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幼兒園德育教育發展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探討如何從娃娃抓起,幼兒園如何進行德育教育和教育中應注意的問題,促進每個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關鍵詞】幼兒園;德育教育;潛移默化
人常說:“三歲看到老”,不無它的道理。幼兒的內心正如一張白紙,喜模仿的性格,讓他們從身邊生活中學習,并養成各種各樣的行為習慣,一些品質將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幼兒期是人品德教育的關鍵時期,重視幼兒良好品德的養成,為其成長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空間,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點,我們要在一日活動中注重德育的滲透,讓幼兒形成良好的品行。
一、為幼兒創設和諧、溫馨的教育環境
幼兒園要努力營造生活化、人性化、開放化的幼兒園文化氛圍。除了創設童趣的幼兒園物質環境,教師則是教育環境的核心。教師是幼兒的鏡子,幼兒是教師的影子。幼兒對教師的高度崇拜心理,教師的待人接物,說話方式,行為舉止,穿著打扮都在有意無意地影響著幼兒。幼兒通過觀察、學習、交往,被教師所影響,并按照教師的做法,學習限制和調節自己的行為方式。俗語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質,不斷地加強自身修養,向幼兒顯示出自己健康的情操和真、善、美的行為習慣,才能激發幼兒良好的道德情感。同時,教師要堅持正面教育,動之以情,以潤物細無聲的美好情感,去感染、滋潤幼兒天真無邪的心靈,提高幼兒辨別是非的能力,利于幼兒良好品質的建立。
二、發揮整體德育功能,形成教育網絡
幼兒園是一個教育機構,應發揮其主動性,加強家園合作,聯合社區,形成網絡教育。首先,幼兒園要通過家長會、專門會議、家長園地等形式,向家長傳授科學的育兒知識,讓家長們意識到良好的品行比知識、技能本身更重要,對幼兒一生發展的影響更大。幼兒園應暢通多重渠道,通過家園聯系手冊、網絡等手段,與家長及時互通信息,讓家長全面了解幼兒在園的情況,同時向家長了解幼兒在家情況。提高家長參與幼兒德育工作的積極性,改變過去把問題推給家長的做法,請家長介紹一些好的家庭教育經驗。對于個別孩子出現的問題,老師應與家長坐下來商討教育策略,相互配合采取系統的教育措施。其次,社區是幼兒直接生活于其中的重要社會環境,對于幼兒社會化至關重要??梢匝埳鐓^各行各業的人士向幼兒介紹相關行業的知識,比如請社區派出所的警察介紹派出所的職能、社區醫院的醫護人員講解預防疾病的常識、社區超市人員介紹如何購物等。幼兒園還要組織幼兒參加各類社會活動,比如走進養老院、孤兒院等,讓幼兒學會關心他人,更好地融入社會。
三、在日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
日常生活中的潛移默化教育實質上就是利用生活常規對幼兒進行良好品德的養成教育。幼兒園的日常活動內容多,幼兒每天要接觸各種各樣的活動,遇到不同的生活學習場景,如果德育工作跟不上,很容易使幼兒受到不健康的教育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重視日常生活中對幼兒的德育工作。由于幼兒的思維的局限性,品德教育必須直觀、形象、具體才容易為幼兒所理解和接受,比如,用“狼來了”的故事或圖書教育幼兒不說謊,不騙人,通過情景表演加深幼兒情感體驗;用“三只小豬”的故事,教育幼兒做事認真不敷衍,團結友愛,勇敢、機智地戰勝壞人,逐步讓幼兒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習慣,加深與同伴的感情,培養幼兒組織紀律和集體榮辱感。教師還應做個有心人,留心觀察孩子在生活中的各種行為,針對不同問題,采取集體或個別的方式進行指導、糾正,適時提醒孩子按正確的規則去做,使其良好的行為習慣得以鞏固。例如,利用節日、傳統活動的開展,滲透對幼兒的品德教育。在“重陽節”時,幼兒園組織幼兒到敬老院為老人表演節目、在家里為爺爺奶奶捶捶背等;“勞動節”時,開展“愛勞動,我是小巧手”的主題活動等,以豐富幼兒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識,進而構建優秀的個人品質。
四、幼兒園的德育工作要有家庭教育的積極配合
首先,家庭環境對于幼兒的影響至關重要。幼兒的社會生活起步于家庭,家庭是幼兒生活、學習的第一個場所。家庭的結構和氣氛,家庭成員的整體素質,家庭成員的道德水準及言行,決定著幼兒今后生活中的品德和行為習慣。一般來說,三代同居的家庭中,家庭成員對幼兒的態度、教育方式、方法、內容會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異。通常情況下,祖輩會在幼兒的飲食起居上關懷備至,父輩則在智力方面予以較多關注。在道德品質培養方面,祖、父輩也會因價值觀念、歷史觀念、文化素質、道德水準及判斷的差異而不同。這就要求家長在對待兒童品德及行為習慣的培養方面要協調一致,都要以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為出發點,使幼兒身心同步地健康成長。再者,家庭的氣氛也影響著幼兒,溫馨、和睦的家庭易養成幼兒謙和、友愛、禮貌自信的品格;吵鬧不休,婆媳不合,父母離異等等,會導致幼兒孤獨,產生怨恨、猜疑、固執、粗魯等心理和攻擊性甚至違紀行為。要培養幼兒的優良品德和行為習慣,必須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因此幼兒園教師應該與家長保持經常性的聯系,教師首先要了解幼兒在家庭中的活動與表現,掌握幼兒在家庭中思想品德變化的情況,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時教師還應向家長介紹幼兒在園內的學習情況和表現,宣傳幼兒園的教育主張和對幼兒品德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長能夠按照幼兒園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才能使幼兒園品德教育產生實效。
參考文獻:
[1]池玉萍.幼兒園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內蒙古教育,2013,(06).
[2]胡燕平.新時期幼兒園德育教學思考[J].成功,2013,(08).
[3]李群.試論幼兒園德育環境之創設[J].現代教育論叢,2001,(02).
作者:付媛媛 單位: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第三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