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分布式發電技術與智能電網技術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文章分析了分布式發電技術與智能電網技術,探討了這兩種技術協同發展的策略,旨在為相關電力企業的工作提供參考,更好地將這兩種技術融合在一起,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更穩定的電力能源服務。
關鍵詞:分布式發電技術;智能電網技術;協同發展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我國對于電力能源的需求越來越高,傳統的發電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時期電力行業高標準高質量的發展要求。采用分布式發電技術并將其并網運營成為我國未來電力能源發展的必經之路,但分布式發電技術在與大電網進行聯網運營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問題,為此,必須采用智能電網技術,制定有效的保護方案,確保分布式發電技術能夠更好地融入電網系統當中。
1分布式發電技術簡析
分布式發電技術最早出現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美國,是指在電力負荷附近或者是在配網附近布置發電設備以保證提供高校的電能供應的技術。這種發電技術主要是依靠太陽能、風能、燃料電池或者是微型的燃氣輪機進行發電。與傳統的發電模式相比較,分布發電技術更加經濟、高效且環保。雖然分布式發電技術具有這樣的顯著優勢,但其并網運行會給原本的電網系統帶來一些不良影響,具體表現在:第一,影響到電網系統的規劃,使其變得更加復雜;第二,影響到配電系統的穩定性,甚至為一些開關電容器組等電壓調整設備帶來一系列的問題;第三,會引起電壓波動,出現閃變現象;第四,影響到短路電流和繼電保護;第五,影響到配電系統的實時控制,使原本的信息采集、開關操作以及能源調度工作面臨新的挑戰。
2智能電網技術簡析
智能電網技術是指電力企業在電網系統中配置完善的傳感設備,構建信息關聯自動化系統,對配送電各環節以及用電戶進行有效監控的技術體系。電力企業通過運用智能電網技術,能隨時掌握電力能源的供配情況,從而進行智能化的電力調度。此外,智能電網技術還能實現電網本身的自我管理,持續檢測電網運行的動態,并進行智能化的分析、評估與處置,從而更好地保護電網系統中的各種電力設備。而且,智能電網技術還能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以實現無縫銜接,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電力能源的市場化運行。因此,智能電網技術在我國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
3分布式發電技術與智能電網技術的協同發展分析
3.1科學設定分布式發電技術并入智能電網的標準。根據我國頒布的相應規定,將分布式發電技術與智能電網技術相融合時,首先必須充分了解分布式發電技術分布的情況,并全面掌握該地區電力負荷的增長程度,然后根據相應的數據準確計算并調整分布式發電技術接入智能電網技術的位置與容量。在進行接入調整的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依據IEEEP1574的內容,科學的選擇接入的容量,并科學選擇接入的位置,從而保證分布式電源能夠妥善融合入網。3.2培養高素質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要想實現分布式發電技術并入智能電網技術當中,并促進二者的協同發展,還必須培養高素質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隊伍。在實際操作中,相關電力企業可以組織員工深入學習相關的知識,全面了解并掌握分布式發電技術與智能電網技術,掌握二者在融合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能夠積極探索更有效的管理控制措施,促進系統配置運行的穩定性,從而保證整個電力系統的平穩、有效運行。3.3加強并網運營的全過程控制管理。針對分布式發電技術融入智能電網技術后可能出現的一系列控制問題,相關電力企業應加強并網運行的全過程管理,以保障分布式發電技術融入智能電網技術后能夠合理地運作。在實際操作中,相關電力企業可以采用如下的控制管理措施:第一,采用即插即用的電力電子技術。這種電力電子技術支持接口的快速轉換,同時,還能限制短路電流,通過保持短路電流低于額定電流的200%,保證電路的穩定性,從而有效進行協調性控制與能量控制。第二,構建功率管理系統。構建這一系統的目的主要是因為即插即用電力電子技術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電力系統出現問題,系統的電壓和頻率無法恢復到正常的狀態,進而影響到系統的穩定運行。而這種功率管理系統能調整電壓下垂特性,合理制定電壓調整策略,并對電力潮流因子進行校正,從而有效避免這三種問題的出現。此外,該系統在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時,可以借助通信功能將分布式電力系統轉化成孤島模式,從而有效避免系統故障的擴散。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分布式發電技術具有靈活性高、低成本、低損耗和節能環保等顯著優勢,但其在并網運行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會對電網系統造成一些不良的影響,只有加強智能電網技術的研究,保證分布式發電電源的無縫并網,才能更好地促進兩者的協同發展,提高電力系統供配電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進而保證人民群眾生產和生活的用電需求。
參考文獻:
[1]田雨青.分布式發電技術與智能電網技術的協同發展趨勢[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21):206-207.
[2]吳義俊.分布式發電技術與智能電網技術的協同發展分析[J].通訊世界,2018,(08):190-191.
作者:欒芳芳 張瑋 單位:江蘇圣通電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