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風景園林的拼貼藝術發展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拼貼藝術是一種融合多元造型元素、設計元素、色彩元素而形成的視覺作品,其通過多元色彩與元素的隨意拼接來實現非現實性的畫面敘述,是當代一種較為新穎的藝術表達形式。從惠州西湖風景園林旅游資源的宣傳來看,可以通過拼貼藝術實現惠州西湖風景文化的社會化傳播。本文將分析惠州西湖風景園林的藝術文化符號,探究拼貼藝術對惠州西湖風景園林的文化宣傳意義與價值,并在此基礎上探究其風景園林區的拼貼藝術應用與發展路徑,旨在全面促進當地風景文化的藝術化傳播與發展。
關鍵詞:惠州西湖;拼貼藝術;應用;發展
在如今文旅產業協同發展的背景下,我國諸多地域將地方特色的景觀文化與旅游經濟結合在一起,從而在市場化發展過程中用文化帶動地域經濟發展,而文旅產業也能夠通過創意藝術設計的文創產品來實現地域特色與文化的傳播。拼貼藝術作為一種新穎的文創產品加工形式,其采用手工組合拼接的形式呈現出惠州西湖的特色建筑景觀與歷史人物,這便可以采用一種手工加工的形式創新惠州西湖文旅紀念品,用拼貼藝術來助力惠州西湖風景園林旅游文化的發展。
一、惠州西湖風景園林的藝術文化符號解讀
惠州西湖風景園林位于廣東省東南部,該景區是一個以山水為特征,以休閑娛樂觀光為主要功能的風景名勝區,有“五湖六橋八景”等景點,其中,祥云掛榜、玉塔微瀾、西湖蘇跡、豐渚孝感等景點被選為“惠州十大名勝”[1]。從自然景觀來看,惠州西湖作為國家5A級景區,地處低丘陵河谷,同時西北方紅花嶺景區的山巒較多,且大面積覆蓋植物、動物等生態資源,這些景觀作為當地特色的景觀元素構成特色的地域風貌,將自然景觀進行藝術化的加工,用藝術來促進人文景觀的傳播。從歷史文化的角度來看,蘇東坡被貶之后被惠州的自然風景所折服,這一歷史文化增加了惠州的歷史底蘊;為紀念廣東愛國將領,惠州西湖在豐湖東岸建設仲元亭[2]。可以說,這些歷史文化名人在歷史的積淀過程中使得惠州西湖的人文價值更加濃厚,他們同樣能夠作為一種藝術文化符號進行加工設計,從而更好地帶動當地風景園區的發展。
二、拼貼藝術對惠州西湖風景園林的文化宣傳價值
(一)色塊元素拼接呈現,強化大眾視覺沖擊
拼貼藝術作為一種視覺藝術,能夠通過組合多元化的色彩元素進行,從而以色塊的拼接與組合形成全新的視覺體驗[3]。若通過拼貼藝術對西湖景觀進行呈現,也能夠采用多元化色塊組合的形式創造新的創意圖像,從而在市場環境中強化大眾的視覺沖擊與體驗,使得大眾能夠在此過程中感受惠州西湖特色的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
(二)西湖歷史藝術加工,人文思想藝術表達
拼貼藝術作品在設計與加工的過程中,要實現藝術化的加工與表達,就需要基于當地特色的人文思想與歷史內涵進行加工,從而通過藝術化的形式對景區文化思想進行全面傳播。可以說,將惠州西湖用拼貼藝術的形式呈現,就是對惠州西湖的文化元素進行深度挖掘,并將其作為拼貼藝術作品中的核心元素,從而采用手工拼接的形式對這些具備較高人文內涵的藝術元素進行集中呈現,以此促進西湖文化思想與內涵的社會化傳播[4]。
(三)形成多樣文創產品,帶動文旅產業發展
拼貼藝術作為藝術化加工的一種形式,能夠用圖案組合與拼接的形式進行藝術作品的加工與設計。對于惠州西湖風景園林的發展而言,我們能夠基于園林景區進行藝術圖案設計,例如,自然風光的背景圖案、人物的動漫拼接圖案等,這些圖案可以作為拼貼藝術的元素進行組合應用,在多元化拼貼元素的藝術設計與加工過程中創新文創產品,用拼貼組合進行文創設計,從而在當地文旅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將人文性、藝術性理念融合在旅游紀念品中,更好促進西湖文化的發展與傳播。
三、惠州西湖風景園林的拼貼藝術應用與發展路徑探究
(一)手工自助拼貼,吸引游客參與拼貼活動
要實現惠州西湖風景園林的傳播與發展,需要在文旅產業活動中創新活動體驗,發揮拼貼藝術的價值,創造多元化的體驗性活動。例如,在惠州西湖文創產品的宣傳活動中,產業的經營者可以將惠州西湖的建筑景觀用動畫圖案、實景圖案的形式呈現,并且將其制作為貼畫進行銷售,這樣游客就可以購買這些創意化的拼貼畫,并對其進行手工自助拼接。可以說,這種手工自助拼貼的形式,能夠激發游客充分發揮想象力,進而對惠州西湖拼貼畫加以設計,從而在日常生活中對惠州西湖特色的文化景觀與自然景觀進行更好地宣傳普及[5]。
