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美術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融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我國經濟實力與科技實力迅速增強的影響下,國家更加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國家長對于學生的教育觀念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不僅重視學生文化課的培養,而且重視學生藝術類課程的學習。近年來,初中美術受到了教師和家長的重視,許多具有時代特征的教學方式和技術出現,多媒體技術就是其中一項。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其因具備的優勢在教育界好評如潮。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方式,將課堂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多媒體技術融合
一、初中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1.部分學校更注重文化課程的教學
雖然目前教育的培養目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受固有教育理念的影響,美術這樣的藝術類課程沒有受到與語文、數學、英語等文化課同等的重視,在部分家長、學生甚至教師心中,美術是一門不太重要的藝術科目。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在一定程度上關系到學生在高中甚至未來的發展,因此受到了較大的關注。雖然美術是初中課程中的必修科目,但受到中考以及升學率的影響,部分學校對初中美術不夠重視,甚至一些其他科目的教師還會占用美術課。美術作為一門藝術類課程,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素養等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在初中教學中,美術應該得到更多的重視。
2.美術課程的教學方式比較陳舊
相比較于文化類課程,初中美術的教學內容更加抽象,對于學生想象力的要求較高,所以,以往灌輸式的教育方式并不適合初中美術教學。面對初中生這樣一個思維跳躍的學生群體,美術教師如果采取以往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沒有結合初中美術的課程特點,容易導致學生出現逆反心理,難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也難以使美術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3.缺乏嚴格的考核
在目前的初中教學中,部分學校對于學生成績的考核,依然局限于文化類課程,而藝術類課程很少會被納入考核范疇。在這種教育模式的影響下,學生、教師以及學校對美術課程不夠重視,從而導致初中美術課課時減少,甚至是取消。這對美術感興趣、有藝術天賦的學生來說是不利的。筆者認為,美術是素質教育中的一部分,學校要想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加強對初中美術的考核是非常必要的。
4.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更沒有兩名完全相同的學生,每名學生都是獨立、特別的,這樣的差異才造就了世界的美。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部分美術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用統一的標準教育學生,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美術作為藝術類科目,更應該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不同的學生由于成長環境不同,對美術的感知能力、欣賞水平、興趣濃厚度是不一樣的,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采用不同的教育理念,而不應該只“求同”而忽視了“存異”。過于死板、僵硬的教育方式只會讓一些學生忽視美術的重要性,甚至影響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二、初中美術教學中美術教師的改進措施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在倡導素質化教育的背景下,美術學科應該得到更多的重視,以往死板、僵硬的教育方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當代教育。在現代化的初中美術教學中,美術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學目的,制定教學目標,不斷創新、改革教育方式,以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導入美術教學,努力激發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熱情,讓學生愛上美術課。其次,美術教師要把新時代的教學技術,如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于美術教學過程,不僅要讓學生“聽課”,而且要讓他們“看課”,將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教學方式相結合,從而提高美術教學的深度,維持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最后,美術是一門對想象力要求較高的藝術科目,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與學生及時溝通和交流,幫助學生增強對于美術作品的理解,引導他們拓展想象力,從而讓美術對學生產生更加積極的影響,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優點
1.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熱情
