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校園微電影創作策略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微電影是隨著媒體發展應運而生的短小的視頻形式,它因制作簡單、傳播便捷等特點快速在年輕人中散播開來。很多高校的相關專業都開設了微電影創作課程,微電影課程成為當代大學生的熱門選修課,大學生主創的校園微電影也逐漸嶄露頭角。微電影的快速成長,使關注微電影的人越來越多,與之相關的研究文獻也逐年增加。與此同時,校園微電影也開始有所發展,出現了很多研究校園微電影的文獻。
微電影是隨著時代和技術發展而產生的一種視頻模式,在當前媒體環境下能夠快速傳遞信息,娛樂大眾。校園微電影是微電影在大學校園的拓展和發展。
一、校園微電影概述
(一)微電影界定
微電影是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所形成的伴隨產物,因其自身短小精悍的優勢在快餐化的當今時代快速發展起來。中國傳媒大學胡克教授說:“微電影雖小,卻不可等閑視之,微電影是一種新的電影現象,看起來暫時沒有掀起滔天巨浪,但我朦朧意識到,微電影對于全球電影來說或許將開啟一個新時代。”①“微電影是什么,具有什么樣的含義?”關于這個問題學術界眾說紛紜。蘇州大學倪祥保教授曾經說過:“現在的所謂微電影,一般都是以非常短的網絡視頻形態出現的,如果將其名之曰微視頻或微電視片,那顯然更貼切、更落實,也就基本沒有什么問題。”②齊浩在《微影:新媒體時代的新寵兒》中說:“也有人直言,微影本質就是一種相對高級的廣告形式,最終的目的是使一個廣告品牌及理念在一個短小的故事中若隱若現地傳播,使大眾更易于接受和了解。”③學術界對微電影的界定不一而足,總的來說,微電影就是指在網絡媒體上播放的制作周期較短,投入資金較少,篇幅時長較短,但是具有完整的電影制作體系的微型視頻短片。由此可見,微電影從本質上看仍然屬于短片,它像短片一樣具有簡短的時長和方便快捷的放映平臺。因此,微電影可以認為是一種視頻時長微型、資金投入微型、拍攝周期微型、放映設備微型、播放平臺雜糅,以專業和非專業群體為主進行創作,可以在極短時間內講述一個完整故事的獨立或系列短片。
(二)校園微電影界定
隨著微電影的不斷發展,其創作團隊中出現了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身處校園的大學生們,他們以黑馬之勢席卷了各大視頻平臺的微電影創作。校園微電影,它不只是一個狹隘的名詞,也不單純地作為微電影的衍生品,而是大學生們在校園里根據獨有的校園資源進行整合而形成的獨立微電影體系,它包含了學生們的創作和老師們的教育理念。對于校園微電影的界定,在學術上并沒有比較系統的描述,通過知網和其他各大網站進行檢索查閱,我們可以將校園微電影界定為:是以在校大學生為主體進行策劃創意、拍攝制作甚至參與演繹的,以校園為主要取景地點所拍攝的以青春類校園題材為主的微電影。
(三)校園微電影的特點
因為校園微電影的主力軍是在校大學生,而大學生們在拍攝校園微電影的過程中有著眾多的局限,因此校園微電影也就出現了以下幾個特點。1.校園微電影題材單純所謂的題材單純,是指校園微電影的受眾和創作主體一樣,大多也都是身處校園的學生,因此在選擇題材方面就不需要考慮應該怎樣滿足社會各階層觀眾的需求,只需要結合自身的一些愛好和實際情況尋找適合大學生觀看的題材就好。在校大學生們閱歷沒有那么豐富,在題材上會傾向于選擇校園類型的故事情節,所拍攝的內容和大學生活息息相關,不會過多涉及社會生活中五花八門的題材類型。而且相比于微電影來說,校園微電影由于題材簡單,更加適合在學校進行宣傳,更容易被學生所理解,比較適合傳達正能量的教育內容。2.校園微電影創作環境簡單校園微電影受投資和內容限制,故學生們的拍攝地點大多設置在校園內,這樣設置的優勢是減少了取景的時間消耗。在學校也可以隨時拍攝,沒有時間限制,而且在這種環境下創作出來的作品內容更容易讓人理解。也正是因為校園微電影的創作環境簡單,沒有嚴格的審查制度,所以給這個新興事物創造了很大的發展空間,能夠凸顯學生的個人風格,更加真實地再現大學校園的原貌,拍攝出原汁原味的大學生活。3.校園微電影創作主體年輕校園微電影創作主體是生活在校園里的大學生,是一批新的主力軍,他們年輕有活力,渾身充滿著朝氣,思想積極向上,看待事物比較理想化。拍攝出來的作品青春陽光、富有張力,能夠吸引受眾觀看,抓住年輕人的眼球。新一代的年輕人更加注重審美享受,在演員和構圖布景方面會認真挑選,盡量在視覺上呈現出唯美的意境,美好的畫面會讓人產生賞心悅目的感覺。再加上年輕人跳躍的思維,使得天馬行空的情節與唯美的畫面相結合,或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校園微電影創作策略
校園微電影的創作遵循電影和微電影創作的基本流程,也有其自身的創作需求,一個好的作品,從團隊建設到影片完成都需要進行細致的規劃。所以在創作過程中,應該有盡量嚴謹的策劃和創作流程。
(一)要有充分的前期準備
