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宮崎駿動畫電影魅力探尋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宮崎駿是日本動畫界的一位傳奇人物,他的作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憂患意識,體現(xiàn)出對人、自然及生態(tài)的高度關注,具有濃厚的思想性與人文內涵。他的動畫世界,照映著現(xiàn)實故事,又遠比現(xiàn)實更生動。他是真正將動畫傳播與文化傳承相融合的創(chuàng)造者,亦是世界動畫電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師級人物。文章嘗試對宮崎駿動畫的魅力進行探尋分析。
關鍵詞:宮崎駿;動畫電影;思想性
一、精工細作的工匠精神,唯美的二維手繪動畫
宮崎駿1941年1月5日出生于東京都文京,由于身體不好,故不擅長運動的宮崎駿從小就經常趴在桌上畫漫畫。1958年,高考前夕的宮崎駿去影院觀看了日本第一部彩色動畫電影《白蛇傳》,深受觸動。1963年進入東映動畫公司,從事動畫師工作。1969年,他開始在報紙上以秋津三郎的筆名連載短篇漫畫《沙漠之民》,該作品已有后來《風之谷》的一點原型。1985年6月,宮崎駿與高田勛在鈴木敏夫出資幫助下成立了吉卜力工作室,宮崎駿首部在吉卜力工作室完成的動畫電影是《天空之城》(1986年)。之后的《龍貓》(1988年)、《魔女宅急便》(1989年)、《紅豬》(1992年)、《幽靈公主》(1997年)、《千與千尋》(2001年)、《哈爾的移動城堡》(2004年)、《懸崖上的金魚姬》(2008年)以及息影之作《起風了》(2013年)都出自該工作室。宮崎駿動畫主要以傳統(tǒng)的二維手繪動畫為主,在數(shù)字化、3D、CG動畫盛行的今天,手繪動畫是絕對的奢侈品、稀有品。手繪動畫也叫二維動畫,是最早在紙面上進行繪制,在二維空間上模擬真實的三維空間效果,以紙面繪制為主,是最接近繪畫、最常見、最古老的動畫形式[1]。宮崎駿在二維手繪動畫領域取得了至今無法逾越的成就。他對傳統(tǒng)手繪動畫摯愛、著迷,在近60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堅持精工細作、精益求精,呈現(xiàn)出具有完美視覺體驗的宮氏動畫。宮崎駿的手繪畫風:畫面細膩、色彩協(xié)調、柔和、溫暖人心,有養(yǎng)眼、舒適的治愈效果。雖然制作過程費時、辛苦且低效,然而其手繪動畫所具有的獨特畫面質感和魅力,卻能帶給觀眾很不一樣的觀影體驗。近年來,隨著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發(fā)展而產生的新興動畫技術——三維動畫,因更具精確性、真實性、無限的可操作性和空間的靈活性而被大量推廣。然而二維動畫因具有獨特的魅力和表現(xiàn)風格,依然不能被取代[1]。與便捷、高效的電腦科技相比,手繪線條的美感無法被計算機復制,溫情的手繪更能向人們傳達愛與溫暖。繪圖手稿是動畫制作的一個基礎和核心環(huán)節(jié),是極具畫師個人色彩和風格的部分,大概包含底稿、修改稿、背景繪制、上色、后期制作等多個費工費力的過程。2013年,日本砂田麻美執(zhí)導的一部紀錄片——《夢與狂想的王國》,探秘了吉卜力手繪動畫的創(chuàng)作過程。片中多次出現(xiàn)一個花白頭發(fā)、花白胡子的老頭,帶著標志性的黑框眼鏡,系著白色圍裙,辦公桌前的他,手里總是拿著鉛筆不停地在紙上作畫,這個70多歲仍筆耕不息、堅持手繪的可愛老頭就是宮崎駿?!稌r代》雜志曾這樣評價:“宮崎駿——在一個高科技的時代,這位動畫導演用老方法創(chuàng)造出不可思議的作品。”宮崎駿的電影成為口碑保證的同時,也成為極為費時、極耗成本的代表。為了保證動畫電影的質量,讓每一個畫面的細節(jié)都做到極致,宮崎駿的吉卜力工作室為完成一部動畫長篇,從動畫師、背景美工,到美術監(jiān)督、攝影監(jiān)督,需要啟用至少300名員工,花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制作一個五秒鐘的鏡頭,需要耗時一周;兩個小時的動畫長篇約有1500個鏡頭,要繪制多達16萬張畫稿,宮崎駿要仔細檢查每一張畫稿,并抽出不滿意的,提出意見,然后返給畫師再次修改。