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兒童出生狀況及體格調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作者:霍亭竹 1楊凡1 熊菲1 李平1,4 毛萌1,2,3,4 作者單位:1.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兒科 2.四川省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 3.婦兒疾病與出生缺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4.發育與婦兒疾病四川省重點實驗
出生情況分類標準:以我國15城市不同胎齡新生兒出生體重值為標準,出生體重在同胎齡平均體重第10百分位以下定義為SGA,出生體重在同胎齡平均體重第90百分位以上定義為LGA,出生體重位于同胎齡平均體重第10~90百分位之間為AGA[8]。
體格情況定義:身材矮小定義參考第2版《兒童保健學》,即身高低于本民族、本地區、同齡、同性別健康兒童的平均身高兩個標準差(2SD)或第三百分位以下[9]。超重和肥胖定義參考中國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篩查體重指數值分類標準[10]。
統計學分析:用EpiData3.0建立數據庫。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1一般情況
共發放出生情況調查表10000份,回收7291份,回收率為72.91%,其中有效調查表為7194份,有效率為98.67%。本研究中男女生在各年齡段人數基本平衡(男∶女=3494∶3700)。其中SGA比例為6.23%,LGA比例為18.06%。身材矮小比例為1.89%,其中5.13%的SGA身高未能追趕至-2SD,AGA身高低于-2SD的為1.78%。男童超重和肥胖的發生率分別為18.9%和6.5%,女童分別為6.0%和1.2%;LGA超重的發生率為13.78%,肥胖發生率為4.39%。見表1~3。
2各年齡段身高情況分析
被調查兒童的身高在10~15歲年齡段SGA、AGA、LGA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男童中,10歲~和11歲~組的SGA兒童身高低于AGA,且10~15歲各組的SGA兒童身高均低于LGA兒童;10~15歲組LGA兒童身高高于AGA兒童。女童組中,SGA兒童13~15歲的身高均低于AGA和LGA兒童;10歲~組、12歲~組、13歲~組LGA兒童身高高于AGA兒童。見表4,圖1。2.3各年齡段體重情況分析男童在各年齡段SGA、AGA、LGA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總體來說LGA兒童體重均值大于AGA和SGA兒童,9歲~至13歲~組的LGA兒童比AGA體重明顯增加(P<0.05);11歲~和14~15歲組SGA兒童體重低于AGA兒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女童在10歲~至12歲~組和14~15歲組SGA、AGA、LGA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LGA兒童體重大于AGA和SGA兒童,其中10歲~至12歲~組的LGA兒童體重與AGA兒童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14~15歲組SGA兒童體重小于AGA兒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5,圖2。
討論
1998年我國11個省44個市、縣調查顯示我國SGA的發生率為5.87%,其中城市為4.20%,農村為6.30%[11],本次調查顯示成都市區SGA比例為6.23%,與我國平均水平接近。雖然導致SGA的原因多樣,且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但研究表明SGA與孕期不良宮內環境、母親基礎疾病、胎兒染色體異常、胎盤功能異常等相關。大多數學者認為SGA的發生與上述原因導致的生長激素(GH)分泌低下,部分SGA兒童的下丘腦-垂體-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軸受損密切相關[12-13]。1963年,Prader等[14]提出“追趕生長”這一概念,用來描述因病理因素導致生長遲緩的兒童在去除這些因素后出現的生長加速現象。長期隨訪的研究顯示SGA在出生以后多數能在2年內獲得明顯的追趕生長,但仍有10%~15%未能有追趕生長[12],SGA身材矮小者可持續整個兒童期甚至到青春期、成人期,未實現兩年內追趕生長者18歲時身高仍低于同年齡兩個標準差者的相對危險是純低體重的5.2倍,是低體重標準身長者的7.1倍[15],50%未發生追趕生長的兒童發展為成年矮身材,以致最終身高低于其基因所決定的高度[16]。本次調查數據顯示9~14歲SGA兒童總體體格發育平均水平多個年齡段低于AGA和LGA兒童,尤其是身高的差異更為明顯,低于同年齡同性別身高兩個標準差的兒童約占SGA兒童的5.13%。其中10歲~至11~歲組的SGA男童身高低于AGA組;女童組中,SGA兒童13~15歲的身高均低于AGA和LGA兒童。SGA追趕速度過快可導致代謝綜合征,健康的飲食結構控制有利于避免SGA追趕期的身高及體重追趕過速。獲得良好自然追趕的患兒,要監測其血壓、空腹血糖、胰島素等指標以預防代謝綜合征的發生。未達到滿意追趕的患兒需進行GH治療[17]。因此,應充分重視出生情況和體格發育狀況,速度增長過慢的孩子應加強管理并提早干預,尤其是2歲內未出現“追趕生長”的兒童,其成年身高較矮的風險明顯增高,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配合,改善其成年身高。
本次調查顯示成都市9~15歲兒童中男童超重和肥胖發生率分別為18.9%和6.5%,女童分別為6.0%和1.2%,其中LGA超重的發生率為13.78%,肥胖發生率為4.39%。據2000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分析四川省男童超重率和肥胖率為6.95%和2.84%,女童為4.23%和2.09%[10],與之比較,本研究中LGA兒童在青春期超重和肥胖的發生率相對較高。在青少年期出現的肥胖可能導致性發育的提前,并影響其心理運動發育,同時與成年后的肥胖、代謝綜合征發生相關。出生體重作為胎兒環境的代表性指標,和學齡期、青春期、成年期肥胖的發生率呈“U”型關系,即以高出生體重為一端,低出生體重為另一端,今后發生肥胖的危險性都顯著增加[18]。高出生體重與孕母體重過重、孕期體重增長過快密切關聯,其體重的超額部分和體脂的蓄積程度(體脂率%)呈正相關[18]。有研究表明孕期體重增加越多,LGA的發生率越高,孕期平均每周體重增加0.39kg,兒童肥胖的發生率可增加到10%[4]。LGA發生肥胖的風險則為正常兒童的1.23倍[5]。
綜上,兒科與產科緊密配合,合理控制孕期不良因素,如妊娠期糖尿病、體重增加過多等發生,以減少LGA的出生率。從胎兒期進行干預以預防兒童肥胖,可進一步降低成年后代謝綜合征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