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低碳經濟與重塑國際貿易規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國際貿易規則制訂和變化的特征決定了低碳經濟的發展必然會引起國際貿易規則的重塑,我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闡述。
低碳經濟下,一批新穎的貿易壁壘諸如“碳關稅”、“碳標簽”等都將隨之誕生,發達國家將會把通過把國際貿易和低碳相關聯作為收貨利益的一種途徑。世界范圍內的歐盟國家和美國都已經開始實施這種手段,將碳排放制度與貿易活動相結合,建立了“碳關稅”等法律法規。通過對碳減排能力較弱國家出口到本國的貨品征收“碳關稅”,這樣可以達到維護本國或者本地區行業國際競爭力的目的。“碳關稅”法律法規的建立是以發展中國家為主要對象的,即那些未和發達國家使用一樣的碳減排制度的貿易合作伙伴。以美國為例,美國能源相關部門就有對外發出聲明,對于那些不注重碳排放量計量的國家將收取“碳關稅”,這種以碳減排為原有構建新貿易壁壘的思維理念非常巧妙,它一方面樹立起保護環境的道德旗幟,另一方面有效的達到了保護地方產業的目的。如果“碳關稅”政策最終得以在世界范圍內實施,則全球碳減排權貿易將會迎來新的爆炸性的局面。“碳標簽”則是由英國領先推出的新貿易壁壘。它是指通過產品標簽的形式將產品從生產到回收的各個環節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顯示出來,這樣可以讓消費者清晰的看到產品的碳排放信息。現階段,包括歐盟、日本、加拿大等在內的多個國家都已經逐步在推廣碳標簽。一些國際大型連鎖超市包括沃爾瑪等也對它們的供應商提出要求實施碳標簽。碳標簽的實施對象主要是出口產品,在未來將會逐步擴展到國際貿易范圍中。但是對于碳標簽的制定和標準應當雨來包括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國際貿易組織進行統一商定,而不能是有單個國家制定的單邊貿易措施。
(二)國際自由貿易的非歧視原則和無條件互惠原則受影響
低碳經濟條件下,發達國家,諸如美國和其他歐盟國家會將低碳經濟作為幌子,縮小自由貿易市場的供給能力,違背國際貿易的非歧視原則和無條件互惠原則。霸權穩定論提出的理念中指出霸權國如果能夠通過遵守基本規則對各國之間的關系進行有效的制約,這樣不但可以廢棄現有的規則或者反對采用本國不支持的規則,而且還可以在新規則的制定中成為主導性的角色。而如果霸權國在霸權體系中能夠獲得的邊際利益出現不斷減少的情況下,他們在經濟和政治方面的權利就會弱化,進而影響國際體系的穩固,甚至霸權體系出現坍塌。在這種情況下,國際體系出現不平衡且新興國家發出挑戰是霸權國家面臨的主要問題,霸權國家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通過政策的調整使得國際體系恢復到平衡狀態,具體從以下三方面進行闡述。首先是挖掘成本增加的原因并消除,諸如采取措施對新興的挑戰國進行經濟或政治削弱甚至摧毀。其次是少承擔國際義務,這也是美國政府現階段采取的重要手段,其涉及到低碳經濟的相關制度就包括綠色條款、社會條款、排放標準條款等。再次霸權國將不穩固的霸權體系作為資源來拯救衰落中的霸權。以美國為例子,自從世界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以來,美國愈發不加掩飾的以“接受美國的規則”作為救援或者救濟其他國家的條件,美國的對外貿易政策逐漸演變成維護本國利益,削弱其他國家實力,實現本國政治目的的重要手段。
(三)保護環境是國際貿易規則框架建立的主要思路
低碳經濟條件下,發達國家將會不斷提高將環境與貿易相結合的速度,環境問題也會逐步主導國際貿易規則的制定。GATT是國際貿易的全球管理和協調組織,它在初始時期對環境保護對貿易的影響程度一直保持警惕的態度。而隨著時間的進展,和環境相關的貿易糾紛事件數量呈上升的趨勢,GATT所持有的觀點也隨之發生改變。自從20世紀世貿組織成立后,環境和稀缺資源保護就被正式定位為世界貿易組織的宗旨和目標。為了能夠同時實現保護環境和滿足各個發展水平國家的需求,貿易與環境委員會就此成立。發達國家對于現存的WTO的規則均持有保留態度,他們認為該規則沒有明確的可以達到環境保護目的的措施,該規則需要再一次的修訂,或者至少要以環境保護為視角進行重新解釋。例如,世界貿易組織中設立的有關碳排放與控制貿易的制度《2007年美國氣候安全法案》中則對于單邊貿易采取了限制措施,對于進口涉及到的產品時需要承擔國際碳儲備配額等,但是該法案又列出了三種特殊的情況可以免承擔這些配額,包括和美國實施相似溫室氣體排放措施的出口國家;出口國經聯合國的認證屬于最不發達國家;出口國在法案特殊清單中。很顯然,這種例外政策沒有完全遵循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給其他國家帶來了利益上的損害。
