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時期下中國鋼琴教育發展路徑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強化專業音樂院校鋼琴教育的專業領先性
專業音樂院校作為國家培養音樂人才的專門機構,鋼琴教育專業水平和硬件設施條件非綜合大學藝術院系與民間音樂培訓機構所能比擬。特別是經過幾十年的學習、模仿、積淀,中國專業音樂院校不但擁有但昭義、朱雅芬等國內領先又具有一定世界影響力的杰出鋼琴大師,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師也迅速成長成為支撐中國鋼琴教育發展的棟梁,如中央音樂學院吳迎、卞萌,上海音樂學院李堅、唐哲,中國音樂學院李民等等,他們中大都在國內完成了扎實的鋼琴基礎教育,有國際著名音樂學院深造或交流學習經歷,理論知識豐富,善于將東西方文化中精彩的音樂篇章以及先進的教學方法相融合,形成自己獨特的演奏、教學風格。現在,這些鋼琴專業教師們正活躍在中國鋼琴教育事業上,成為提高中國鋼琴世界影響力的有力保障。專業音樂院校作為中國鋼琴教育的火車頭,沒有國際眼光就不可能有領先眼界。要加強鋼琴教師國際交流學習,突出培養和提高年輕教師的專業業務水平,解決好鋼琴教育后繼有人的問題,特別是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提高,要采取激勵措施,鼓勵年輕教師走出去,充分學習借鑒國際一流院校的先進的辦學、教學經驗,始終保持鋼琴師資力量的領先和先導地位。
(二)增強專業音樂院校鋼琴教育的創新性
專業音樂院校在推動中國鋼琴教育創新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特別是近年來,專業音樂院校鋼琴創新性作品層出不窮,比如,王建中的《情景》、徐振民的《唐人詩意兩首》、劉力的《秋山鳴》、張朝的《皮黃》等,這些作品整體風格現代,結構完整,與傳統聯系緊密卻不失個性,而且不再盲目追求現代技術和模仿西方鋼琴流派,注重詮釋時代旋律,具有典型的中國音樂風格和民族音樂特色。同時,鋼琴與中國民間樂器的合作越來越廣泛,出現了很多如鋼琴與古箏,鋼琴、二胡與簫,鋼琴、二胡與古箏,鋼琴、笛與簫等合作的作品,一改鋼琴只與西洋樂器的合作形式,形成獨特的東方韻味。此外,鋼琴教育內容也沖破西方傳統教材模式束縛,開始重視演繹中國音樂風格和再現民族音樂特色,讓習慣于演奏西方作品的學生逐漸接觸并轉向演奏中國風格鋼琴作品,增強對本民族音樂文化的理解,這已經成為中國鋼琴教育發展的新動向和新趨勢。中國鋼琴教育要增強世界影響力出路還是在于創新。專業音樂院校作為中國鋼琴教育的旗幟,加強創新是本分也是責任。鋼琴來到中國的一個多世紀里,歷經模仿和學習,到現在的融合和創新,所形成的獨特中國韻味的鋼琴之聲,是一種完全不同于西方又能被西方人接受的審美體驗。正是這種獨特的東方音韻,才使得中國鋼琴藝術在世界的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國鋼琴教育也唯有創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機,在國際舞臺上擁有話語權。專業音樂院校擁有最優秀的師資、生源和教學土壤,加強鋼琴教育創新責無旁貸。
(三)推動專業音樂院校鋼琴教育“走出去引進來”
