1]王麗.增強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的實效性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8(01):203-204.
[2]黃靜,劉子奮.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問題探析[J].長春大學學報,2017(06):64-67.
作者:王芳 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