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煤炭資源型城市發展低碳經濟的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產業結構不合理,資源利用率較低煤炭資源型城市的產業結構主要集中在第二產業,產品單一,綜合開發利用不強。以山西省為例,它是我國煤炭大省,但其煤炭回采率也不超過40%,而那些小礦由于技術落后,設備能力有限,回采率就更低了,每挖1噸煤要耗費5~20噸資源。近幾年,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有關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政策,煤炭企業的發展受到了制約,市場競爭力明顯下降。可見,煤炭城市要想取得長遠發展,就需要煤炭企業加快發展低碳經濟的腳步,盡快調整與優化煤炭產業結構,為其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二)煤炭企業技術人員匱乏,裝備落后據有關部門統計,在我國煤炭企業的從業人員中,農民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尤其是鄉鎮煤炭企業,其工作人員中農民所占比例近73%,其中多半都是缺乏技術和經驗的人員,這就為煤炭企業的健康的發展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煤炭企業要想快速發展低碳經濟,先進的低碳技術和設備是必不可少的,而相應的員工激勵機制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滿足了這兩個條件,發展低碳經濟才能如魚得水。
(三)經營壓力和減排壓力不斷增大煤炭行業的價格受政府控制,價格未“開放”。煤炭企業現在正處于轉型期,本來就面臨一系列的問題,再加上我國的市場與政府調控體系還不完善,這就造成煤炭企業的資源成本、經營成本和安全成本持續增加。同時,相關稅收的增加、國際煤炭市場的持續低迷都給煤炭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加之我國二氧化碳減排量指標連年提高,這也給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的煤炭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減排壓力和挑戰。
(四)低碳經濟融資模式缺失由于低碳項目所帶來的節能減排效應、環境貢獻無法外化為經濟效益,形成低碳經濟的社會效益與金融機構的利潤追求兩個目標的矛盾。因缺乏現實即期的經濟效益,金融機構無力分擔應對環境變化所帶來的社會成本,以安全性、收益性與流動性為目標的金融監管體制及資本市場對企業利潤實現的嚴格要求,都使得低碳經濟的融資環境更加不利。
二、煤炭資源型城市發展低碳經濟的戰略分析
(一)調整煤炭產業結構,加速低碳化發展引導煤炭產業進行結構調整,加速煤炭企業低碳發展,可提高煤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方面,通過延長煤基產業鏈,增加煤炭的附屬產品,與建材、電力等行業形成循環產業鏈,提高煤炭的利用價值,形成價值倍增效應;另一方面,轉化煤炭資源為其他清潔產品,如煤制氫、煤制二甲醚等清潔能源。另外,通過煤炭的綠色生態化開采、煤炭資源的高效利用及加強煤炭的轉化等方式,實現低碳化煤炭資源,促進經濟效益、環保效益的共同發展。
(二)加大技術投入,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煤炭企業發展低碳經濟要積極順應我國的可持續發展計劃。我國已參與了國際上的低碳減排計劃,煤炭企業就要抓住這次機遇,積極與國外煤炭企業進行技術交流和溝通,引進先進的低碳技術,建立專門的技術研發機構,加大低碳技術研發力度。并且要在國家的資金支持下,全面建立低碳技術開發體系,通過潔凈煤技術、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技術等低碳技術的運用,合理開采礦井資源,提高資源的回收率和原煤的入選加工率,從而提高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努力實現煤炭的綠色生產。
(三)完善煤炭企業發展低碳經濟的政策和管理體系煤炭城市政府要支持和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就要充分了解和利用現在的政策法律制度,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情況,積極借鑒國外低碳經濟立法方案,做出科學規劃,將發展低碳經濟的法律法規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同時,政府要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建設好低碳經濟管理體系,制定綠色環保政策,為低碳發展服務。
(四)建立低碳信貸激勵機制銀行部門可以發達國家綠色信貸標準為參考,為支持和促進煤炭企業的低碳經濟發展,制定相關信貸政策和標準,利用一些新技術和新指標,更準確地識別有前景的低碳企業,引導資金的流動,從根源上促進低碳經濟發展。
三、結語
在低碳經濟時代,煤炭企業要將自身的優勢和外界的機會相結合,努力緩解外部帶來的壓力,克服自身的弱點,把握機會,緊跟低碳經濟的發展步伐,為煤炭資源型城市的長遠發展做貢獻,一起走上經濟效益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的可持續道路。
作者:王雁瓊 單位:焦煤西山煤電官地礦生活公司