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人民幣升值對外貿體制革新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作者:肖宏義 單位:寧波佳信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不斷擴大,我國經濟在與國外貿易伙伴的競爭中,相互之間也產生了密不可分的依賴關系,這種依賴關系也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而不斷擴大。同時由于最近一些年來,國際上一些國家的經濟發展陷入低潮,而我國的發展則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局面。因此,敵視中國,想方設法阻礙中國的發展已經成為國際上大多數國家采取的貿易措施。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對我國的出口產品采取反傾銷、反補貼措施。由于這樣的原因,如何在目前新的國際形勢下,轉變我國的外貿政策顯得更有必要。只有改革,才能將以往我國的外貿政策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得到解決,才能更有利于我國外貿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
1.1國際貿易環境變化對我國外貿體制改革的正面影響
①有利于改善我國過往貿易體制中的不完備因素。在新的國際貿易環境下,過往的一些外貿體制管理制度已經不再適用。我們應該轉變思想,觀察國際貿易新形勢和發展趨勢,從有利于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出口貿易增加的角度出發,增強政府宏觀調控的手段和方法,并努力改變國內不同地區不同行業間惡性競爭的趨勢,在國內市場上營造一個優良的競爭環境。與此同時,伴隨著我國外貿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許多新的貿易熱點也開始升溫,這就給國家的管理和監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解決新形勢下的新熱點問題,是政府下一步應該努力解決的新課題。還有一個原因,中國加入WTO以來,伴隨著國際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國際貿易準則對各個國家的影響也在不斷加強,如何在保持國內經濟發展的前提下,積極投身于國際市場游戲規則的制定,保護我國外貿經濟的發展,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②有利于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外貿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占有的份額越來越大,外貿經濟所受到的沖擊和面臨的壓力不可避免的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新形勢下,我們要從外貿型企業所面臨的新課題和新挑戰出發,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產業內部結構進行調整。加快產業升級,加快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從粗放型到集約型的轉變。
1.2國際貿易環境變化對我國外貿體制改革的負面影響
近年來,由于主要幾個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放緩,貿易保護主義又開始抬頭,所不同的是,傳統的貿易壁壘所起到的作用已經紛紛弱化,與之而來的是一些新的貿易壁壘措施,這也是我國外貿經濟發展過程中面對的一個很大的困難。新貿易壁壘對我國外貿經濟造成的沖擊,有很大部分是我國自身體制方面存在的不完善之處造成的:一是雖然在數量上,我國出口的總量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出口產品相對單一,主要還是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同時,由于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出口商品價格便宜,因此價格方面在國際競爭中老是受到進口商的壓價處理,造成出口產品雖然數量不斷擴大,但是價值卻沒有得到相應體現,產品的自主創新能力過于薄弱,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較差。二是我國向國際市場上投放的產品,由于往往具有很大的價格優勢,所以對別國國內市場產生了較大的沖擊,相關產業紛紛向我國提出抗議,貿易爭端不斷。三是WTO現有的一些經濟制度,由于先期是有一些發達國家制定的,往往有利于這些國家在國際市場上占有較大的優勢,對一些發展中國家比如說我國有一些歧視性條款,在貿易爭端中,發達國家往往采用這些措施對中國的外貿企業進行一些懲罰措施,這是很不公平的。新貿易壁壘的出現并不斷強化并非偶然,它是國際經濟、社會、科技不斷發展的產物。自產生依賴,就對國際貿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由于我國目前的出口商品結構短時期內不可能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所以對我國經濟造成的影響還會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如何減少它的影響,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一個關鍵性問題。