在前期準備方面,根據現有拍攝作品的情況看,學生在題材上大都會選擇一些青春愛情或者友情方面的內容,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幾種:一是因為這類題材貼合校園生活,大學生們比較熟悉周圍的環境,在自己的認知范圍內各個方面便于掌控,利于作品的拍攝;二是因為這種題材的電影故事情節一般比較簡單,由于演員都是小組里面的學生,沒有專業的演技,所以一些高難度的作品學生可能無法演繹;三是因為這種題材類型更利于學生進行后期剪輯工作,在熟悉的工作環境中進行后期制作,更方便把這些視頻片段串聯起來。也有部分學生在題材上會選擇具有特殊的社會價值的內容,不會只在校園愛情友情方面偏安一隅,而且這種影片更加容易在各種賽事中獲得相應的獎勵。一旦確定所要拍攝作品的題材之后,就要進行劇本的撰寫和整個拍攝過程的預先策劃,進行充分的前期策劃才能保證后續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要靈活運用鏡頭語言
鏡頭語言根據景距和觀看視角的不同可以分為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在目前的影視作品中最常用的是中景和近景。遠景多用于表現空闊的大場面,比如自然風景、人多的群眾場面和戰爭場面,主要的作用是渲染氣氛、抒發情感;全景多用于表現場景的全貌或者人的全身動作,主要的作用是交代人物之間和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中景多用于表現人物膝蓋以上部位,它相較于全景來說縮小了取景范圍,主要的作用是通過人物的上身動作進行敘事;近景多用于表現人物胸部以上部位或物體的局部特征,著重表現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動作,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主要的作用是人物之間進行感情交流;特寫多用于表現人物肩部以上的頭像或者被攝物體的局部,能夠細微地表現人物的面部表情,主要的作用是加深觀眾的印象。就專業的學生而言,其對鏡頭語言的使用已經相當成熟了,很多學生在高中的時候對這一方面的知識就有所涉獵,因此在校園微電影中所表現的鏡頭語言有很多值得贊賞的地方。景別的變換是大學的入門課程,很多學校都是先從攝影學開始,以便讓學生形成固定的思維,之后再安排相應的攝像課程進行練習。鏡頭語言最基礎也最常用的拍攝方式是推、拉、搖、移、跟、升、降、俯、仰。通常由于學生們使用的設備受限,很多功能機器不支持或者拍攝的作品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鏡頭的視覺沖擊力不強,因此學生們在拍攝作品的時候會進行大量剪輯而很少使用長鏡頭。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鏡頭語言的靈活使用是大學生們拍攝校園微電影的必備技能。
(三)要注意作品的敘事節奏
一個作品的時長是有限制的,所以掌握好敘事節奏非常重要,不然微電影會因時間太長而讓人失去觀看的欲望。敘事節奏是指影片中的故事情節與人物在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情緒交織的一種節奏感,也就是對作品所進行的劇情設計。其中最早的兩種對立風格分別是以巴贊為代表的長鏡頭風格和以愛森斯坦為代表的蒙太奇風格。巴贊的敘事風格比較寫實,他認為沒有進行過剪輯的鏡頭更加貼近生活,在他的作品中敘事節奏比較緩慢,能夠更加真實地再現現實生活;而愛森斯坦的敘事風格相對來說比較夸張,比長鏡頭更加能夠抓住觀眾的眼球,他強調對立與沖突,認為重新組合過的鏡頭更有沖擊力,在他的作品中敘事節奏比較激烈夸張,能夠吸引人們長時間觀看。無論是什么風格的敘事節奏,在作品中都有著重要作用,很多學生拍攝的校園微電影敘事節奏設計得不合理,導致整個成片的風格混亂,觀看者理解不了作品想要表達的意思。這歸咎于他們在拍攝時完全憑感覺進行,沒有敘事節奏這個概念。敘事節奏在作品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決定著整個作品的好壞,因此在拍攝前一定要確定好作品的敘事節奏。
三、結束語
微電影蒸蒸日上,在十幾年內已經被多數人認可和接受,并廣泛應用于廣告片的拍攝中。新興媒體已經成為社會工作和娛樂的主要媒介,各大高校開始重視校園微電影的創作,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創新完善,學生們的制作水平也有所提高。各種大學生微電影賽事層見疊出,激發了學生的創作熱情,出現了很多優秀作品,校園微電影的發展前途無法估量,可以預見的是,它正在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康莊大道。
參考文獻:
[1]王樂.高校微電影創作現狀研究[D].上海戲劇學院,2015.
[2]陳明輝.中國微電影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5.
[3]玄曉霞.微電影的校園文化表達與傳播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5.
[4]湯小蕓.大學形象微電影的敘事特征與傳播策略[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6.
作者:司夢瑤 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