國家有疆土,音樂無國界。專業音樂院校要推動中國鋼琴教育增強世界影響力必須走出去。目前,國際著名音樂院校每年都有中國學生考入,國際重大鋼琴賽事也必定有中國專業音樂院校選手參加,越來越多的中國鋼琴人走出國門在各類重大國際鋼琴比賽中拔得頭籌,如李云迪榮獲第14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宋思衡榮獲第61屆瑪格麗特•隆—雅克•蒂博國際鋼琴大賽第一名,孫穎迪榮獲第7屆弗朗茨•李斯特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沈文裕榮獲美國拉赫瑪尼諾夫國際鋼琴大賽第一名,張昊辰榮獲第13屆范•克萊本鋼琴大賽第一名……這些出生于20世紀70年代、80年代甚至是90年代的中國青年一代鋼琴演奏家,大都經歷了先國內專業院校學習,然后到國外學習深造的人才培養模式。他們的成功刷新了中國鋼琴教育歷史,也標志著中國鋼琴教育事業及鋼琴演奏藝術進入一個嶄新時代。專業音樂院校要推動中國鋼琴教育增強世界影響力還必須引進來。舉辦國際鋼琴藝術節、邀請國際著名鋼琴教育家開辦講座、舉辦國際鋼琴大師班等都是引進來的主要方式,吸引國際優秀鋼琴大師來華講學,不僅有利于學習和借鑒國際先進理念和先進經驗,也有利于拓展國內鋼琴教師的國際視野,提高鋼琴業務水平。另外舉辦高水準的國際鋼琴比賽,也是“引進來”的有效手段。如國家文化部主辦的代表我國鋼琴演奏藝術最高水平的中國國際鋼琴比賽,堅持按國際標準和水平來組織和籌辦,每屆均邀請世界一流的鋼琴家擔任評委,至今已吸引了眾多國際優秀鋼琴選手參賽,并正式加入國際性權威音樂組織——國際音樂比賽世界聯盟。這些中國舉辦的國際鋼琴比賽已逐步成為一種最有吸引力的文化交流和國際交往方式,為提高中國的藝術形象和國際地位夯實了基礎。
二、綜合大學藝術院系是提升鋼琴教育的基礎保障
綜合大學藝術院系是音樂教育中一個大的群體。隨著中國經濟迅猛發展和社會進步,專業音樂院校已經不能滿足全社會對鋼琴教育的需求,全國各綜合類大學、民族大學紛紛建起藝術學院音樂系。到目前為止,全國有近八百所高校設有音樂專業,擁有師生上百萬。綜合大學藝術院系在提高全民音樂素質和普及鋼琴藝術方面作用凸顯,成為提升中國鋼琴教育的基礎保障。
(一)必須夯實鋼琴基礎教育
鋼琴基礎教育是綜合大學藝術院系提升中國鋼琴教育的基本點。與專業音樂院系所追求的高、精、尖、新所不同的是,綜合大學藝術院系所進行的鋼琴教育,一方面是搞好專業教育,為廣大的師范教育和音樂普及教育提供合格的師資隊伍;另一方面是搞好普及教育,起到提高全民素質的作用。近幾年隨著社會音樂教育的普及,綜合大學藝術院系生源素質逐年提高,但仍有大半以上學生是為了高考,只經過了一年或半年的專業強化訓練,大多基礎薄弱,學生之間實際能力差異較大。因此,落實鋼琴基礎內容的教學是必須的,也是符合實際的。鋼琴基礎教育包括技術基礎和音樂基礎。在基礎訓練的同時,更要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敏感性和感受能力。這樣夯實鋼琴基礎教育,為學生的后續提高也提供了可能性。
(二)必須增強綜合能力的培養
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培養是綜合大學藝術院系提升中國鋼琴教育的著力點。在人口眾多的中國,綜合大學藝術院系培養的學生大多將工作在音樂教育戰線的基層,是素質教育的主力軍。因此,鋼琴課程的學習,讓學生除具備一定程度的鋼琴演奏技能外,應用能力更應得到重視。如視奏能力、背奏能力、鋼琴伴奏能力、簡譜移調與移調演奏能力、教學能力、即興創作、傾聽和理解藝術音樂能力的培養以及合作意識、藝術審美感受力、音樂審美趣味的提高等,對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三)必須堅持錯位發展錯位發展是綜合大學藝術院系提升中國鋼琴教育的生命力。民族院校音樂教育重點是收集、保護、傳承民族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并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其鋼琴教育的內容與方法如果仍然沿用18、19世紀以歐洲文化為中心的教學內容和審美標準顯然是不可取的。師范院校鋼琴教育如果一味地與專業音樂院校比較演奏水平的高、精、尖、新同樣不可取。而專業音樂院校鋼琴教育如果降低標準面向普通大眾,則是浪費資源……“大而全”是不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是各取所需、各展所長、資源共享、錯位協調發展,辦出自己的特色更有利于綜合性藝術院校鋼琴教育發展。