1.3外貿體制改革應解決的兩個問題
①降低我國外貿依存度過高帶來的負面影響。近些年來,我國外貿依存度以每年至少10%的速度逐年提高。過高的外貿依存度使得我國在獲得更多國際資源和優勢,促進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首先,由于與我國對外貿易集中在美、日、歐盟等少數幾個國家和地區,對外貿易和這些地區的國家市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一旦發生貿易爭端或摩擦,雙方互相采取報復措施,將對我國的外貿經濟造成比較大的沖擊,另外,這些國家尤其是美國還經常拿這些和我國搞人權、政治等方面的斗爭。其次,我國的出口產品結構尚不完善,大多數還是集中的原材料和半工業制成品等低端產品,如紡織、造鞋、輪胎、玻璃等,而且依存度還很高,一旦國際市場這些產品受到別國的沖擊,我們的外貿經濟將受到毀滅性的打擊。第三,我國尚不具備出口發展的主動權,這些大多掌握在一些發達國家手里,造成我國的出口要時時受到發達國家的牽制,一旦因為政治原因造成兩國關系吃緊,將會導致我國出口渠道的斷路,這是很危險的。最后,近些年來,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崛起紛紛持一種恐慌的態度,在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形象妖魔化,鼓吹“中國威脅論”,不利于我們在世界上獲得更大的發展舞臺。就國內市場而言,出口依存度過高,也不利于形成一個良好的競爭市場。不同的產業,存在著對國際市場不同的進口依存度,這將增加企業競爭的激烈程度,增加整個就業市場的壓力,并且造成很多的企業經營困難。同時,由于我國每年要從國外引進一些先進的技術設備,使得我國在技術發展和國家核心競爭力方面,對西方發達國家存在過高的依賴關系,不利于國家創新能力的發展,而且還很容易造成我國技術的發展受到別國控制的危險。
②改變外貿企業的經營目的,重塑政府定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以來,許多外貿企業也紛紛轉變經營模式,不再單純以追求出口創匯為第一目標,如何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努力實現效益和利潤的最大化,并盡可能地規避風險成為主要目標。與此同時,政府也應該重新定位自己的職能,將宏觀管理手段轉變到以經濟和法律為主,減少對進口商品的數量和形式過嚴的行政性監管,并且改變外貿體制的宏觀調控體系。
2.我國外貿企業應對人民幣升值的對策
人民幣升值的趨勢不可逆轉,在這種形勢下,外貿企業應該充分轉變經營思路,將此帶來的不利因素轉變成企業自身發展面臨的機遇,開拓新的發展渠道。采取相應措施,努力適應新形勢,使得企業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具體措施如下:
①時刻關注當前國際和國家金融形勢。最近幾年,國際金融市場風雨變幻,人民幣升值只是其中一個因素。雖然國外一些利益集團迫于自身壓力,紛紛發表脅迫人民幣升值的言論,但是從中國經濟的長久健康發展而言,相對穩定的匯率制度還是我們應該堅持的,只是在一定的范圍內可以平穩緩慢的發展。要時刻了解和關注國際國內動態,理解國家關于貨幣體制改革的相關政策精神。
②增強匯率風險意識,提高抗匯率風險能力。匯率變化的不確定性,使得外貿出口型企業面臨了很大的經營風險。如何降低風險,是企業面臨的一個難題。隨著我國與國際市場的融合程度不斷加深,外貿企業所面臨的風險也在不斷加劇。在人民幣升值的趨勢下,企業要有充分的風險意識,多學習匯率方面的有關政策和制度,研究國際新形勢下外貿經濟的新情況,利用多種匯率工具來規避風險。
③勇敢地走向國際市場,迎接更大的競爭和挑戰。加入WTO以來,國外大量的產品涌入我國,對我國相關產業和企業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外貿企業尤是如此。由于這些企業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在國際市場下的價格優勢已經被大大降低,所以不得不將一些力量放在了國內市場上,給國內市場的競爭更增加了一些激烈的因素。為了企業的生存,為了企業更好的發展,這些企業還是應該勇敢地走向國際市場,在更廣闊的舞臺上,去迎接更大的競爭和挑戰。
為了保持相當的競爭力,外貿企業要重點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開發高附加值產品。我國長期以來對外貿企業的扶植,以及本國勞動力資源成本較低等等因素的影響,造成了我國的出口結構相對單一,為了有效地規避風險,企業應該加大技術創新的力度,選擇開發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產品。
第二,轉變經營模式,將企業中原有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進行技術換代和改造,加大科技投入和技術投入。另外,加強企業自身管理,建設一批高質量的員工隊伍。其次,走自主研發的道路,培養企業的核心產品,拳頭產品,提高產品知名度和企業形象。最后,堅持民族品牌,帶動民族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