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婦產科合并糖尿病圍術期臨床護理效果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分析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圍術期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從該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婦產科收治的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選取90例納入對照組(n=45)和觀察組(n=45),對照組實施常規臨床護理,觀察組實施綜合臨床護理,比較兩組護理前后心理情緒、糖化血紅蛋白狀況、護理滿意率。結果兩組患者護理前焦慮、抑郁評分和糖化血紅蛋白狀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各項指標評分明顯降低,且觀察組更優(P<0.05);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圍術期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臨床護理干預,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和糖尿病相關指標,與常規護理方式相比,綜合護理干預可提升患者護理滿意率。
[關鍵詞]婦產科疾病;糖尿病圍術期;焦慮;抑郁;糖化血紅蛋白
婦科疾病屬于女性常見疾病和多發病,影響女性代謝、內分泌甚至生育能力,患病后會導致患者生活質量、身心健康程度降低。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漸上升,日常飲食豐富多樣,導致糖尿病患者患病率提升,導致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數量提升[1]。糖尿病患者患病后會出現多種并發癥,使得身體代謝紊亂,合并婦科疾病后,會導致患者病情加重,易引發心、肝、腎等器官性疾病,使得治療難度提升。針對該病治療中,手術為主要治療方式之一,但麻醉和手術會導致患者機體應激反應增加,引發體內代謝亢進,且體內皮質醇、生長激素和兒茶酚等出現異常分泌表現,影響患者糖尿病相關體征穩定性[2]。因此,圍術期必須采用相應護理方式,提升各項影響因素控制程度,幫助患者穩定病情,提升輔助治療效果。該次研究選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該院收治的90例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主要探討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圍術期的臨床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從該院婦產科收治的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選取90例為護理觀察對象,設置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5例,對照組:21~45歲,平均年齡(32.8±1.5)歲,病程5d~12個月,(1.5±1.1)個月;觀察組:22~47歲,平均年齡(33.2±1.7)歲,病程6d~12個月,(1.6±1.2)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措施,具體措施包含術前用藥、飲食指導,向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做好術后各項相關設備準備,調控手術室內溫度和濕度[3]。觀察組實施綜合臨床護理干預措施,具體措施:①術前指導患者做好各項相關準備工作,指導其正確用藥、合理飲食,并向其詳細說明病情,提升對病情認知,并告知各項護理和手術操作意義和作用[4]。②引導患者主動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狀況,并針對其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心理疏導,轉移注意力和講解疾病成功治療案例,幫助其緩解緊張、不安、恐懼和焦慮抑郁等心理情緒,取得患者信任,構建良好護患關系,從而提升患者對各項護理操作配合度。③對患者血糖等指標進行觀測和記錄,并結合實際情況,幫助患者制定適合食譜,控制糖分攝取量[5]。④鼓勵患者進行適當運動,促進糖分代謝和機體內平衡,提高免疫力。⑤以患者為中心加強人文關懷,滿足患者需要,從而幫助患者穩定情緒。⑥術后指導并幫助患者作為日常清潔護理,避免感染[6]。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和抑郁心理狀態評分,評分標準分別采用焦慮量表(SAS)評價和抑郁量表(SDS)評價方式,評估患者心理護理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況,分數越高,患者焦慮、抑郁狀況越嚴重。觀察兩組糖化血紅蛋白指標,計量數值越低護理效果越顯著。統計兩組患者對護理方式滿意率,評分標準按照醫院自制滿意度問卷調查表評分進行確定,總分為100分,≥90分為滿意,70~89分為一般滿意,而評分<7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率=(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00%。
1.4統計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用(x±s)、[n(%)]表示,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SAS、SDS評分
護理前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評分明顯降低,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護理前后糖化血紅蛋白指標
護理前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后血糖變化明顯,且觀察組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護理滿意率
觀察組患者滿意率為97.78%,對照組為86.67%,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近年來,受人們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影響,女性群體在不良習慣、環境等因素影響下,外陰疾病、陰道疾病、子宮疾病和盆腔疾病等婦科疾病發病率明顯提升,嚴重影響了女性身心健康。而糖尿病作為一種受胰島素分娩異常或分泌障礙影響的高血糖特征慢性代謝疾病,會加重婦科疾病女性患者病情和治療難度。相關調查顯示,我國近年來糖尿病患者數量處于不斷上升趨勢,導致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發病率不斷提升[7]。針對該病臨床主要采用手術方式,通常執行婦產科手術期間飲食會受到限制,而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糖代謝異常問題,饑餓感嚴重會導致代謝紊亂,促使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提升,使得婦產科疾病手術治療效果降低[8]。因此,臨床中必須提升重視程度,合理利用相應圍術期護理措施。具體護理中為保證護理效果,既要建立良好護患關系,提升患者配合度,又要求提升提高護理人員技能,為患者提供全面對癥護理,緩解治療期間患者產生的焦慮和抑郁等負面情緒,以此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9]。該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前護理前焦慮、抑郁評分和糖化血紅蛋白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護理后各項指標均明顯降低,兩組比較明顯觀察組更優(P<0.05);兩組患者依從率和滿意率對比,觀察組(95.56%,97.78%)均優于對照組(80.00%,86.67%)(P<0.05),說明通過臨床護理可改善兩組患者抑郁和焦慮心理狀態,利于減少心理因素對患者生命提升影響,但常規護理方式與綜合護理方式相比,綜合護理措施實施更加全面,對患者心理狀態改善更加明顯。同時綜合護理措施,可促使患者更加配合護理人員各項相關操作,利于落實對患者有效護理,提升輔助治療效果和患者對護理方式滿意程度。綜上所述,對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中,常規護理方式與綜合護理方式均可對患者心理和糖化血紅蛋白指標等起到良好改善效果,但綜合護理措施在臨床中作用更加顯著,利于提升患者依從性和滿意度,改善其心理狀態。
[參考文獻]
[1]施美娘.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圍術期的臨床護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6):132-133.
[2]趙曉紅.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78例的圍術期臨床護理對策[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4):136-137.
[3]王巖,熊顏嬌,謝文敏.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討論[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3):123-124.
[4]王金芳.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圍術期的臨床護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7):7-8.
[5]沈盼盼.探討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4):72-73.
[6]張娟,劉春.婦產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探討[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2):101-102.
[7]林美娜,許坤紅,許紅姨,等.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實施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5(7):56-59.
[8]劉黎婷.婦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圍手術期的臨床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8(5):29-30.
[9]陳含.婦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圍手術期治療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12(13)14-17.
作者:宋美娜 朱春梅 單位:青島大學附屬威海市立第二醫院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