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文藝片電影藝術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文藝片的感情分類
(一)壓抑類
賈樟柯當年的一部《小武》,讓我們在壓抑中久久無法釋懷。這類文藝片要求演員樸實、真實,有時甚至會喚起觀眾的憐憫之心。正是因為故事題材的平民化、底層化,使得壓抑類的文藝片成為大家更愿意去關注的片種。當然還有賈樟柯的另一部電影《站臺》、王小帥的《十七歲的單車》等,都屬于這類。
(二)反思類
謝晉導演的《芙蓉鎮》、張藝謀的《活著》、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田壯壯的《藍風箏》等,均在觀影后使得觀眾有萬千思考。縱觀反思類文藝片,我們發現它往往是基于小說故事和社會現實之上,制造問題、經歷問題后提出思考。
(三)暴力類
我們聽名字就會發現,這一類文藝片是“文藝圈”里的“粗暴分子”。當暴力也成為一種美學范疇的時候,再多的話語也無法描述出觀眾觀看此類影片的快感和大呼過癮的勁頭了。如昆汀塔倫蒂諾的《低俗小說》、北野武的《那年夏天寧靜的海》等。
二、世界各地的著名導演與他們的文藝片
(一)美國
一說到世界文藝電影,我們馬上會想到有這么一部偉大的文藝片——《卡薩布蘭卡》,這部影片是美國導演邁克爾柯蒂斯于1943年拍攝的。它是二戰期間最為賣座的一部電影,是迄今為止電影史上最閃亮的一部文藝片,堪稱愛情電影的教科書。其間有著極多經典的臺詞,有人說它的臺詞堪比莎士比亞的戲劇,可見這部文藝片的殺傷力及其高度。除此之外還有米洛斯福爾曼導演的《飛越瘋人院》、馬丁斯科塞斯導演的《出租車司機》、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導演的《現代啟示錄》、凱文科斯特納導演的《與狼共舞》、弗蘭克德拉邦特導演的《肖申克的救贖》、昆汀塔倫蒂諾導演的《低俗小說》、邁克爾尼克爾斯導演的《畢業生》等。
(二)意大利
意大利人的優雅和華麗、對藝術的獨特理解,似乎讓我們更容易把他們和文藝片這個題材結合起來。就像我們熟知的電影界的詩人——貝納爾多貝托魯奇,他可以把一個神拍成一個人,1987年的一部《末代皇帝》,讓我們見識到了意大利人拍文藝片的功力。無論是服裝道具、音樂制作、視覺效果還是剪輯手法,貝納爾多貝托魯奇都展示出了亞平寧人的優雅和華貴。意大利另一個大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也是公認世界上最好的文藝片大師,他的作品《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無一不是至今都難以超越的佳作。
(三)日本
在世界電影史上,日本電影的確應該占有一席之地。黑澤明的出現給予了日本乃至世界文藝片電影極為強大的推動作用。《羅生門》這部影片,被譽為挖掘人性丑惡的巔峰之作,而在《七武士》中,又把人性的善強調并加以放大。黑澤明創立了極惡與大善的文藝片形式,被日后的眾多導演效仿或致敬,比如昆汀塔倫蒂諾在《殺死比爾》中設計打斗動作的時候模范《七武士》,張藝謀在《英雄》里模仿黑澤明敘事方式中的數次插敘手法。
(四)法國
法國電影新浪潮之后,法國的文藝片層出不窮,佳作更是屢見不鮮。如弗朗索瓦特呂弗導演的《朱爾與吉姆》《四百擊》、賽爾日布魯索羅導演的《獵夢人》、戈達爾導演的《精疲力盡》《狂人皮埃羅》《小兵》、路易斯布努埃爾導演的《一條安達魯狗》、呂克貝松導演的《碧海藍天》等。
(五)其他國家及地區
丹麥導演拉斯馮提爾的《黑暗中的舞者》、德國導演湯姆提克威的《羅拉快跑》、澳大利亞導演皮特克林遜的《荒野有晴天》、韓國導演許秦豪的《八月照相館》、波蘭導演克里斯托弗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瑞典導演英格瑪博格曼導演的《野草莓》、香港地區張婉婷導演的《秋天的童話》、臺灣地區侯孝賢導演的《最好的時光》、我國導演婁燁的《頤和園》等。各國、各地區的導演們始終都沒有間斷過去創作用“文學”修飾“藝術”的獨特影片——文藝片。
三、結語
文藝片是更需要引起人們共鳴的,表達愛情類情感居多,甚至有人說它好像更傾向于女性觀眾,因為女性觀眾的感情較男性更細膩。它通過演員的藝術表演和導演的藝術拍攝手法,使觀眾深刻地感受人類情感的美好,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從而達到影片拍攝的最終目的。文藝片同時又是集文學、藝術于一體的,這一點毋庸置疑,更是文藝片的魅力所在。我的這篇文章只是粗淺地談論了文藝片這種影片形式,希望能幫助同學們、影視愛好者們去了解和熟悉文藝片,另外我認為把藝術形式和文學做更好的結合應該是值得我們年輕人去繼承和深入探索的。
作者:金正陽 單位:四川文化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