作為一名動畫電影導演,這樣的效率可以說非常低。宮崎駿在每一部動畫的前期制作和后期完成上都傾注了不少心血,這其中的辛勞,旁觀者無法體會。難怪老爺子做完一部動畫后,常常會說自己要退休了。作為二維動畫的擁護者,他相信二維動畫所能帶來的東西,三維動畫是不能達到的,光靠著做得像真人和立體這些優(yōu)勢,并不能充分展現(xiàn)出動畫應有的魅力。因此,宮崎駿排斥電腦制作,他認為“過度依賴機械,妨礙了人們的成長”。《每日電訊》報稱,這位動畫大師曾告誡后輩:“最好不要碰電腦,電腦技術看上去使人自由,其實很容易使獨具匠心的制作變成流水線式的生產”。這樣一種幾十年堅持手繪,執(zhí)著于傳統(tǒng)、低效、精益求精制作動畫的精神,就是宮老先生所具有的對動漫的工匠精神。日本是極度尊重工匠精神的國家,無論你在什么職位,從事什么工作,如能夠在自己的專業(yè)領域做到頂尖,在日本社會便會得到相當崇高的地位,因此日本便把具有特殊專長的專業(yè)人士稱為工匠。工匠們往往都秉承傳統(tǒng)制作工藝的流程,且對細節(jié)有很高的要求,追求完美和極致。宮崎駿的身上完美詮釋了秉承傳統(tǒng)、堅持傳統(tǒng)二維動漫制作的工匠精神,這位老人給世界帶來了不一樣的精彩。
二、配樂大師久石讓,為作品注入美妙與靈氣
電影是視聽語言的藝術結合體,聲音是最為重要的第二種元素。音樂可以給予我們畫面所不能表現(xiàn)的感動。一部優(yōu)秀的動畫作品是離不開音樂的,它不僅可以表現(xiàn)影片的主題,而且在與畫面結合后,會產生一種嶄新的審美[2]。不管有多么震撼的畫面、多么精彩的故事,如果少了適當?shù)囊魳泛嫱校驳粺o味。宮崎駿動畫電影除了極具吸引力的迷人畫面外,動畫電影的配音也給他的作品加分、出彩。提到宮崎駿的電影配音,就不能不說到一個人——久石讓,1950年出生,祖籍日本中野市,日本當代著名的電影配樂家。他曾七度獲得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音樂獎,并于2009年獲得日本政府授予紫綬褒章。出版過35張音樂專輯,參與了50多部電影及14部動畫電影的配樂工作。在久石讓的眾多作品中,最為人所稱道的就是他的電影音樂。久石讓初次為宮崎駿電影配音是1984年的《風之谷》,后又為宮崎駿的《天空之城》《龍貓》《魔女宅急便》《紅豬》《幽靈公主》《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等多部動畫電影配樂。二人堪稱日本動畫電影界的黃金搭檔。動畫電影中音樂與電影的結合,不但能使電影的表現(xiàn)形式得到豐富、電影的表現(xiàn)空間得到拓展、使聲光影的有機構成得到充分實現(xiàn),還可使得電影在刻畫人物形象、描寫人物心理、制造戲劇沖突、渲染特定氣氛上的張力得到進一步增強。電影音樂如能與電影的主題、敘事相契合,就能恰當?shù)睾嫱杏捌臍夥蘸透叱?,為觀影者帶來多重試聽體驗與思考空間。久石讓總是能夠把音樂融入到電影故事里去,把配樂和影視里所要描述的東西完美結合在一起。使影視畫面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時,有很強的代入感,能讓觀眾更好地感受電影作品表達的或悲傷或恐懼或高興的情感,產生共鳴。創(chuàng)作電影配樂與創(chuàng)作其他音樂最大的區(qū)別在于:電影音樂是需要服從于電影主題的、符合整部電影想要表達的世界觀,它不是純粹的作曲,不能任由配樂家天馬行空地進行創(chuàng)作[2]。久石讓的配樂在服務電影主題的同時,烙上了自身鮮明的藝術風格。久石讓曾表示,他并不喜歡太過制式化的做法,比如哭戲就加上悲傷的曲子,浪漫的場面就配搭甜美的音樂,他認為這樣做出來的音樂只是影像的附屬品,功能與音效差不多。久石讓的電影配樂有一個特別之處,即音樂參與敘事,讓音符與角色的內心情感相“撞擊”,并用撞擊的音符將觀眾帶入角色矛盾的內心。這種方式,非但沒有擾亂電影的情感線,反而大大增強了電影情感的表達[2]。因為與宮崎駿電影的結合,也使他的音樂作品不單單是樂曲,而是被賦予了具有靈魂深度的思考,經久不衰??梢?,電影中恰當?shù)呐錁?,就像是電影作品被注入了某種美妙與靈氣,擴展延伸了有限的電影空間,使電影更能打動人,更有藝術感染力與表現(xiàn)張力。