教師簡單地提出作畫要求后就讓學生直接進入正題,開始作畫,是以往美術教學中最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不難看出,這樣的教學方式比較枯燥、無趣,容易讓美術課堂變得死氣沉沉,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也不利于美術課程教學效果的實現。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改善課堂氛圍,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以積極、主動的心態學習美術,讓美術教育發揮出真正的作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收集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素材、影視素材等,讓學生從“聽課”轉變為“看課”,增加課堂的多樣性,使原本單一、枯燥無趣的課堂變得更加具體而生動。此外,通過觀看多媒體技術收集的圖片和影視素材,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觀察能力。如,美術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示優秀的美術作品,這些作品可以來自古代也可以來自現代,可以來自中國也可以來自國外,通過內容豐富、表達形式多樣的美術作品,拓寬學生的眼界,使其了解更多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作品及其表現形式,這對于學生想象力的發揮具有積極作用。除了“聽”和“看”,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還能做到讓學生“畫”?,F代化的電腦軟件能夠滿足學生對繪畫的需求,而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畫筆,如人們熟知的Photoshop、CLIPSTUDIOPAINT、Painter等可以用作繪圖的軟件。人們對于新鮮事物總是充滿好奇的,而多媒體技術中的這些畫圖軟件可以極大地吸引學生進行繪畫創作,尤其是對于一群好奇心特別旺盛的初中生。這些新穎的繪畫方式能夠在更大程度上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直觀、易于理解
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收集到學生平時沒辦法看到或找到的作品。如,在教學某種繪畫手法或者形式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迅速找到相對應的作品和作者,從而有效提高美術教學質量。比起以往教師單一的講課,通過觀看多媒體方式準備的視頻和圖片素材,具有更直觀、具象的特點。對于美術這樣一門較為抽象的藝術學科而言,直觀、具象的內容能夠讓學生更易理解,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美術知識,并能在實際創作中加以運用,使美術教學的質量得到提升。
四、如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融入多媒體技術
1.通過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生活化的素材
美術中有一個專業名詞叫“采風”,即創作者走到大自然中尋找創作靈感,可見,繪畫是離不開生活的,很多著名的美術作品都源于生活。對于美術理解能力較低的初中生來說,結合生活進行繪畫創作就更為重要。在初中美術教學中,一些學校出于安全考慮等種種原因,很少安排學生外出采風。因此,為了讓美術更加融入生活,美術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技術引入生活化的素材,以更加靈活的方式讓學生貼近生活,有利于學生找到創作內容和創作方式。可以用作教學的生活化素材有很多,教師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進行選擇。
2.通過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過程中引入與時展相關的內容
時代在不斷發展,任何事物都需要與時展相結合,教學也不例外,尤其是美術這樣的藝術類科目,更需要結合時展進行多媒體教學。初中生應該時刻關注世界的發展、國家的進步。在美術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其了解更多的社會新動態。這些新鮮事物可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在課堂上一心一意,激發他們學習美術的熱情。如,在湘教版八年級上冊《繽紛家用電器》一節課中,美術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在課堂中把過去和現在的同一種家用電器展示出來,如冰箱、電視、電腦等,通過不同時代的家用電器展示時代的進步。如,教師可以展示不同時代的電視機,從黑白電視到彩色電視,從笨重的老式電視到輕薄的高清網絡電視,從19寸的小電視到現在65寸甚至更大尺寸的電視,讓學生從多方面入手進行繪畫創作,把美術創作與時展相結合,拓寬美術眼界,創作出與時展密切相關的美術作品。
3.通過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過程中融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先民留下了很多珍貴的傳統文化遺產。美術教師在把美術教學與現代化科技結合的同時,不能忽視傳統文化。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把傳統文化與美術相結合,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了解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另一方面可以為他們的美術創作提供素材和靈感。美術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近距離地展現在學生眼前。如,在湘教版九年級上冊《過大年》一課的教學中,美術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與“年”相關的傳統文化元素,如春聯、窗花等,讓學生將其作為繪畫素材進行創作。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美術創作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結語
美術教學在近年來得到了一定的重視,但受教育體制和教學方式的影響,美術教育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要改變以往單一、無趣的教學方式,積極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把多媒體技術充分融入美術教學,激發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觀,真正實現素質化教育。
參考文獻:
[1]鄭子海.淺談初中美術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有機融合.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3(6).
[2]何永紅.淺談初中美術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有機融合.讀書文摘(中),2018(7).
[3]陳禮強.淺談初中美術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有機融合.讀書文摘,2017(22).
作者:程佳 單位:甘肅酒泉市肅州區泉湖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