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婦產科手術腹部切口患者人性化護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人性化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其更貼近患者的生理、心理特點,因此更加受到歡迎。婦產科患者群較為特殊,對護理服務質量要求更高,本研究對100例婦產科開腹手術患者進行人性化護理,旨在調查人性化護理在婦產科手術腹部切口患者中的應用意義,為婦產科護理提供參考資料,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2年5月~2014年5月江西省萬安縣五豐鎮衛生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平均年齡(31.84±5.6)歲,其中剖宮產44例,子宮肌瘤剔除21例,卵巢囊腫切除術16例,異位妊娠10例,子宮附件手術4例,子宮切除術5例。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2組在一般情況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進行傳統護理,進行各個方面的指導,包括患者的飲食、姿勢調整、降低疼痛感、傷口處理和術后健康恢復的指導。人性化護理除了上述護理外同時包括以下內容。
1.2.1術前護理在患者剛進入醫院的時候,醫護人員應先給患者講解清楚住院期間需要遵循的規章制度,以及醫院的機構設置和基本環境特點,為住院者提供干凈衛生的住院條件,讓患者得到良好的休息。做剖腹手術的患者,因手術的創傷以及所患病癥所引起的痛苦感,或者太擔憂手術安危,容易出現緊張、恐懼、焦慮的狀況。護理人員需主動和患者溝通,建立和諧護患關系,消除患者的恐懼和顧慮,幫助患者建立自信心。在手術前要了解患者病史,從而準確分析判斷病情,對有可能出現的問題要做好充分的應急準備。
1.2.2術中護理護理人員要嚴格按照無菌原則以及手術護理規則執行各項護理操作,在護理過程中動作要輕柔,減少患者二次損傷可能性,同時配合醫師操作。在手術過程中要注意對患者術區狀況進行觀察,防止術區周圍臟器受到損傷,同時做好止血工作。
1.2.3術后護理術后護理是患者護理過程中的關鍵環節,護理人員術后要按時對患者切口進行查看,若發現切口紅腫、邊緣存在分泌物或切口邊緣發紫要及時通知醫師金系你個查看,并要將患者切口情況進行記錄。對于存在尿儲留的患者要及時進行導尿,同時叮囑患者家屬照看患者,若發現異常及時通知護理人員進行查看。
1.2.4心理護理患者的心理狀態也會影響患者治療效果,護理人員在工作中要對患者心理狀況進行觀察,若發現其存在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要及時進行安慰、疏導,幫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緒。同時要告知患者家屬多對患者進行鼓勵和支持,使患者能以一個平穩的心態度過康復治療期。
1.3觀察指標
對2組患者的肛門恢復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情況進行觀察。患者護理前后分別進行心理焦慮量表(SAS)以及抑郁量表(SDS)評價。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排氣平均時間為(23.9±4.8)h,平均住院時間為(9.2±3.1)d,護理滿意度為96%。對照組患者排氣平均時間為(35.6±6.5)h,平均住院時間為(13.3±3.7)d,護理滿意度為69%。相對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更短、肛門排氣功能恢得復更快,對護理過程的滿意程度也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對于婦科開腹手術患者來說,護理是非常重要的環節,護理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患者的預后。若護理工作出現漏洞很容易增加患者不良癥狀發生率,嚴重影響患者康復。近年來,隨著醫學模式逐漸轉變,護理模式也發生了一定的轉變,現階段臨床護理不僅要求對患者疾病進行護理,同時要對患者的心理、生理、認知進行綜合護理,尤其是心理護理。心理護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緒,提升患者治療的信心和治療依從性。人性化護理中,不僅包含心理護理,同時還包括環境、生活等方面的護理,能進一步改善患者的治療狀況,為手術提供了有利的保障。術后的患者要有合理的、有效的護理安排,在手術中要給他們做心理疏導,在手術后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使患者在整個過程中減少痛苦。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在手術后的肛門排氣、住院時間等均短于對照組,同時,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較高(P<0.05)。總之,人性化護理服務對婦產科手術腹部切口患者的康復有積極作用。它能夠有效提升護理效果、加快患者康復進度,同時還有利于和諧醫患關系的形成,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作者:李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