三、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以簡單的童趣表達深邃的思想
宮崎駿動畫能長久地引起人們的喜愛和討論,還在于他能在動畫電影中賦予作品深沉、厚重的思想主題與文化內涵。他以動畫電影的形式,表現(xiàn)了人類最真摯的情感和共同關注的話題,題材多樣,手法細膩,寓意深遠,使影片呈現(xiàn)非凡的想象力和獨特氣質。愛、夢想、環(huán)保、人生、成長、自然、戰(zhàn)爭等人類共同關心的話題也融入到了他的動畫故事之中。其作品能摒棄外在的空虛繁華,以簡單的童趣形式表達深邃的思想內容[3]。宮崎駿已成為日本動畫界的一個文化符號,是第一位將動畫作品升華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宮崎駿的作品對兒童文學的四大藝術母體:愛、幻想、成長、自然,都有很好的體現(xiàn),《千與千尋》中對神異世界的表現(xiàn),用極富幻想的浪漫主義手法講述了千尋在另一個世界的心路歷程與成長故事,因作品具有的種種隱喻與象征,引起了人們不同角度的各種解讀;《風之谷》中對自然及人類環(huán)境被破環(huán)的擔憂與思考;《龍貓》中對父愛、母愛及姐妹情的展現(xiàn),小梅、小月姐妹與龍貓間發(fā)生的有暖暖愛意的神奇故事,動人而讓人神往;《哈爾的移動城堡》中對幻想、愛、成長等多種主題進行了探討。他的作品中體現(xiàn)出來的對人類前途命運的憂患意識、人文關懷及對鄉(xiāng)村田園美景的展現(xiàn),使作品帶上了濃厚的人文、人性關懷和治愈功能。其中,對自然主題,對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表達,在他的電影中比較突出。代表作《龍貓》講述了一對跟隨爸爸搬到新家的姐妹,新家有一些詭異和神奇,在少有人去的閣樓,有小孩子才能看見的黑黑的灰塵精靈,在有人搬進屋后就成群地離開。后來姐妹倆先后邂逅龍貓,與龍貓之間發(fā)生了一系列溫馨的故事。影片中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場景:爸爸聽妹妹說見過龍貓后,就帶著小月和小梅去拜見森林的主人,向大樹虔誠地鞠躬,并請他們多多關照。森林信仰是日本宗教思想的核心信仰,是日本精神思想結構的支柱。在古老的日本原始神道信仰中,有一種叫做“依代”的說法,即日本先民相信神靈通常依附于常綠樹木和巖石等物體之上[4]。影片中表現(xiàn)出的童真、趣味與幻想,以及流露出的對自然和自然中存在的一切精靈的敬畏與尊重,深深地打動了觀眾。宮崎駿動畫中折射出的對社會和人生的思考,使作品具有厚重的人文性與思想內涵。這一點與迪士尼動畫中注重娛樂性與趣味性很不一樣,迪士尼的動畫好看、精彩,動畫制作技術和水平,可謂世界一流,而作品所具有的思想性與厚重感就稍遜一籌。宮崎駿曾說:“在描繪單純而絕對樸素的、一貫始終的主題思想方面,動畫毫不遜色于其它領域的最優(yōu)秀作品,它也能深深地打動人心”[5]。他的動畫真正做到了這點,不但能帶給人們幸福、快樂和趣味,更有思考、回味與啟示,這是作品所具有的非凡藝術張力。因此,不得不說宮崎駿是日本乃至世界動畫的一個傳奇存在,是世界動畫電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師級人物。正像他自己所言:“我希望能夠再次借助更具深度的作品,拯救人類墮落的靈魂?!?/p>
參考文獻:
[1]梁恩瑞.二維手繪動畫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
[2]田千禾.久石讓電影音樂獨特的創(chuàng)作思路研究[J].音樂時空
作者:王姍 單位:遵義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