(二)拼貼作品展覽,西湖景觀文化空間呈現
在惠州西湖風景園林的建設與發展過程中,不僅需要對當地的特色景觀與文化建筑進行展覽呈現,還需將拼貼藝術也融入相應的展覽活動中,從而使當地的景觀文化實現藝術化升值。一方面,可以吸納當地的民間藝人、藝術設計師等群體對惠州西湖拼貼畫進行設計,從而通過專業化、生活化的拼貼設計構造優質的地域特色藝術作品,以此吸引更多的優秀設計師、游客前往景觀參觀展覽。另一方面,惠州西湖在舉辦拼貼藝術展覽的過程中,也可以開辟一片專門的游客拼貼藝術空間,讓游客進行自主設計。游客可以在此區間自主設計作品,也可以將自身設計的拼貼作品副本在展覽館中進行呈現,從而打造一片特殊的西湖文化展覽空間。
(三)專用墻面拼貼,延續游客到此一游形式
如今在文旅產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部分游客采用打卡、到此一游的形式來紀念參觀過的景點,為了避免游客對惠州西湖園林景區的設施產生一定的損壞,惠州西湖需要對“到此一游”的模式進行改進,設置專門的“到此一游”打卡區,從而在滿足游客游覽需求的基礎上還能實現景觀文化的傳播。例如,在西湖園林景區中設置專門的墻面空間,游客可以在墻面中采用拼貼圖案進行組合,從而在專用墻面空間延續景點打卡的習慣,相關工作人員可以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拼貼原料,而游客也可以用自己所帶的布片、紙張等材料來參與墻面景觀作品的拼接,這就能夠讓游客在保持景點打卡習慣的基礎上進行自主圖案拼貼,構成景區特有的文化藝術長廊,這對惠州西湖園林景觀的傳播與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四)手賬產品銷售,文創紀念產品帶動發展
在文旅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文創產品在市場活動中也呈現出如火如荼的發展態勢,對此,為了實現惠州西湖風景園林的拼貼藝術發展,景區也可以基于受眾群體的需求進行特色文創產品的銷售,以此來帶動當地文化經濟的發展[6]。一方面,在拼貼藝術的市場定位過程中,首先要將文創產品的受眾定位于年輕化的群體,可以針對年輕群體進行歷史文化的教育,而且創意化的拼貼作品也更受青年群體的喜愛。另一方面,在文創產品的設計過程中,需要基于當地特色的自然文化景觀元素進行繪圖設計,并且鼓勵大眾采用多元化的材料與色塊對當地景觀進行拼接。例如,在手賬系列產品的設計過程中,當地為大眾提供多元化的手賬材料,并為大眾提供一定的圖紙樣本,從而通過游客自主手賬加工的形式來促進當地文創產品的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惠州西湖在發展的過程中已經具備諸多自然景觀以及歷代文化名人的文化景觀生態,這使得惠州西湖成為一個蘊含人文歷史的風景名勝區,實現了自然與文化的深度融合與發展。對此,運用拼貼藝術對西湖風景園林的自然與文化景觀進行藝術化表達,更能夠將自然景觀、歷史人物通過拼貼元素加以集中呈現,從而帶動相關文旅產業的發展,而惠州西湖也能夠在發展的過程中采用拼貼藝術的形式創新文旅產業形態,用多元創意紀念產品來實現當地文化價值與經濟價值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曙光,朱君嫻.惠州西湖詩詞的文化景觀及意蘊[J].惠州學院學報,2020,40(05):19-23+53.
[2]唐孝祥,馮惠城.惠州西湖八景及其審美文化特征[J].中國名城,2016(01):92-96.
[3]王璐.繪本中的立體語言——拼貼藝術[J].藝術品鑒,2021(20):109-110.
[4]李琳琳.淺談拼貼藝術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表現[J].明日風尚,2019(06):31.
[5]吳冠聰.基于本土文化的色彩導視系統設計——以惠州西湖為例[J].藝術評論,2017(01):168-172.
[6]黃麗娟.立足惠州西胡景區探索地域文化在景觀設計中的表達[J].熱帶林業,2014,42(02):50-52.
作者:鐘菁琳 單位:廣東省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