(四)低碳經濟將引起國際貿易格局的調整
低碳經濟的顯要特點即是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發展低碳經濟勢必對于國際貿易的格局產生影響,具體我們將從以下兩方面分析。首先是商品貿易格局的調整。傳統能源,包括化石能源、其他資源等將逐步下調他們在國際貿易中的比例,相應的,新能源、材料占得比例則會呈上升趨勢。生產以及消費過程中能耗高、排放量高、污染嚴重的商品在國際貿易中占的比例會呈下降趨勢,反之低碳商品所占的比重會越來越大。其次是地區貿易格局的調整。發達國家基本已經實現了從高碳經濟轉型為低碳經濟,由于他們對于低碳技術和商品的掌控,決定了他們在國際貿易競爭中將處于優勢地位,而其他仍發展高碳經濟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則必然的處于劣勢地位。這種情況下,處于劣勢地位的國家很大程度上將面臨著接受被動減排義務的困境,導致高碳商品受到極大的制約。新興國家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發展低碳經濟將會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
二、重塑國際貿易規則情況下中國面臨的挑戰
由于中國的勞動成本較低,發達國家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保護本國的環境等將初級產品制造廠址都選在中國區域,并且大量的初級工業產品和原材料也都選擇從中國進口,這樣就導致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全球范圍內都屬于前幾位。根據多方的數據統計,中國碳排放量呈快速增長的趨勢,其受到的國際碳減排壓力也逐漸增強。在經濟不斷增長的同時,中國在世貿組織的地位也不斷的提高,貿易順差呈持續擴大趨勢。此外,在全球產業的區域劃分中,中國成為各個國家產業耗能較高、排放技術強和各類污染的避風港。因此低碳經濟條件下,國際貿易規則的重塑會給中國帶來更艱巨的挑戰,具體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一)中國外貿出口陷入困境
隨著國際貿易規則的重塑,發達國家不斷違背WTO規則,削弱中國的出口產業,給中國的外貿出口再次帶來困境。《美國清潔能源與安全法案》對于美國減少碳排放的標準進行了定義并列出了詳細的減排措施。依照此法案,美國有可能通過惡性邊境稅的調整干擾中美正常國際貿易。一旦美國采用這種方案,其他歐盟國家一定會跟隨其后,這樣非常不利于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維護。
(二)中國會陷入更加激烈的貿易規則話語權爭奪之戰
發展低碳經濟從根本上來講就是掀起了全球范圍內爭奪能源技術等支配權的戰爭。現階段,對于低碳經濟進行全力支持的國家幾乎全部都是發達國家,它們的能源使用技術位于世界前列,對于能源的依賴性也不斷弱化,同時發展中國家在貿易方面都對它們形成威脅。以歐盟國家和美國為例,它們之所以支持低碳經濟,主要目的是想要弱化本國對于世界煤炭、石油大國的依賴性,而將重心放在開發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通過這種舉措可以有效的弱化這些能源大國對于本國的制約能力,從而影響這些國家在世界貿易規則中的話語權。從該角度進行觀察,低碳經濟將會成為世界各國國家之間進行博弈的有效手段,這對于世界的利益格局將帶來不小的影響。
(三)低碳貿易標準的實施嚴重影響中國經濟貿易
隨著低碳貿易標準的與實施,中國的經濟貿易受到了更為嚴重的影響。例如,美國以及一些歐盟大國借由支持低碳經濟的名義對中國出口貨物征收“碳關稅”,顯而易見,這就是借由環境保護的名義對本國的產業進行地方保護。再者,低碳貿易標準也可以被當做非關稅壁壘。“碳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神偷到中國出口、國際貿易的各個方面,它們將對中國經濟貿易產生極其嚴重的影響。尤其當國際新能源技術發展成熟并投入市場時,這種影響會更加深遠和惡劣。比如,中國產品從生產到出口的每個環節都會受到碳排放指標的限制,這將給中國的工業化發展帶來非常大的挑戰和壓力。
作者:王麗麗 單位:麗水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