三、民間鋼琴培訓機構是普及鋼琴教育的重要補充
鋼琴普及教育既是發展鋼琴藝術的社會基礎,又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質的重要手段。重視民間鋼琴機構鋼琴普及教育,積極培養基本功扎實和具有較強綜合素質的鋼琴人才,不僅可以為專業音樂院校和綜合性大學藝術院系輸送大量合格人才,也可以通過基礎鋼琴教育陶冶情操、錘煉品質、提升素養。據調查,全國除少數民間鋼琴培訓機構是職業化、品牌化、專業化外,絕大多數培訓機構缺乏培訓綱要和職業規范,缺乏合格的培訓場所和師資力量,普遍存在家庭作坊式培訓,培訓效果良莠不齊。因此,鼓勵和規范發展民間鋼琴培訓是當前中國鋼琴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
(一)民間鋼琴培訓機構應該走品牌化道路
民間鋼琴培訓走品牌化道路有兩個用處,一是識別,二是信任。品牌不單純是一個辨別的名稱,一塊區別同類的招牌,更多的是取得社會的信任,是品質的保證。這些年,全國各城市民間鋼琴培訓機構紛紛打出名家的旗號,如劉詩昆藝術學校、周廣仁鋼琴藝術中心、孔祥東音樂藝術中心、雅馬哈音樂中心、郎朗音樂世界等。這些由名家引領的鋼琴培訓機構,一方面大量消化了音樂院校鋼琴畢業生,增加了大學畢業生就業率,另一方面也為我國鋼琴普及教育,挖掘鋼琴“苗子”做出了很大貢獻,同時為廣大的鋼琴愛好者提供了展示的舞臺。然而要真正做到品牌化,僅僅是靠一、兩位名家來做品質證明是不夠的,機構的實力、文化、個性、師資、管理等都是品牌內涵的重要體現。
(二)民間鋼琴培訓機構應該走職業化道路
民間鋼琴培訓走職業化道路,實質就是追求培訓的標準化、規范化和制度化。針對我國現階段民間鋼琴培訓管理缺失,必須盡快明確培訓職業資質、職業道德、職業行為、職業技能等規范性要求,包括對培訓機構教師素質、辦學理念、機構設置、管理措施、行為規范等都應有制度性約束,同時,也應該有相應的機構專職監督管理。這樣可以有效遏制一些培訓機構視商業利益為唯一,從而還原鋼琴普及教育以培養國民藝術審美情趣、提高國民音樂鑒賞能力、增強國民音樂文化素養的本來目的。
(三)民間鋼琴培訓機構應該走大眾化道路
中國需要精英教育,更需要大眾教育。民間鋼琴培訓機構作為中國鋼琴教育的重要補充,走大眾化道路即是中國鋼琴教育發展的需要,也符合普通大眾學習鋼琴的愿望。無論老人、孩子或是成年人,只要對音樂感興趣,只要有學習鋼琴的愿望,都應該鼓勵學習,真正做到讓有限的資源惠及更多的人。特別是在當前越來越多的中國青年鋼琴演奏者獲得國際比賽獎項,顯示中國鋼琴教育豐碩成果的同時,民間鋼琴培訓機構更應該有長遠的眼光和開闊的胸襟,既要培養造就音樂家,更要著眼于下一代綜合素質的提升,全面素養的培養,走好鋼琴教育的大眾化道路。中國作為世界人口大國和經濟大國,已經進入物質財富越來越豐富、精神需求越來越強烈、文化渴望越來越迫切的新階段,鋼琴教育發展目標和路徑選擇必須適應現階段社會發展需要。展望未來,我們衷心希望專業音樂院校切實肩負引領責任,發揮好領軍作用,推動中國鋼琴教育走向世界;衷心希望綜合藝術院系找準定位,辦出特色,辦出亮點,錯位競爭,協調發展;衷心希望民間鋼琴培訓機構強化社會責任,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我們有理由相信,三者合力通過鋼琴這一“舶來品”載體,一定能夠早日形成有東方特色的中國鋼琴學派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韓利 單位: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