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感恩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中國有一句古話:“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從中可見,我們中華民族是講究感恩的民族,感恩不僅僅是對人性的一種尊重,更是人類情誼之間的緬懷,這種情懷一直傳承了幾千年。不過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年輕人的思想或多或少都被西方自由主義所影響,他們更注重自我價值,現(xiàn)在的中職學生似乎領悟不了“感恩”這個詞的深層含義。本文,就感恩教育在中職德育教育中的應用進行簡要的分析與探討,期盼能為未來的中職教育提供一點幫助。
【關鍵詞】感恩教育中職德育教育心理健康
一、以感恩教育對中職學生進行心理引導
(1)以思政課作為主要應用渠道在整個中職教育體系當中,思政課可以說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徑。為此,中職教師在平時的思政課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將感恩的理念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設計更為貼合實際的感恩教育內容,從內心層面去打動學生,不要只是干巴巴的講述思政課教材內容。我們開展的德育教育內容一定要多思考,創(chuàng)造出富有渲染力以及吸引力的教育內容。(2)配置專門的心理教師從目前社會形勢來看,不只是中職學生的心理容易產(chǎn)生問題,這幾乎是現(xiàn)代年輕人的一個通病。心理健康教育的應用,可以及時的矯正學生各種不良習慣,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自發(fā)的消除心理負面情緒,意識到自我成長、回饋社會的重要性,從而讓他們學會感恩。對此,廣大中職學??梢钥紤]給學生配置專門的心理教師來解決他們心理上面的問題。
二、尋求家長的協(xié)助,配合學校共同進行感恩教育
(1)中職學校給與應用幫助中古向來都是重視德育教育的,我們作為文明古國,感恩便是傳承數(shù)千年的文化組成部分之一。對此,中職學校可以在校園內部設立感恩教育機構,可以考慮和其他學校進行合作交流,讓不同思想的學生都可以聚集在一起分享煩惱,讓他們自己把慣有家庭的故事講述出來,從而總結出自己心病,老師在旁邊適當?shù)慕o他們做關于德育教育方面的思想工作。(2)找家長一起配合感恩教育屬于比較復雜的一項道德方面的教育工作,單一的依靠學校去開展工作肯定是不夠的,同時也需要廣大家長的鼎力相助。為此,中職教師不妨采用家訪、召開學生家長會、電話溝通等方式,與學生的家長共同擬定感恩教育的培養(yǎng)計劃,一起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
三、學校和班級積極參與各類感恩教育活動
(1)開展以感恩教育為主題的班會在感恩教育主題班會開展之前,班主任一定要充分的發(fā)揮組織作用,將有關能夠促進感恩教育的資料準備好,在班會進行過程中,讓底下的同學逐個分享感動自己的那些人和事,在故事說完之后,讓同學們說一說自己對于感恩的看法。(2)“給家人的一封信”主題寫作活動組織學生進行“給家人的一封信”寫作活動,讓學生把自己想要對父母說的那些感激之詞寫在信里,然后老師把信件收集起來,轉交給他們的父母。并且叮囑父母,要認真的把自己子女寫給自己的信看完,回到家后熱情的給孩子們一個擁抱。通過這樣一場親子寫作活動,把父母與子女的心拉得更近,不僅可以促進感恩思想的培養(yǎng),還可以培養(yǎng)中職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熏陶感恩
(1)以感恩實例教育學生在具體的德育教育工作開展之時,我們的中職教師應該充分挖掘生活之中的感恩實例,給學生提供一些關于感恩的實例,無論是影視劇、歌曲、古籍典故等等,只要是能夠感化學生的方式都可以利用。與此同時,還可以結合當代社會的一些實際感恩案例,通過多媒體教室的視頻進行播放、演講等方式,以此來教育中職學生學會感恩。(2)中職教師應該以身作則教師以身作則,可以更好的帶動感恩思潮,平時的教育工作之外,要多去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業(yè)余也可以組織學生多去參加一些愛心獻血感恩活動,教師作為發(fā)起人起帶頭作用,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每抽的一管血很有可能就救助了一條鮮活的生命。久而久之,學生會在教師的熏陶下學會感恩,從而樹立更為高尚的人格。(3)家長要起到引導作用一般來說最了解中職學生的人肯定是他們的父母。教師一定要告誡學生父母,他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到孩子,溫馨的家庭環(huán)境更加有利于引導孩子學會感恩。為此,父母一定要嚴格的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生活中要用實際的行動給孩子樹立一個積極感恩的好榜樣。相信孩子一定會在父母的帶領下明白感恩的重要性。
五、結語
關于感恩,筆者一直認為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我們國家不缺典型感恩的事件,如何在中職德育教育踐行中將感恩理念傳達到學生的內心深處,恐怕還需要同仁們不斷的進行思考與探究。文末,祝福祖國未來的中職學生都能學會感恩,成為一個感恩他人,溫暖自己的人!
參考文獻:
[1]喻安銀.淺談中職學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5(24);23-24
作者:冉琪鈴 單位:重慶市經(jīng)貿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