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途徑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低碳經濟對我國的發展意義和現存的一些問題,提出了有效發展低碳經濟的途徑。希望對我國走低碳經濟道路有所幫助,并且有利于環境管理問題,保證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和有效的改善人類生存的環境。
關鍵詞:低碳經濟;發展路徑;可持續發展
目前,全球變暖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是碳排放的大國。因此,要想解決現狀,加大力度發展低碳經濟是十分有必要的。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這是一種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的雙贏形態。但是,在低碳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我國還面臨著一些問題,所以要想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就必須探索低碳經濟發展的途徑,立足于現狀,明確發展目標和任務。
一、低碳經濟發展的意義與現存問題
1、低碳經濟對中國發展的意義
隨著全球變暖,越來越多的因全球變暖所導致的不良后果影響著全球生物的正常生活。要想應對不良現狀,堅持走低碳經濟發展道路是必然趨勢。為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要求我國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和節約資源。目前,我國在環境污染問題上積極采取應對措施,積極發展低碳經濟,促進對水能、風能、太陽能等潔凈可再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這樣不僅有助于我國改變產業結構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環境污染對人類的危害。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可以很好的降低碳排放,提升了我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技術,保障了國家的資源可持續發展并改善環境,為全球起到了一個積極的作用。因此,低碳經濟對我國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堅持低碳經濟的發展,走科學并可持續發展道路,才能有效的保護環境。
2、科學技術水平比較落后
目前,處于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在科學技術水平方面還是比較落后于國際發達國家的。我國的低碳經濟體系建立并不完善,并且,在科學技術方面也比較落后,很多技術只能靠引進。所以,導致我國與其他一些發達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除此之外,我國的一些重工業企業在使用能源方面依然以燃煤為主,很少使用或根本不用新型能源,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國在新能源研發方面技術比較薄弱,對新能源的利用率不高,并且在使用上消費比較高。所以,應用新型能源的企業比較少。由此可見,我國在低碳經濟的發展方面,技術水平的不高,是現存的較大問題。
3、目前能源結構以煤為主
我國是人口大國,由于經濟的不斷增長,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在使用煤炭資源方面也不斷增長。據統計,我國在全球排名當中,煤炭的可采取量排第二,產量排第一。并且我國重工業的不斷發展,導致我國是煤炭使用大國,并且在未來幾年中,人們對重工業的需求要求著人們對煤炭資源的大量使用,所以,煤炭資源仍是我國的重要資源,如果在能源使用結構中,改變煤炭資源的地位,不將煤炭列為第一資源,那么,將會對一些重工業產業造成很大的危害。但是,如果一直將煤炭資源列為主要地位,就會依然嚴重污染環境,對人類生存也會造成影響,對實現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經濟也是非常困難的。
二、發展低碳經濟的途徑
1、完善并提高低碳技術體系
我國是人口大國,也是發展中國家。但是,我國在很多方面都強于其他國家,我國正在不斷的發展與進步,我國不斷進步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國的人才不斷增多。但是,我國在走低碳經濟道路中卻困難重重,因此,加強低碳方面的人才培養是重中之重。政府要加強對科技人才培養,在大學中設立低碳經濟的相關專業,讓更多的學生學習并掌握低碳經濟的知識。同時,也要對人們普及低碳經濟的相關知識,還要對現有的低碳經濟企業員工進行相關的培訓,加強教育,爭取對核心技術的突破。我國還應不斷提高對新型能源的研發能力,爭取取代煤炭、石油等重要資源的地位。要想堅持走低碳經濟發展的道路,提高對新型能源的研發與利用是重要途徑。
2、調整能源結構
我國要想堅持走低碳經濟發展道路,使用低碳能源是關鍵。所謂的低碳能源就是碳含量少或者不含碳的能源,是一種清潔能源,使用低碳能源可以有效的減少碳的排放量,從而減少二氧化碳對環境的影響。我國目前仍以煤炭資源、石油資源等污染性較大的資源為主,要想改變這種不良狀況,就必須加強對新型能源的使用。我國應該大力調整能源結構,要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要節能減排,大力發展低碳能源。低碳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潮汐能、水能、核能等能源。使用這些能源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且減少其他有害氣體的排放,同時,這些能源為可再生資源。利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資源可以有效的改變煤炭、石油資源的地位,改變能源結構。因此,大力發展低碳能源是走低碳經濟道路的重要方向。
3、積極參與國際合作
近些年來,我國雖然在節能減排上初見成效,但是,仍與國際上的一些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目前,走低碳經濟道路已經成為各個國家的主要目標,很多國家在這方面取得了比較大的成果。可是我國由于技術水平相對比較落后,對新能源的研發利用能力不強,經濟實力薄弱,使得在走低碳經濟道路過程中困難重重。所以我國還需不斷努力與創新,在低碳經濟發展方面更多的投入人才與物力,并且要和國際社會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共同發展低碳經濟。在學習外國技術過程中,要做到取之精華,去其糟粕。積極學習先進技術,對于一些不足要吸取教訓。與此同時,我國還應提升自身的自主創新能力,并與引進的技術相結合,實現低碳經濟的良好發展。
三、結語
作為碳排放大國,我國應該積極面對挑戰,堅持走低碳經濟發展道路,以實現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由于我國目前技術水平比較薄弱,還主要以煤炭資源、石油資源等污染較大且不可再生的資源為主,新型能源的使用效率比較低,使得低碳經濟發展難以很好的持續。因此,我國必須立足于國情,加強教育,加大資金的投入,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加大力度投資使用新型能源。
參考文獻:
[1]李旸.我國低碳經濟發展路徑選擇和政策建議[J].城市發展研究.2010(02)
[2]李存金.低碳經濟發展路徑的若干思考[J].科技和產業.2010(10).
作者:王瑋珣 單位:綏化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