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兒科臨床實習手冊中護理教學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兒科臨床實習手冊》在兒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兒科實習的50名護生作為對照組,將2017年4月至2017年9月在兒科實習的50名護生作為觀察組,對比兩組護生的理論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及溝通技巧成績,住院患者及帶教老師對護生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護生理論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及溝通技巧成績均優于對照組,觀察組帶教老師滿意度及住院患者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兒科臨床實習手冊》的應用有助于護生掌握兒科臨床護理工作,提高了護生的臨床護理實踐能力,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
關鍵詞:兒科臨床實習;護理教學;實習護生
0引言
臨床實習是培養實習護生綜合實踐技能的重要過程,是實習護生畢業后適應將來臨床工作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在護理臨床實習過程中,護理實習生由學生轉變到一名合格、高素質的護士,理論知識教育得到進一步延伸。臨床帶教則是指護理實習生在帶教老師的專業指導下利用護理程序為患者實施全面的護理干預。臨床帶教已成為護理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臨床實踐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塑造學生專業態度和專業意識的最佳方式[1]。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護理實習生的實習水平將直接影響到臨床工作質量。由于實習護理生學歷層次、知識水平、文化背景、適應能力等存在較大差別,對不同層次護理實習生,如何達到實習目的及要求,是每位帶教老師值得深思的課題[2]。我科使用《兒科臨床實習手冊》輔助帶教,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將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兒科實習的50名護生作為對照組,將2017年4月至9月在兒科實習的50名護生作為觀察組。兩組護生在年齡、學校、學制及在校學習成績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帶教方法
1.2.1對照組
采用一對一帶教模式,實習內容及考核均由帶教老師負責和監督實施。帶教老師對實習生進行專科知識以及技能指導,監督護生順利完成工作。實習生對患者的各項基礎、專科護理、各種治療以及健康宣教等實習內容均由帶教老師每周對護生進行護理質量評估。
1.2.2觀察組
采用一對一帶教模式,實習內容及考核均由帶教老師負責和監督實施。總帶教對帶教老師進行培訓,帶教老師按照《兒科臨床實習手冊》要求對實習生進行專科知識以及技能指導,并向實習生發放《兒科臨床實習手冊》。實習生通過帶教老師及《兒科臨床實習手冊》的指導對患者進行各項基礎、專科護理、各種治療以及健康宣教等,帶教老師每周對護生進行護理質量評估。
1.3效果評價
1.3.1出科考核成績
實習生出科前參加理論知識、操作技能以及溝通技巧等綜合技能考核。理論知識考核為閉卷考試,滿分為100分,≥85分為合格。操作技能考核隨機抽選科室常見操作1項,滿分為100分,≥80分為合格。溝通技能測評采用現場提問形式,虛擬臨床工作情景,測評護生的溝通技巧及應急應變能力,滿分為50分,≥30分為合格。
1.3.2滿意度調查
實習結束后發放患者滿意度問卷和帶教老師滿意度問卷調查表,滿分為100分,≥80分為達標。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c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生理論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及溝通技巧成績
觀察組各項成績均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1)。
2.2住院患者及帶教老師對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生的滿意度
比較觀察組帶教老師滿意度及住院患者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1)。
3討論
3.1有助于護生掌握兒科臨床護理工作
《兒科臨床實習手冊》根據護生兒科實綱要求制定,內容包括兒科護生實習計劃、工作職責、實習要求、應知應會、兒科基礎理論知識、兒科常用藥物知識、護理常用操作規范等。《兒科臨床實習手冊》以文字與圖解相結合,能夠成為護生課后的教案,特別是入科介紹方面可避免介紹時間過長或護生聽課注意力不集中,造成講過問題重復出現的尷尬局面。《兒科臨床實習手冊》使護生有了明確的理論指導,護生在實習中無論遇到的是患者的問題、還是老師的提問都能從容應對,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
3.2提高了護生的臨床護理實踐能力
護生在明確兒科工作特點的前提下,運用《兒科臨床實習手冊》中提供的多種教學教案進行學習,并與老師及時溝通,進行總結,使知識更加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得到提高,對于一般常見護理工作能夠在老師指導下完成,對于較簡單的基礎護理工作,能獨立完成。
3.3提高了護生的學習積極性
護生由于剛接觸臨床,第一次面對患兒,其臨床思維顯得盲目混亂,對工作程序感到雜亂無章,她們習慣于成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缺乏主動攝取知識的精神興趣,不具備創造性思維能力。而《兒科臨床實習手冊》中的實習計劃一目了然,它將教學目標細化,將總目標分為四個階段來完成。護生預先知道了當前實習任務和階段的實習目標,為下一階段的實習內容做好預復習功課,由被動接受轉變成主動攝取和探求知識,從而彌補了傳統教學的隨意性帶來的不足。
3.4提高了師生的滿意度
由于帶教老師在忙于繁重的日常護理工作的同時進行臨床帶教,怕護生出差錯,故讓護生動手操作、實踐機會少,忽視了與學生的溝通。在工作中,實習護生大多做些換液體、測體溫、血壓等簡單的護理工作,使其認為自己未被重視,工作難度小,含金量低。傳統的帶教模式下,護生學的東西很零散、片面,導致教學質量不高,從而引起護生不滿情緒。《兒科臨床實習手冊》明確了師生教與學的要求,這就促使老師會經常主動關心、詢問所帶護生的學習情況,盡可能地創造學生鍛煉的機會,增強了老師的責任心。在這個互動中增加了彼此的了解,滿足了護生的求知欲,提高了教學滿意度。
3.5增強了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
《兒科臨床實習手冊》的應用使護生求知欲增強,從而促使帶教老師不斷的自我學習,提高業務水平,規范帶教行為,進而提高其教學素質和綜合素質。帶教老師的選拔要求嚴格,從而使兒科每一位護理人員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和業務水平。《兒科臨床實習手冊》的應用獲得了帶教老師和實習護生的較高評價。護理專業的臨床畢業實習是高等護理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3],而《兒科臨床實習手冊》的應用很大程度提高了臨床教學質量。《兒科臨床實習手冊》的應用規范了臨床實踐中的護理行為,有利于減少差錯事故的發生,幫助護生在較短時間內熟悉兒科工作的整體流程,提高了教學質量。同時,在護生與帶教老師的交流過程中,可以密切師生關系,減輕了護生的緊張情緒,增加帶教老師的成就感,有利于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靳靜.兩種不同帶教方法在兒科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7(28):200-201.
[2]余芳,閆冰.護理實習生分層次培訓在實習帶教中的作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22):220-221.
[3]沈萍.臨床護理教學路徑在兒科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32):3919-3921.
作者:趙美 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